中國文物海內外頻繁刷新拍賣最高紀錄,凸顯中國文物背後的身份危機。一方面,海內外拍賣成交天價獲取認證,變成“認證禮”;另一方面,大量出土珍品因缺乏身份認證而繼續大量流失
繼香港、倫敦之後,世界級投資收藏家已將目光轉向北京。2011年1月15日,一場“清三代”官窯瓷器精品將在京城專場拍賣。對此,超級富豪詹先生在接受《財經國家週刊》記者採訪時説,此乃2011年中國拍賣界的“扛鼎之拍”,能否創下“北京價格”,拭目以待。
相較收藏家們的熱情,北京的鑒定大師們則要冷靜許多。他們一方面為文物頻創天價感到鼓舞,但同時感到,中國天價文物正遭遇“身份危機”,而這種狀況卻讓國外拍賣行賺得盆滿缽滿。85歲故宮鑒定大師孫學海就是其中一位。
孫學海在接受《財經國家週刊》記者專訪時説,2010年4月的南韓之行讓他痛心不已——一名南韓人在世界各地所蒐羅的中國珍貴文物,數量之大、價值之高,觸目驚心。這位首爾居民叫金一喜,出過一本《中國歷代陶瓷精品集》,述及全是其個人藏品。畫冊中共列124件中國陶瓷,涵蓋宋、元、明、清時代的諸多精品,其中元代的藍底白青花、釉裏紅扁瓶,乾隆時期的若干件琺瑯彩蓋罐等,全是中國國內罕見的珍品。
金一喜是一家南韓大公司老闆,曾在德國生活40多年。其蒐羅的中國陶瓷現都放置南韓的中國紅山文化館中,命名為“南韓首爾紅山中國陶瓷博物館”。
孫學海説,類似金一喜這樣的南韓人大約有兩三百人。2010年10月在南韓召開元青花和宋元明清瓷器研討會時,他們幾乎全部到場,且每人都有不少中國收藏品。
據孫學海的女兒孫菱蔓介紹,不僅是在南韓,在世界很多國家和地區都可見大量寶貴的中國文物在市場上流通,包括美國洛杉磯、中國台灣、中東土耳其等地。土耳其居然還有一個大市場,專門賣中國流失的東西。
記者獲悉,中國文物大量流失都曾經歷如下過程:在中國出土,不被認可,遂流出;海外被認可,再天價買回;沒有被認可的,繼續流出……
這裡有三個“潛規則”:第一,中國人沒有見過的,不認可,但實際上,大量流失出去的,現在中國人根本不可能見過。第二,故宮或權威鑒定機構沒見過,不認可。第三,文物想出去,故意不認可,一旦認可就出不去。
正是在這種前提下,中國國內很多投資收藏家,寧願捨近求遠,寧願舍廉求貴,在海外頻頻天價購買文物。原因很簡單,通過國際拍賣行買到的文物或藝術品,都有正規的認可證書,這些證書意味著這些文物成交後可以來去自由。
事實上,中國文物鑒別標準的缺失,是文物流失的另一大原因。孫學海告訴《財經國家週刊》記者,因為用20世紀50年代的標準來衡量新出土的器物,導致“錯判”的並不在少數。
由於改革開放以來,國家開展大規模基礎建設,出土文物的數量和種類,較建國初期有了大幅增長。新出土的器物,與先前所熟悉的式樣和品種都不盡相同。由於找不到歷史記載,無法“驗明正身”,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得不到承認。正是因為這些不為書籍所承認的“歷史”,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中國文物開始大規模向海外流失。不僅在市場上以較低的價格流通,還被以“工藝品”為名,大規模倒賣出境。
關於中國文物向海外流失的事實,金一喜在書中寫道:“最近20多年間,大約有幾十萬件的中國陶瓷進入南韓,並且現在仍通過商人之手進入南韓。重要的是,我們要掌握區分現代陶瓷與古代陶瓷的方法,因為現在仍有很多元代,或者是明代、清代的倣品流通于市。”
大量真品的流失,拍賣行便掌握了更大的主動權。“有時候,真的假的也不那麼重要了,買的就是一個身份證。”孫菱蔓説到。由於拍賣行的規定,已經拍出的物品,在客戶將來想出售時,不能拒拍。所以,顧客更願意相信這種“經濟利益”的保證。
資深收藏世家、瓷器書畫評論家劉靖華接受《財經國家週刊》記者採訪時説,現實情況是,在文物市場上,在國際拍賣大鱷的長期推動下,收藏家和買主只熱衷傳世的“名門正派”,尤其是有文獻可查的明清官窯。有理由相信“清三代”官窯會成未來拍賣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