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徜徉·人間:朱銘美術館的經營策略

徜徉·人間:朱銘美術館的經營策略

時間: 2010-06-07 15:41:02 | 來源: 藝術與投資
收藏 >

朱銘美術館本館

人間系列——三軍

打造屬於自己的美術館,往往是藝術家的夢想;而屬於自己的美術館,不僅能將藝術家的作品充分地融合於館藏空間之中,更能使美術館猶如藝術家最完美的作品。耗時多年的規劃建設,朱銘美術館不僅擁有獨特寬廣的戶外展覽空間,亦是台灣頗具規模“以藝術家為名”的私人美術館;經營美術館並非易事,通過和一路伴隨美術館成長的朱銘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吳素美訪談,其中的經驗及經營策略,更可提供我們進一步的思考。

悠遊美術館

1999年,朱銘美術館歷經十二年的建館、籌備工作,于台北縣金山鄉開幕,幾近十萬平方米的面積,倚山傍海的環境亦使得美術館擁有獨一無二的場域,這亦是朱銘美術館不同於台灣眾多私人美術館的優勢;然而距離台北一個多鐘頭的車程,雖不如一般美術館在市區中、交通方便吸引訪客,但換來的則是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以及提供給遊客獨特的美術館參觀體驗。

回想起當初建館的歷程,執行長吳素美提及“美術館最初的起源,始於1987年朱銘老師開始在金山購地。當初僅是想要找個地方可以當作儲藏空間、創作工作室,放些他的大型作品,而過了三四年後,才逐步有了成立美術館的想法;1995年,朱銘老師至日本箱根的雕刻之森美術館舉辦回顧展,則是另一個觸發美術館走向的機緣。”雕刻之森美術館廣闊的戶外空間,並收藏眾多的雕塑名家作品,作品與大自然場景相互融合,彷彿使觀者站在雕刻的森林之中。這一種視覺與身體經驗在自然中融合的奇妙感觸,亦使得朱銘確立未來美術館的走向,並思考未來如何以利用環境的空間呈現作品的美感與精神。

現今的朱銘美術館,正有如朱銘畢生最大的作品。幅員遼闊的基地,除了陳列朱銘最為人所知的太極系列作品,更有近年來朱銘所著力的人間系列作品,漫步美術館中,亦如同欣賞著朱銘畢生創作的積累歷程;“太極拱門”、“人間系列—三軍”作品,更以巨幅尺度,突破一般美術館室內展場的限制,更展現出朱銘作品氣勢的典範。悠遊美術館的戶外空間,巨幅的作品座落于一個個的廣場中,而點綴于其間的小件雕塑作品,則將作品由點連結成獨特的參觀動線;亦因此,造訪朱銘美術館的經驗,不同於一般美術館、博物館的拘束,而彷彿身在一個自然的環境之中,並徜徉于藝術美感中。

“參觀美術館,有時並不是需要嚴肅地了解一個藝術家的生平或是作品。我們希望觀眾可以在朱銘美術館的氛圍當中,獲得輕鬆的感受。觀眾來到美術館,不見得一定要知道作品代表什麼意涵,而是在這個空間之中,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角落。”吳素美執行長並談及“來朱銘參觀的訪客,也許有七、八歲,也許是七、八十歲,很多人可能不是第一次進入美術館,他們看作品的方式也都不盡相同;也因此,我們和觀眾對話的方式,就和一般美術館展覽的方式不盡相同,而是走向親近觀眾,並可以使各類型觀眾都能透過作品獲得生活中的美感。”

或跑或跳的孩子們、散步休憩的老人家,或是拿著相機拍照的年輕情侶們,在這獨特的美術館空間中,各自用不同的方式和作品互動,亦形成了一幅幅的人間景致。除了戶外的雕塑景觀空間,朱銘美術館的室內展覽空間,亦有相當豐富的作品典藏,並通過不同形式的特展,介紹雕塑藝術的發展;而美術館亦收藏為數不少的台灣油畫名家如廖繼春、楊三郎、李澤藩等人的作品,以及西方現代美術大師如畢加索、米羅、達利、安迪·沃霍等人的作品;這些國內外名家的作品,或是捐贈,或是朱銘個人的收藏,亦豐富了美術館的可看性。

美術館的經營策略

以藝術家為名的美術館,利基在於通過藝術家的作品及名氣吸引觀眾,但另一個問題則在於:當藝術家沒有新的創作時,觀眾是否會再度參訪?歷經這些年的經營經驗,吳素美執行長並指出“朱銘美術館剛開始的前幾年,都是以朱銘的名氣行銷美術館,推出新的創作自然會有人來看,因此前幾年的策略會偏重在朱銘的作品上;而近幾年來,主要是靠美術館的教育推廣活動,像是當前著重在兒童藝術教育的活動上推行。慢慢地,通過活動,很多人也會注意到美術館的新動態。”觀眾來到美術館,不可能每一次都是看同樣的作品,因此美術館亦利用典藏的作品基礎,通過新的展覽策劃,或是教育推廣活動豐富展覽內容;近幾年朱銘美術館亦和許多年輕藝術家合作,提供駐館、展覽的機會,均能使觀眾回到美術館,每次都能有新的發現。藉由教育活動的推廣,一方面是行銷美術館,吸引第一次來訪的遊客以及促進觀眾的回遊率,另一方面亦是美術館重要的社會教育責任。

朱銘美術館自開館時,即很清楚美術館不僅是展示朱銘作品的場所,更重要的面向在於藝術教育的推廣,而兒童藝術教育的推廣,則是朱銘美術館所著重的面向。“藝術可以很生活,孩子接觸藝術,也不一定是要學會畫畫,或訓練他以後從事創作工作,孩子還小,應該要不斷多元地嘗試。所以我們比較希望小朋友在生活當中發現藝術,我們特別強調小孩子的觀察能力,這也是我們在做很多兒童藝術教育活動時,所強調的。”吳素美執行長接著提及“我們剛開館時,曾舉辦過兒童繪畫的比賽,但舉辦過幾屆之後,我們也在反思這樣的方式是否正確,到後來反而是舉辦‘兒童創作不比賽’,不讓比賽剝奪了孩子們創作的樂趣。美術館在走穩了之後,美術館也應該要逐漸回歸自己本身的責任:做研究,或是兒童藝術教育、雕塑教育的推廣,而不是變成一個很會辦活動的地方。”

在朱銘美術館每一年所舉辦的眾多藝術教育推廣活動中,最特別的則是“兒童雕塑營”,邁入第七年的兒童雕塑營,通過與孩子生活經驗相關的主題與情境營造,為孩子拉近藝術與生活的距離,並運用輕鬆活潑的課程設計,自然地引入當代雕塑的內容,帶領孩子從藝術創作的眼光重新看待生活週遭並展開思考,潛移默化地培養出孩子的生活美學。每一年雕塑營均有獨特的主題,例如2009年的雕塑營,以每一個孩子都有的購物經驗為發想,推出“歡迎光臨—驚奇妙商店!”主題,由營隊的老師們陪同孩子穿梭在朱銘美術館與金山這個農漁小鎮,重新匯集生活中的“商店”經驗,並探索、查訪與紀錄金山當地有趣的特色商店/商品,發現商品與生活之間的關係,刺激孩子深入探索觀察事物的能力,並將這些發現轉換為藝術創作的起點,創作出獨家商品,打造出一間間“驚奇妙商店”!

“參加這些夏令營的小朋友,主要以台北的都市孩子居多,這些孩子剛好也缺少這些經驗。觀察、接觸大自然,也讓他們能夠有更多的機會啟發他們的觀察能力。”執行長吳素美亦指出“孩子在過程當中,學到的東西也許並不是和藝術技藝有直接關聯,而是在觀察之中,用藝術的方式呈現。很多藝術家用的創作素材是身邊的現成物,同樣的,孩子在做創作,也可以利用這些媒材進行,而不必局限在彩色筆的顏色之中,他們可以從自然的素材中發覺新的可能性。營隊結束後,或許孩子是空手回家,但卻帶著豐富的經驗回去;我們強調實際觀察的經驗,回去之後,家長也會發現孩子們在觀察事物上的成長,其實生活也就是這樣,藝術也應該如此,應該不斷地啟發孩子。”

以兒童藝術教育為切入點,是現階段朱銘美術館的目標,而展望未來,美術館並期望能朝向台灣的雕塑研究中心邁進;也因此美術館除了教育推廣的編制外,亦設有研究部門、雕塑資料中心,以朱銘的作品做為研究的核心,並延伸至台灣傳統雕塑,或是楊英風等前輩大師,以美術館現有的資源,進一步通過展覽、教育活動,推廣雕塑藝術。

展望·願景

“成立美術館,是為了呈現藝術發展的過程;成立基金會是要讓美術館能永垂萬世,也是為了作品建設一個好歸宿。錢本是社會的,回歸社會叫圓滿。”對於美術館,朱銘有著這樣的期許。走過第一個十年,朱銘美術館累積了一定的成績,每年將近十五萬的參訪人次,亦鼓勵著美術館繼續向前邁進。然而在此我們亦看到私人美術館,沒有雄厚企業支撐的基金會,背後運作的現實面;每年將近人民幣兩千萬的運作成本,其中四成約可通過門票收益平衡,但其餘的部分需要通過基金會對於個人以及企業進行募款的壓力。

“走過非典,走過金融風暴,美術館歷經了很多外在環境的改變,這也讓我思考如何透過基金會讓美術館能夠有一個長遠的方向思考規劃。美術館是朱銘老師的夢想,朱銘老師也藉由基金會,讓他的作品很安心地留在美術館。”對於未來,執行長吳素美有著這樣的展望,“再來是我們怎麼樣去幫助朱老師達成教育推廣、雕塑研究中心的願景,並進一步好好地對典藏品做好研究,讓觀眾對於雕塑能有新的認識,也希望他們能夠在美術館的氣氛當中,體會到生活美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