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二十世紀歐美傢具收藏已經成為國際時尚

二十世紀歐美傢具收藏已經成為國際時尚

時間: 2010-08-21 10:26:15 | 來源: 人民政協網
收藏 >

 
上世紀被認為過於前衛、過於時髦的設計,在今天都被奉為經典了。其中,大膽革新的傢具,現已成為被欣賞和收藏的藝術品,點綴著人們的生活。
在英國寶龍拍賣行今年3月的“20世紀裝飾藝術”拍賣會上,阿爾伯特和迪亞哥·賈柯梅蒂兄弟于1935至1937年間設計的一對名為“裸體之燈”的落地燈具,以6.6萬英鎊順利易主。同場中,弟弟迪亞哥于1965年前後單獨完成的螺旋形線腳的桌子,以10.8萬英鎊高價成交。這兩件介於實用與藝術之間,歷史感與現代感兼備的傢具,均是已故著名英國影星詹姆士·梅森生前的收藏。在上世紀60年代末,一位好友把它們送給了梅森。
被稱為“20世紀最激動人心的裝飾風格”。它的名字來源於1925年在巴黎舉行的世界博覽會,但直到1960年代對其再評估時才被廣泛使用。上世紀20年代興起,到30年代成為一個國際性的流行風潮,影響到建築、室內設計、傢具、紡織品、服裝、珠寶、平面設計、工業産品等幾乎設計的各個方面,從20年代色彩鮮艷的所謂爵士圖案,到30年代的流線型設計式樣,從簡單的英國化粧品包裝到美國紐約洛克菲勒中心大廈的建築,都可以説是屬於這場運動的。這些産品,現在已經成為國際收藏家競相追逐的藝術收藏品。
這些設計産品到上世紀70和80年代後,也一點不過時,而且還升值了。越來越多的古董傢具商以此盈利。於是,這個市場的交易越來越活躍。有的家庭,如果他們仍保留著上世紀中期買的義大利戰後設計復興之父吉雅·龐蒂的木櫃,或者法國現代傢具設計的先驅讓·普魯威的座椅,他們應該知道這些東西現在挺值錢了。
近幾年,有遠見的收藏家,則乾脆瞄準當代限量的藝術傢具。蘇富比專家透露:“2000年以後,連以前很頂級的古董傢具收藏家也開始購買戰後及當代傢具。比如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的館長凱沃斯,還有美國金融投資家的妻子,都在著力於此。”凱沃斯太太早先主要收藏傳統的法國傢具,但是2006年她向MoMA捐贈了一件由當代設計師Jeroen Johan Verhoeven在2004年做的曲線造型的“灰姑娘桌”(限量20張)。幾個月後,倫敦的維多利亞&阿爾貝特博物館也將另一件“灰姑娘桌”收為館藏。像這樣“締造潮流”的兩個博物館,都將之收為永久館藏,顯然是在學術上力挺當代限量藝術傢具。對於收藏家來説,這好比是“安全購買”的保障。希望並不是巧合,在2006年12月的紐約蘇富比拍賣上,一件不同編號的同款木桌以4.2萬美元的價格成為亮點。
當然,這個板塊的活絡和當代藝術的行情走高息息相關。狂熱的當代藝術收藏家,在購買當代繪畫和裝置的同時也需求藝術感極佳的當代傢具與之匹配。比如高端時尚品牌的總裁,邁阿密地産商,華爾街期貨商人,希臘工業巨頭等等,都是二者兼收的重要大買家。買家認為,收藏限量版不失為一個擁有原創性質藝術品的途徑,所以願意付幾倍于批量生産的商品的價錢。於是,製造商和畫廊開始與明星設計師合作,以創造出新的收藏品。比如瑞士傢具品牌Vitra就發佈了一個由當今最炙手可熱的設計師FrankGehry和ZahaHadid 創意設計的帶有實驗色彩的高端系列。價格從7000到1.9萬美元不等,版數則從6個到24個不等。紐約Friedman Benda 畫廊也推出了一套由Marcel Wanders設計的大理石長椅,限量20件,每件大約4萬美元。
不過,無論價格如何變化,把來自不同時空的設計藝術品放在當下的環境中,是很有意思的。比如把義大利設計師的桌子——當初可是為特定的地點而設計的,如今放到新的空間,將賦予這些作品以新的生命。縱觀20世紀傢具的更疊發展,從“工藝美術”到“新藝術”再到ArtDeco,接著是戰後及當代的傢具新風貌,它們之間既有貫穿的連續性,也有各自的創新性。若能在一個空間內巧妙搭配,不但不會覺得突兀,反而很可能增添活力,形成有趣的風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