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玉白菜式花插,清,高24.3釐米,口徑12.8釐米。
翠色青綠,透光性較弱。花插為白菜形,採用雕琢手法,上部菜葉相並,或高或低,亦有折而下垂者,環並一週,內空,可插物。下部葉梗直立,間有空隙。
此類翠玉白菜,清代宮廷制有多件,可見其深受皇家喜愛。這件翠白菜之色近於自然,是這類作品中的珍品。
翠人物山景山子,清,高16.1釐米,長24.7釐米,寬10.5釐米。
翠質青綠,局部深綠色,表面留有玉皮顏色。作品為山形,一面琢山林之景,選取近、中景角度構圖。山間林木高聳,一條石階路曲折而上,盡頭為一亭閣。二老人行于路上,身後一童子荷鋤相隨。另一面雕琢山石、樹木、小鹿,保留大量玉皮色。
玉山子在清代宮廷又被稱作玉圖畫。乾隆禦制詩中多有“咏玉……圖”的詩句。製作玉山子大都先有畫稿,然後再行琢制。這類作品講究佈局、意境、造型、工藝,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翠螭紋如意,清,長47釐米,最寬10釐米。
翠質青綠,局部色較深。如意柄微彎成弓狀,垂雲式如意頭,柄中部和頭部均浮雕雙螭。
螭紋是中國古代工藝品中常見的裝飾,清代宮廷用品上往往以螭紋表示龍,此物之螭紋也呈龍的形象。所用翠料透明度高,綠色呈斑狀,分佈均勻,質地優良。
翠桃式洗,清,高3.8釐米,口徑24.8釐米。
翠呈淺綠色,局部色較重。作品似盤,較淺,桃實形。洗底浮雕桃枝兩杈,一杈伸于洗底為足,其上有雙桃並桃花,另一杈延伸至洗口一側為柄。
洗為文房用具,可用以洗筆。玉洗可能産生於秦漢之際,從考古發掘可以看到,漢代玉文具開始增多,目前所知最早的玉筆洗為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漢代作品。這件翠洗所用材料珍貴,既可使用又可作為陳設品。
翠纏枝蓮紋蓋碗,清,通高8.3釐米,口徑12.4釐米。
翠質淺綠色。碗為薄胎,口外敞,蓋略小,地包天式,環式鈕。蓋面及碗外壁淺浮雕纏枝蓮紋。
清代,內地與中亞地區文化交流密切,工藝品製造中出現模倣中亞風格的作品。當時流行的西番蓮圖案即是傳統的纏枝蓮圖案與中亞圖案相結合的産物。這件作品中的纏枝蓮紋蓮瓣捲曲,蓮葉多歧,是清代西番蓮圖案中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