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珍品料器大有“錢途”

珍品料器大有“錢途”

時間: 2010-10-25 18:51:35 | 來源: 理財週刊
收藏 >

提要:在今年的香港佳士得秋拍中,舒思深伉儷珍藏宮廷禦制藝術精品專場拍賣,無疑將格外引人注目。其中,各式珍品精彩紛呈,特別是宮廷玻璃佳作更讓人目不暇接、嘆為觀止,這無疑也將引發市場對於料器收藏的濃厚興趣。

天價料器拓寬“錢途”

料器也稱“玻璃器”,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有“繆琳”、“火齊”、“琉璃”、“頗黎”、“明月珠”等不同説法,考古學上則通常將半透明的稱為“璃”,透明的才稱“玻璃”。進入清代,中國的玻璃工藝進入了全盛時期,康熙、雍正及乾隆時期的宮廷玻璃廠的技術更是爐火純青。在私人收藏中,舒氏伉儷的中國玻璃[5.10 -3.04%]藏品以涵蓋之廣而見稱,當中又以清代中葉之前的傑作居多,其中的點睛之作將在今年香港佳士得的秋拍中與廣大的藏家見面。

在料器收藏中,除了要關注年份以及款識之外,更為重要的還是工藝,像“料胎畫琺瑯”就是非常特殊的工藝。所謂“料胎畫琺瑯”,就是用琺瑯彩在玻璃胎上作畫,其是清中期御用匠師們的創新之作。宮廷畫家和設計師做好設計圖案後先要呈交皇上批閱,待皇帝首肯後方能交內府琺瑯廠燒制。玻璃熔點比琺瑯低,要將琺瑯裝飾熔貼在玻璃器表需要極豐富的經驗和技巧。溫度太低,琺瑯紋飾無法熔貼,溫度過高,不但玻璃熱熔,顏色也會燒焦,琺瑯還會有氣泡。要使得料胎琺瑯器紋飾極精美,圖案精細,顏色自然淡雅,是無數經驗累積的成果。料胎琺瑯器基本上都是白色的料胎,但僅白色一種就有珍珠白、凝脂白、乳白、藕粉白等區別。同時,料胎琺瑯器還有使用透明料製作的,在2001年香港佳士得的秋拍上,就有一隻清中期的料胎琺瑯彩花卉石紋瓶,成交價超過了47萬元。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的拍賣市場上,還有些底款為“乾隆年制”的料胎琺瑯器,實際上都是民國時期以及現代製作的,這應該引起投資者的注意。

特殊工藝有講究

在去年北京保利的秋拍中,一對肅親王套料螭龍印,成交價達到了201.6萬元。之所以受到藏家追捧,很重要的原因是其採用了套料工藝。印面以白料為質,溫潤瑩白,撫之似玉,印鈕則套以褐絳之色料,一深一淺,鏤雕三螭龍,盤踞其上,首尾相望,生動古拙,別饒雅趣。

所謂“套料”,就是把單一色彩的琉璃料器,套上另一種顏色的紋飾,比如套上紅色的花鳥人物等等。套料基本上是以色料作胚胎再把熔融的其他色料和胚胎熔連一起以細砂在不同的層次上琢碾成美麗的圖案紋飾。在套料器製作中,雙套和三套相對來説技高一籌,人們習慣上所説的“五套”比較少見。實際上多數作品是“貼料”而非套料,貼料是用熔化的各種彩色玻璃料粘合在鼻煙壺胎上,這種鼻煙壺和真正的多層套料的區別是:貼料一般都在一個層面上,而套料分層明顯。評價一件套料煙壺的優劣,顏色和雕刻最為關鍵,其次是雕刻背景的光滑度,即所謂“底子”的平整度。胎和套層的雕刻是創作中難度最大的部分,它對技巧和時間的要求較高。料器上的套層,圖案要精美,刀法要熟練,還要看它的意境與風格。

相比傳統的料器,金星玻璃無疑會讓許多藏家感到陌生,因為乍一眼看上去,金星玻璃更像是石頭,而非料器。與一般料器的吹制工藝不同,金星料需先燒成塊狀,再雕琢成器。金星料,亦稱金星玻璃或溫都裏那石,因在深茶色或紅褐色玻璃體內有點點金星閃爍而得名。此項工藝是利用一些特定的低熔點金屬加入玻璃中,在冷卻時析出而製成的。雕刻時一般以鏤雕、圓雕為主,多以寫實風格作器物造型,題材豐富多樣。其特點是金光閃閃,富麗堂皇,具有濃重的宮廷色彩和皇家氣息。據史料記載,金星玻璃于乾隆六年燒成,但由於其所産極少,多為內務府養心殿造辦處燒造,僅供皇室御用。此工藝于乾隆後失傳,故民間金星料製品流傳殊為有限。從清代的檔案記載,當時的價錢就相當驚人,尋常百姓甚至一般官員可能都用不起。大部分金星玻璃器都是在造辦處內的“玉作”用砣玉的方法製作完成的,多製成文房用品和陳設品,前者如筆筒、筆架、墨床等,後者如花插、尊、瓶等,即使對於破碎的金星玻璃器也酌加處理,而不輕易扔掉。(作者:艾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