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盤點2010國內文化遺産保護

盤點2010國內文化遺産保護

時間: 2010-12-14 17:58:25 | 來源: 中國文化報
收藏 >

《文物認定管理暫行辦法》實施一週年,文化遺産志願者隊伍建設納入主管部門議事日程,文物“三普”取得重要進展,災後文物重建成績顯著,關於名人資源的爭奪此起彼伏,圍繞歷史建築的保護問題爭議不斷……在即將過去的2010年,我們既看到政府與行政主管部門對於文化遺産的保護力度不斷加強,公民參與保護的熱情日益高漲,同時也注意到文化遺産保護與城市建設之間的矛盾依然尖銳——

《辦法》實施一年,效果不一

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當前文化遺産的處境確實尷尬:當地方經濟發展有需要時,文化遺産被當做“敲門磚”,而一旦被視為城市化進程的“絆腳石”,又馬上會遭遇毫不留情的鄙棄甚至出賣。無錫小婁巷、杭州百井坊、南京倉巷,這些尚未擁有明確的文化遺産“護身符”,卻顯而易見地仍然保留著許多屬於所在城市最初記憶的老街巷,已經成了地方商業開發的犧牲品。

為了能夠對此類歷史遺跡進行及時保護,2009年10月1日,文化部頒布的《文物認定管理暫行辦法》正式實施。《辦法》在強調文物認定是地方文物行政部門的行政職責的同時,明確了文物的所有權人、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同樣可以申請認定不可移動文物。隨後國家文物局發佈了《關於貫徹實施文物認定管理暫行辦法的指導意見》,明確了《辦法》實施和執行的細則。

如今《辦法》施行已經一年有餘,在各地也引起了不小的反應,有些地區實施效果甚佳,有的地方則是施行效果平平,究其原因,《辦法》的實施效果與各地政府保護文化遺産的態度直接相關。受到損毀的待認定歷史遺跡多處於城市涉及拆遷的區域,文物行政部門管理權責有限,在處理有價值的歷史遺跡的保與拆問題上常常並非最終的決策者,對於此類保護問題,他們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有些地方制定的城市建設規劃雖然充分參考了文物行政部門與社會公眾的意見,但是最終建設時,原本的保留修繕項目還是被拆除了。

名人故里之爭被叫停

通過發掘當地名人資源發展經濟的做法,各地已是屢見不鮮,然而,一些地方對於名人故里的爭奪,卻顯然已經走偏。

2010年,名人故里之爭愈演愈烈。湖北安陸和四川江油從2009年8月起開始了李白故里之爭,雙方的爭鬧持續了近一年的時間,最後竟然鬧上了公堂。之後,名人故里之爭也越發離譜,從李白這樣有據可考的歷史人物,到孫悟空一類虛構的文學形象,從子虛烏有到無論香臭美醜一哄而上,西門慶故里也成為爭奪之地。

面對名人故里之爭的混亂局面,文化部部長蔡武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一些地方從這種不正確的政績觀出發,在市場動力的負面作用的推動下,把這個事情搞得走偏了。故里之爭使得文化遺産保護庸俗化,文化部決定下文件將其叫停。

有學者將此類名人故里之爭形象地比喻為文化啃老,從中我們窺見如今城市建設中的一些困惑,各地打著傳承歷史文化的旗號爭奪名人故里,表面看是為了保護文化遺産,實際上是競相爭搶經濟利益,已然將文化遺産商品化,同時對於城市而言,不自覺地將歷史文化資源作為發展的跳板,為城市的發展過多地捆綁上歷史文化因素,體現出創造力和想像力的缺失。如果總是把心思花在如何利用歷史文化遺産上,恐怕結果只能是徒有光鮮外表,而無結實枝幹。

名人故居保護存懸念

就在許多地方為名人故里爭得不可開交時,另一邊,多處名人故居卻遭遇了各種冷遇。

在北京,説起名人故居保護,人們多會首先想起位於北總布衚同的梁林故居,從去年7月開始,圍繞著故居的拆除與保護問題,文保人士、名人家屬、社會民眾與相關部門以媒體為平臺展開了一場筆墨戰。今年1月媒體報道,權威部門透露故居已被認定為不可移動文物。但是不久前,這一“不可移動文物”再次籠罩拆遷疑雲。文保人士指責相關部門並未信守承諾,故居仍未被認定為不可移動文物,身份尷尬如初,甚至又添損毀。在天津,名人故居保護問題同樣存在,已掛牌的名人故居未被充分利用,未被確認的名人故居難逃拆除厄運。當地誌願者表示“位於天津赤峰道的張學良故居雖被掛牌保護起來,卻沒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只是成為城市中的“擺設”,應該有更多的人來了解它的價值。而在全國範圍內,名人故居所遭遇的問題,還有很多。

名人故居保護引起了有關人士的關注。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提交了加強名人故居保護的提案。

同時,這一領域自有眾多問題有待解決,比如我國尚未出臺相關標準以衡量界定究竟什麼級別的人是“名人”。不過對於名人故居的保護,不應該在界定為“名人”之後才進行,也不能僅僅以其歷史建築價值的大小為標準。此外,被保護的名人故居如何合理利用,也應該成為認真思考的問題。

爭議不斷的曹操墓

2010年的考古界很熱鬧。2009年12月27日,河南省文物局在京高調宣佈,安陽西高穴村發現了曹操墓,從那時起,一場關乎真偽、誠信與學術風氣的爭論席捲全國,並持續至今。有人説,這恐怕是國內考古史上受關注度最高和參與面最廣的一次討論,還有人表示,曹操墓的發掘已經由考古界內部的學術爭論擴大發展成公共文化事件。

曹操墓究竟是真是假?對於這樣一個學術問題,在沒有經過充分論證的情況下,誰也不能妄下結論。儘管安陽方面稱,對曹操墓的認定與經濟利益沒有關係,可人們卻實實在在地看到,曹操墓還未定性,當地有關部門就已經將墓地辟為旅遊景點。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童明康在中國考古學會第十三次年會上談到這個備受爭議的考古發掘時表示,學術界有不同的聲音,社會上有很多説法,這都很正常。中國社會正處於一個歷史轉型期,充斥著一些浮躁、功利思想,不可避免地影響到了考古學界。但中國考古學自創建以來,一直保持著科學、嚴謹、求真、務實的學風,這是中國考古學界的優良傳統,也是中國考古學能夠不斷健康、穩步發展的根本。考古工作者要秉承老一輩考古學家孜孜以求、一絲不茍的學術風氣,狠抓學術道德,樹立法治意識,堅守職業道德,承擔起文物遺産保護的社會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