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傢具市場不能總吃古人的飯

傢具市場不能總吃古人的飯

時間: 2010-09-05 14:37:28 | 來源: 收藏投資導刊
收藏 >

藝術品在很多人眼裏,只能欣賞,殊不知,很多藝術品也很實用。繪畫、書法、雕塑、裝置、影像等堪稱純粹欣賞的藝術品;而古典傢具、珠寶、陶藝、紫砂壺等則具有實用功能。具備實用功能的藝術品的消費和收藏人群比純粹欣賞的藝術品更具廣泛性。兩類藝術品在藝術品市場裏比翼齊飛。

本期《視點》欄目關注了古典傢具和高端現代紅木傢具市場,價量齊升是藝術品市場也是傢具市場的突出表現。

不過,在我們記者的採訪中,反映出的問題更值得傢具行業深思。高端傢具市場中,具有良好市場表現的集中在古典傢具和現代紅木傢具上。前者主要因為是明清古傢具,市場一路向好,是情理之中的事;後者多為倣明清傢具,市場好一方面得益於材質昂貴,另一方面則是仿製了明清古傢具的經典款式。兩者的市場表現給人的印像是傢具市場依然是在吃古人的飯,真正現代人設計、製作體現時代特徵的傢具並沒有成氣候。

其他類具有實用功能的藝術品如陶藝、紫砂壺、珠寶等,其古代和近現代作品受到市場追捧的同時,現代人設計、製作的款式和風格也以鮮明的時代特徵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局面,大有與古人爭高低的態勢。而傢具行業則不然,模倣、抄襲、拼湊等成為高端傢具市場的通病,具有文化藝術內涵的現代人設計的傢具不僅鮮見,人才也非常匱乏。

在實用低端傢具市場,講究師傅帶徒弟的製作傳承方式,高端傢具市場亦然。如此傳承學習模式延續至今,一方面使傢具設計製作人才稀少;另一方面由於難以形成相互學習、切磋的環境,也制約了設計製作理念的創新。

在國內各大公辦高等院校中,傢具設計還很少成為專業,絕大多數院校把傢具設計課程放在木材加工專業裏,這也就難怪我們為什麼會面對傢具設計人才匱乏的窘境了。

傢具是千家萬戶的日用品,有廣闊的市場,國內傢具企業數不勝數,但是眾多傢具企業中,基本呈現出一種混戰的局面。一位傢具企業負責人表示,目前還沒有哪家傢具企業的哪款産品能佔到全國市場5%以上的份額,更不要談形成壟斷規模,獲取規模效益。如此現象的出現,根源就在於傢具行業缺乏知名度高、被人們所公認的品牌。而要樹立品牌,關鍵在於需要融入文化內涵,以藝術的高度來打造高端産品,通過高端産品帶動中低端産品。傢具不是一次性的消費品,而是耐用消費品,是體現個人身份和生活水準的重要標誌。飽含傳統文化的古典式傢具能體現一個人的文化品位和身份,而充滿創意的高端現代傢具無疑也能與家居佈置和裝飾相得益彰,同時還具備收藏價值。

要佔領高端傢具市場,一方面要把握好古典傢具和倣古傢具市場。我作為從事藝術品收藏報道的媒體人,經常走訪藝術行業人士,一個普遍的規律是,愛好收藏的人士,家裏要麼陳列幾件古典傢具,要麼就用倣古傢具佈置家居。而中國收藏家協會統計,國內涉足收藏的人士已達7000萬之多。其他行業喜好這類傢具的人士也比比皆是,如作家海岩、華誼兄弟(33.680,1.36,4.21%)董事長王中軍等,香港富華集團董事長陳麗華還專門在北京建立了紫檀博物館。由此看來,古典傢具和倣古傢具市場空間很大。

另一方面則需要引領現代傢具市場。繼承是為了發展,畢竟時代環境、生活方式和建築樣式等方面的不同,使得我們不可能永遠吃古人的飯。繪畫、陶瓷、紫砂、珠寶等藝術形式經過時代的變遷都有很大革新,獲得廣泛認可,傢具也不應該例外。現代高端傢具惟有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結合現代人的審美和時代特色,獨闢蹊徑,才能擴大生存空間,被更多人所喜愛。古典傢具收藏家王世襄的得意門生田家青曾告訴我,他製作的傢具考慮了現代人的需求,在古典傢具的基礎上作了許多革新,供不應求,大多數都是提前訂制。給錢多並不是他創作的前提,而其前提是對他設計製作的傢具有文化上的認同,從心裏真正喜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