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一片小瓷片值2000元 揚州八怪古畫估價45萬

一片小瓷片值2000元 揚州八怪古畫估價45萬

時間: 2010-08-25 11:47:09 | 來源: 大河報
收藏 >

天藍色鈞窯瓷片

揚州八怪之一李鱓的花鳥畫
 

瓷片裏頭學問大

來自汝州的姚先生,就是這麼一位玩家。姚先生家在汝州,得地利之便,收藏了許多窯址出的瓷片。

姚先生取出一堆瓷片請陶瓷鑒定專家喬紅濤老師看,喬老師件件過眼,笑道:“都是好片,真不錯!”這裡頭有定窯的白瓷,有汝窯的青瓷,還有鈞窯、哥窯、龍泉窯的瓷片。瓷片上或有紋飾,或是底足、頸口等部位,可觀摩揣測出完整器型。定窯的劃花、印花、剔花、描金等工藝都有顯示,六棱瓶的口頸,菊瓣花口碗,梅瓶、樽……其中兩片鈞瓷片非常惹眼,水汪晶瑩的正宗天藍色,還帶著博古紋飾。這麼一小片,喬老師説,就值兩千元錢呢!

姚先生又取出一件定窯白瓷碗,碗身是許多小片修復粘接而成,器型恢復完好,胎薄而勻整。翻看底部,有“官”字款。喬老師説,這樣的官窯碗如果完整的話,市場價值近20萬元,若不帶“官”字,這樣的工藝也可達六七萬元。

對這位藏家的收藏,喬老師誇讚道:都是非常好的標本,多研摩學習標本,是提高收藏水準與眼力的基礎,也是穩紮穩打的收藏方法,這位藏友的做法值得大家借鑒。

癡迷收藏的玩家

藏友小何夫婦是對年輕的收藏愛好者,也是大河鑒寶的鐵桿粉絲,這天,小夫妻又帶來幾件新收的寶貝請專家掌眼。

一件哥窯小碟,臥足,喬老師告訴他們,像這樣的臥足明清時期多一些,但這件早點,是元末明初的老東西,這種底不多見。但小碟的釉不均,胎不好,應是出自小窯口,但也有數萬元的市場價。

另外一件大個兒的彌勒佛銅像,高28釐米,底座寬24釐米,是中原佛的標準造型,底座上、衣襟、袖口佈滿花草紋飾,整體造型非常生動。雜項鑒定專家陳修正老師説,這件佛像應是清末民初時期的,從佛像的底部可以清晰地看出傳統鑄造工藝,目前市場價為數萬元。

當天見到一枚錢幣,引起錢幣鑒定專家黎湘生老師的注意。他説,此錢為明末農民起義領袖張獻忠進駐四川後所鑄,以獎賞有功將士,張獻忠稱“大西王”,此錢便名為“西王賞功”錢,有金、銀、銅三品式。金質在民國時期已經被熔化,銀質被民國時期著名古錢收藏大家羅伯昭以重金購得一枚,後捐獻給國家,銅質存世數量也非常少,為古錢幣中極為珍稀的珍品。此錢為銅質,錢文渾厚有力,整體鑄造厚重,銹色自然,非常難得。

揚州八怪的古畫

當天,揚州八怪之一李鱓的一幅花鳥作品驚艷亮相,給鑒寶現場帶來一個不小的驚喜。

這是幅花鳥作品,繪製的是松樹牡丹,整幅畫長122釐米,寬42釐米,畫面基本完整,但有個別地方品相稍受損。紅色的花朵色彩已脫落,而其他部位仍保留完好。字畫鑒定專家劉照淵老師説,紅色顏料是化學成分,因此氧化,而畫中的墨色、石蘭、石綠、石青等則是天然顏料,不會氧化,因此保存完好。畫幅一側鈐有“臣鱓之印”。

揚州自隋唐以來,即以經濟繁榮而著稱,清中期成為我國東南沿海一大都會和全國的重要貿易中心,各地文人名流匯集揚州,“揚州八怪”是其中聲名顯著者。李鱓,字宗揚,號復堂,別號懊道人、墨磨人,揚州八怪之一,江蘇省揚州府興化縣(今興化市)人,其宮廷工筆畫造詣頗深,中年始畫風變化,轉入粗筆寫意,大膽潑辣,揮灑自如,感情充沛,富有氣勢。其作品對晚清花鳥畫有較大的影響。

劉老師説,這幅畫作雖有蟲咬,花朵部分嚴重脫色,但市場價格仍可達45萬元以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