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趙力:藝術品收藏的三大主體 私人收藏發展最快

趙力:藝術品收藏的三大主體 私人收藏發展最快

時間: 2010-06-28 17:26:16 | 來源: 《經濟日報》
收藏 >

  如果以收藏主體來劃分,我國的藝術品收藏大致可以分為公益性藝術機構的收藏、企業收藏和個人收藏三個領域。

  首先是公益性藝術機構,政府主管單位針對美術博物館、民營非營利性藝術機構的收藏,給予了一定的政策傾斜和資金支援。但由於資金有限,有關美術博物館、民營非營利性藝術機構的社會捐贈制度、免稅扶持政策等還未完全成熟,在目前國內藝術品價格日益攀升的情況下,美術博物館及相關藝術機構的購買力比較有限。

  企業收藏近年來發展速度很快,去年國內企業收藏資金大約在100億元人民幣。進行藝術品收藏的企業呈現出了一定的特點,如民營企業的參與度較大、沿海發達地區參與度較大、北京上海等大都市相對集中等。企業收藏是近年來才出現的新生事物,因此在目標定位、程式規範、藏品管理、回饋社會等方面有待改進完善。

  相比而言,發展速度最快的是私人收藏。我國正處於經濟快速發展的歷史時期,人們在滿足了物質生活需求之後,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帶動了其向藝術品收藏的轉向。

  從行業背景來分析,我國新興的私人收藏家,主要集中在近年來資本增長最快的領域,如房地産、金融、能源與基礎資料、高科技以及製造業等行業。這些行業雖然是發展最快的領域,但是它們也和宏觀經濟調控以及産業調整的政策緊密相關,因此經濟波動以及經濟週期的影響,也會傳導影響到藝術品市場。

  進入21世紀,藝術品投資逐漸成為了社會性話題。從我國藝術品市場來看,藝術品投資的理念已經從意識啟蒙逐漸成為某種共識與行為實踐。現階段國內的藝術品投資,在給予藝術品市場更多流動性資金的同時,也給藝術品市場帶來了很多的不確定性,導致市場行情的波動。與此同時,在北京、上海等地,藝術品投資已經成為繼房地産、股票之後的第三大投資工具,藝術品投資的上升趨勢十分明顯。除了針對藝術品市場的直接性投資之外,國內金融行業陸續推出的藝術品理財産品和深圳、上海文化産權交易所相繼掛牌,也為投資資金開闢了間接性的投資渠道和投資方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