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翰墨傳承"中國美術館當代書法邀請展在京開幕

"翰墨傳承"中國美術館當代書法邀請展在京開幕

時間: 2014-07-15 18:21:38 | 來源: 藝術中國
書法 >

本次展覽現場的“藝術沙龍”環節

由中國美術館自主策劃並主辦的精品書法藝術展覽“翰墨傳承——中國美術館當代書法邀請展(2014)”從2014年7月12日開始已經拉開帷幕,這也是中國美術館繼2012年首屆該系列展覽成功展出之後,第四次為觀眾呈現出的又一書法藝術盛宴。

展覽展出的朱以撒作品

展覽設在中國美術館三層13至17號廳,共展出的130件作品出自朱以撒、徐利明、韓天雍、倪文東、劉彥湖、薛養賢、陸明君、張羽翔、劉燦銘、于明詮、鄭曉華、甘中流、王元軍、白砥、呂金光、陳海良、陳忠康、肖文飛、葉培貴、徐海、何來勝、楊濤、劉宗超、解小青、蔡夢霞、朱天曙等26位書法家。他們皆接受過高等院校書法專業的系統教育,而且其中多數書家至今仍然工作在高等書法教育的第一線。他們術業專攻,于書法理論及創作實踐上皆有很高的成就,因此他們的作品是文采風流與翰逸神飛的完美融合,技巧表現中潛在著其學術思想的支撐。

展覽展出的解小青作品

與以往展覽開幕形式不同,為了更好地實現公眾與展覽本身的互動,本月15日,中國美術館繼續以“藝術沙龍”的方式作為此次展覽的開幕活動,邀請參展書家倪文東、鄭曉華和蔡夢霞針對相關問題與觀眾展開自由的交流討論,達到藝術服務大眾的目的。參與書家就“高等書法教育的價值取向”、“高等書法教育的社會功能”和“高等書法教育與當代書法發展”等問題進行闡述,並結合個人創作經驗與現場觀眾互動交流。

展覽展出的王元軍作品

2009年中國書法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申遺的成功,使中國書法的傳承、發展更為顯現和深刻。緣於此,中國美術館自2012年起以“翰墨傳承”為題,策劃當代書法系列展覽,力求使此系列展覽成為書法界展示創作成果、研究學術現狀、交流創作經驗的平臺,也使廣大觀眾能夠及時認識和了解中國書法發展的時代新貌。在過往的幾次展覽中,以參展書家人數之多、年齡跨度之大,已經在一定程度上集中反映了當代書壇的整體風貌。故而本次展覽將關注的視角著力於接受過高等院校書法專業系統教育的書法家的創作面貌,通過作品展示他們的創作理念。同時以展覽為依託,促使社會更多的關注高等書法教育發展的價值取向、社會功能以及與當代書法傳承、發展的關係等諸多方面。

展覽展出的鄭曉華作品

書法教育作為傳承書法文化的重要方式,已經由昔日口傳心授、私塾式教育為主,發展至今天以學科化、系統化學校教育為主的多種形式。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創新,中國書法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各類書法團體相繼成立,書法展賽廣泛開展。就書法教育而言,無論是群眾性業餘書法教育,中小學基礎書法教育,還是高等院校的專業書法教育都取得長足發展。這其中,高等書法教育更是日見規模,已經以一門專業學科甚至一個特色學院的方式,在全國數十所大中院校內出現。高等書法教育在學術與創作及人才培養上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其對當前中國書法的發展産生著愈來愈重要的影響。據悉,本次展覽將從7月12日持續至7月30日結束。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的觀眾

現場觀眾在倪文東作品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