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紀念圓明園罹劫150年 今發佈流散文物全球倡議書

紀念圓明園罹劫150年 今發佈流散文物全球倡議書

時間: 2010-10-20 17:15:41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收藏 >

  9月29日,“心中的圓明園”紀念圓明園罹劫150週年主題活動在北京圓明園大水法前啟動。

 

圓明園的記憶:尋找流散文物計劃擱淺

圓明園的記憶以多種形式留存:畫家張寶成繪製的巨幅圓明園盛時全景圖讓遊客駐足讚嘆,清代樣式雷建築圖展覽呈現圓明園建築的精緻複雜,《圓明園百景圖志》集錄圓明園近百個景觀且詳考疏證……但其中,最重要的兩部分記憶就是圓明園遺址和流散文物。

10月8日,圓明園在遭英法聯軍火燒時唯一倖存保留至今的古建築、清代皇室御用佛寺——正覺寺修繕復建主體工程正式竣工。在國家文物局日前公佈的第一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名單和立項名單中,圓明園也是其中之一,而且是全國最大的遺址公園。

復建一個建築實體的圓明園,是不可能的,運作數字技術“還原一個真實的圓明園”在學者的努力下逐漸成為現實。

今年9月中旬,清華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首次發佈一項名為“再現圓明園”(Re-Relic)項目的最新成果——圓明園22景的3D復原效果圖,公眾可在相關網站上觀賞發佈景區的圖像與3D視頻,實現網上虛擬遊園。

和遺址的“數字復原”相比,圓明園的文物修復和流散文物的尋找顯得更為艱難。在紀念圓明園罹劫150週年之際,圓明園首次集中展示了流散在北京地區的回歸石刻文物,也讓持續半年之久修復的百餘件圓明園瓷器全國巡展。

“修復的總體來講價值都不是太高了,因為太好的東西被人家搶走了。大多數都是一些簡陋的,有的是一些産品拼接起來的,處於中等的一個水準。但是不管怎麼樣,是那個時代的東西,從歷史來講也是非常珍貴的,”中國文保基金會理事長馬自樹談到圓明園修復的這批文物時説。

圓明園珍寶絕大部分流散海外是毋庸置疑的。有150萬件?“其實至今沒有一個人能説得清楚,”圓明園學術委員會委員劉陽稱。去年10月18日啟動的圓明園海外流散文物摸底調查也在第一站美國之行回來後擱淺。

據報道,圓明園學術委員會一相關專家透露,計劃過早中斷,一方面由於資金緊張,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海外尋寶動靜太大,已造成一些海外博物館不理解,甚至對尋寶小組戒備森嚴,“比如在研究人員到達之前,人家就已經準備好了律師函等法律文案,隨時準備對抗”。

對於備受注目的圓明園十二生肖銅獸首的下落,圓明園管理處主任陳名傑日前接受訪談時講到:“獸首現在回歸已經是五個,知道下落還有兩個,就是去年拍賣會上的,另外五個確實不知道下落。也有一些消息,但是消息沒有被證實。”

誰在“忽略”曾受劫難的圓明園?

《1860:圓明園大劫難》的作者法國歷史學家伯納·布立賽近日應邀來到中國,他贊成中國紀念圓明園罹劫150週年,稱“這是一場富有勇氣的紀念活動”。他希望自己的書能夠增強“記憶責任”。他還曾不止一次呼籲流失海外的圓明園文物無條件歸還中國,甚至致信法國總統。

據布立賽介紹,多數法國讀者對這段歷史不再回避。“我收到了很多讀者的來信,特別是當年參與圓明園事件人的後代的來信,他們的祖先有的是軍官,有的是翻譯或者是普通士兵。看到我的書之後,便把他們祖輩原先的一些日記和收藏拿給我看,他們對祖輩們在中國所幹的那些不光彩的事情感到羞愧。”布立賽説。

可是,國內媒體也注意到,英法媒體對於圓明園罹劫150週年系列活動的報道或者“簡單提及”,或者“忽略”。英國《獨立報》上提到圓明園的文章是講圓明園將修復文物搬到網上吸引更多遊客;歐洲電視1台和法國電視5台簡單提及紀念活動,但對圓明園被焚,則只提到“在英法聯軍攻打北京城的戰鬥中被焚燬”。

台灣知名收藏家王度近日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圓明園浩劫是漫長歷史長河的一部分,“我們可以原諒,但不能忘記”。半個世紀的文物收藏積累,王度對於流散文物的態度也發生了轉變,他説:“雖然很痛心,但現在我並不反對我們的文物擺在人家的博物館裏。”

王度認為,無論文物在哪展示,它們始終是中華民族的,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以和平的方式收回來,“希望以後世界和平,人民安居樂業,不再有戰爭爆發”。

<  1  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