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博物館應變靜為動 主動走近觀眾

博物館應變靜為動 主動走近觀眾

時間: 2010-08-13 12:02:23 | 來源: 中國收藏網
收藏 >

新建博物館怎樣才能吸引公眾,真正發揮文化服務的功用?國有博物館該如何實現後續發展,民辦博物館又該如何辦出特色?有關專家建議,突出自身特點,深挖自身資源,走多業並舉的道路。

[支招一]

展陳:別具一格吸引眼球

作為研究博物館的專家,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講師周靜記憶最深刻的是日本一個小博物館中的展覽。“這個展覽的名字叫 《漢娜的手提箱》,展示的是一個猶太女孩的故事。”展覽不是用照片和實物直觀表白,而是通過互動方式,設置了很多問題環節,讓工作人員帶領孩子們一起找出手提箱的主人,使參觀者在尋找的過程中,去了解那段歷史。

在周靜看來,定位明確,借用新穎的展陳方式,辦好別具一格的展覽是新建博物館在後期運營中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國有博物館國有博物館大多是綜合性博物館,展覽主要側重當地歷史文化方面的展示,這種常規思路需要打破。業內認為,如果展覽佈置過於專業,反而提不起公眾的興趣。

新建設的國有博物館要儘量讓文物“動”起來,可以借鑒類似《漢娜的手提箱》的展覽方式。如正在建設的雅安博物館將自身定位於國內首家南方絲綢之路主題博物館,著重突出雅安在茶馬古道上的歷史地位。除了展示文物外,還可以模擬歷史環境,甚至是聲光電的茶馬古道,給人身臨其境的感受。

民辦博物館對於民辦博物館,專家認為,不必求大求全,儘量只突出一個主題。

“國外博物館的種類很多,比如聖經博物館、鬱金香花博物館、溜冰鞋博物館等,一個博物館就是一個主題。”省文物局博物館處處長李蓓認為,民辦博物館走“主題”道路,既有利於文物收藏、保護,也更能突出自身特色,方便遊人選擇參觀。李蓓説,國有博物館和民辦博物館應該多聯手,或共同引進高品質的外展,或合手開辦聯展,讓遊人隨時能在博物館中參觀到不同文化的展覽,這比更換展廳佈置更具吸引力。

[支招二]

市場:開發延伸産業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的工藝品商場甚至開到了歐洲超市。小到領帶上的圖案,大到巨幅廣告,都有博物館藏品的身影。”在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馬繼賢看來,深挖自身資源、延伸文化産業,是新建博物館的努力方向。

國有博物館具有當地特色的豐富館藏是最好的資源。業內認為,複製館藏精品,開發配套旅遊文化藝術品,是國有博物館拓展産業的一個渠道。如重建後的綿陽博物館可以搖錢樹為原型,開發裝飾品;新建的都江堰博物館可將館藏唐宋瓷器進行複製,開發精美的瓷器商品。

利用這一資源,國有博物館還可以發展高端會員。李蓓説,現在越來越多的愛好者喜歡近距離鑒賞和觸摸文物。國有博物館可以有針對性地提供開展類似的服務。比如,發揮專業人才優勢,開展諮詢、鑒定、設計、培訓等服務,組織文物旅遊、夏令營等活動“開門辦館”。

民辦博物館許燎原藝術博物館開發藝術設計産品,成都川菜博物館把參觀和品嘗結合在一起……在業內看來,借自身資源優勢,走市場之路,是民辦博物館的産業之路。

有關專家建議,博物館可以嘗試把演藝、圖書出版、旅遊、房地産等行業結合起來,形成博物館“一條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