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清代古琴捐獻給博物館 曾藏床下數十年差點扔掉

清代古琴捐獻給博物館 曾藏床下數十年差點扔掉

時間: 2010-06-24 21:26:13 | 來源: 重慶晚報
收藏 >

市民楊昇平向三峽博物館捐贈清代古琴。記者冉文攝

昨日,三峽博物館昨收到重慶博恩科技集團和市民楊昇平三兄妹捐贈的“堯音”、“海霧”、“仲令”三張古琴和兩本曲譜。經專家初步鑒定,三張古琴均産于清代晚期。

粗粒面古琴當世罕見

代表博恩公司捐贈古琴的王建設先生説,“堯音”、“海霧”兩張古琴是4年前該公司老闆以1.6萬美金從巴黎買入的,估計是清末外國人來華時購買,回國時帶至海外。專家依據琴身文字及符號等分析,這兩張古琴最初主人可能是寺院中人。

市民楊昇平捐贈的“仲令”古琴琴面凹凸不平,仿佛癩蛤蟆皮。三峽博物館古琴研究專家説,該古琴表面為粗顆粒八寶漆,內含硃砂、綠松石、螺墊等,當世極為罕見。

三峽博物館研究員唐冶澤説,昨日受捐三張古琴中,“仲令”最有研究價值,可以説價值連城。

一個家族捐琴十余張

三峽博物館目前收藏40余張古琴,十余張是楊昇平家族捐贈。楊昇平的“仲令”古琴是祖父楊紹伍所傳。

三峽博物館研究員唐冶澤説,楊紹伍是解放前重慶大實業家,開設有錢莊等。楊紹伍為人低調,擅長彈琴並嗜好收藏,成立了天風琴社等,馮玉祥等政要名人都是會員。本次楊昇平捐獻的兩本琴譜,也是爺爺楊紹伍的藏品,其中載有幾已失傳的幽蘭調等曲譜。

楊昇平是市農科院退休幹部。他説,“仲令”古琴雖然藏于家中已數十年,但由於看上去“臟兮兮”,古琴長期丟在床腳。搬家時,“仲令”曾差點當作垃圾扔掉。

47張古琴十月齊亮相

至此,三峽博物館已蒐集歷代古琴47張,唐、宋、元、明、清、民國均有,數量堪比故宮。據悉,40余張古琴將在10月專項展出,屆時市民可免費看到“仲令”等眾多價值連城的古琴。

古琴亦稱瑤琴、玉琴、七弦琴,至今已3000多年曆史,是古代文化人的一種象徵。唐冶澤説,巴蜀古琴最早淵源可追溯至隋朝。隋文帝一兒子受封蜀王,喜琴,製作了幾千張琴,散落民間。隨後,川中雷門擅制琴,雷琴馳名天下。抗戰爆發,全國文人雅士來渝避禍,大量古琴匯聚重慶,最後輾轉流入博物館。三峽博物館所藏古琴中,最為珍貴數唐代“襄”字琴,價值連城。據悉,國內一場拍賣會,一張明代古琴曾拍出2000萬元天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