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中國日報》9月6日報道:我有一件事兒要坦白:故宮博物院並非我最喜歡的北京博物館。
是的,故宮博物院固然氣勢恢宏、令人瞠目結舌,但其中有很多部分近來都相繼關閉,以進行翻新。您要是想用全景遠眺這些建築物,還是去景山公園景爬上煤山看吧。
在四年北京歲月裏,我去得較多的博物館,有首都博物館 那裏關於城市的展出很精彩,軍事博物館 那裏是軍事歷史愛好者的天堂,還有中國美術館 那裏的特展別具一格。
以上三個博物館還是相對較出名的,那麼我再另列舉三個最愛的博物館:中國電影博物館,中國地質博物館和北京魯迅博物館,這三家比較低調,但也是首都北京保存最為完好的幾家。
中國電影博物館要不是因為地方難找,説不定名氣會更大一點。由於某些原因,它坐落于北京城區的東北邊緣,正處在首都機場高速路的半截上,其上空時不時有客機轟鳴而過。從公交688、402和973路終點站下車後,需要走上好一段時間才能到達電影博物館。
不過,這個地方不僅是中國影迷不可錯過,對於來自所有國家的影迷也是如此。這可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電影博物館,其建築外墻體裝飾以黑白兩色為主,其造型構成一幅巨大的銀幕、場記用夾板和電影膠片。
這個博物館的亮點並不局限于其頂尖的IMAX寬銀幕電影院,它的主要特色還是在於其巨量的珍藏展品。這些展品中不乏珍貴的電影劇照和原始海報,記錄下了中國電影超過一個世紀的漫長歷史。通過這些紀念品,我第一次從張藝謀、陳凱歌電影以外的地方涉獵到中國電影巨大成就的冰山一角。
除了劇照和海報,電影博物館還收藏有老式的攝影設備,以及下鄉展映用的放映機組件。但是我最喜歡的部分,是位於五樓的特效墻。遊客來到這裡可以模倣逃離恐龍追擊的場景,也可以體驗漂浮于天壇之上的寧靜。最讓我興奮的,莫過於給一部1950年代的著名中國電影配音。
電影博物館確實是地點偏遠、不便於遊客尋找,但中國地質博物館可就不一樣了 地鐵4號線西四站一下來,出了門口就是。
與北京自然博物館上世紀50年代建築風格不同的是,中國地質博物館建築風格較新,且設計精良。所有的展品都有非常到位的解説標識,中英雙語版本俱備。
作為一家地質博物館,它首先展出有數不清的礦石。我喜歡觀賞的有水晶,因為那裏很多水晶造型奇特,美輪美奐,而且館內還有互動顯示屏,可以向遊客展示晶體是如何用於發電、如何製造出電腦晶片。
不過,那裏我最喜歡的地方還是在頂層。頂層展出有古代寫在竹片上的地契,其時間可以追溯到周朝(西元前11世紀至西元前256年)。地面上還有一幅巨大的地圖,上有透明玻璃蓋鑲嵌,地圖上詳細標明瞭長江黃河的源頭。
魯迅博物館的交通也十分便利。出阜成門地鐵站後,沿阜成門大街一直向西行走,就可以看到一個大的指示牌,引導遊客穿過一個巷子來到博物館。
魯迅是中國20世紀最偉大的文學家之一,他的作品給中國文學帶來了一場變革。該博物館展出了大量魯迅的照片和手稿,對於其生平的介紹也極為詳盡,尤其是他針砭時弊、啟迪民智這一方面的功績。館內所有的指示文字也都是有中文和英文兩個版本。
此外,該館內有一個魯迅居住過的四合院,還有一個很不錯的小書店。
在去魯迅博物館之前,我就知道魯迅當初是學醫的,但我沒想到他竟然在美國科羅拉多礦業學院還獲得了地質學學位。
我可以理解為何很多遊客錯過這些博物館,不過既然住在這座城市裏,多少也應該來看一看。這三座北京的博物館,應當是未被大眾所發掘的“珍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