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金鐵煙雲"李可染的世界之書法展北京畫院開幕

"金鐵煙雲"李可染的世界之書法展北京畫院開幕

時間: 2013-12-05 19:45:05 | 來源: 藝術中國
書法 >

 

鄒佩珠先生向大家講述李可染當年從藝經歷

源遠流長

中國書法的歷史和中國文字使用的歷史一樣悠久。自古以來,中國書法的字體經歷了由篆書到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的發展階段。每個階段都産生了數量眾多的書法家和書法作品,這些書法家和書法作品構成了中國書法的深厚傳統。為了更好地了解李可染書法藝術的形成流變過程,我們以李可染臨寫、推崇的碑帖為始,對其書法面貌形成的脈絡做了以下整理。可染先生自幼酷愛書畫藝術,八九歲時寫于家鄉徐州的一幅“暢懷”背臨作品就顯露出了書法天分,到了春節,鄉鄰不斷請他寫春聯。少年時代受時流影響,習趙孟頫字體,不久,悟到這種書體失之於流滑、柔媚而少骨力,中年以後,李可染以極大的毅力矯正自己的書寫習慣。進入國立杭州藝專後曾改學西畫,抗戰期間在重慶再次開始學習傳統,創作了大量減筆人物畫和山水畫。當時他的用筆迅疾,線條流暢而率性,雖沒有獨立的書法作品存世,但從畫中題款瀟灑流利的行草書來看,用筆率真,強調結構的趣味,亦能夠和畫面有機地結合起來。正如沈鵬先生所説欣賞齊白石的書法最好還是看繪畫題跋,欣賞李可染的書法也能從他的繪畫題跋中得到多種享受。

杜甫詩《望岳》 47cm×138cm 1984年

展覽現場

筆情墨韻

20世紀60、70年代初期,和所有的藝術家一樣,李可染寫了大量的毛主席詩詞,如《憶秦娥•婁山關》、《念奴嬌•鳥兒問答》、《沁園春•雪》等,多以漢隸《張遷碑》摻以魏碑筆意,整體顯得凝重、遒勁,留下了很深的時代印記。到了70年代中後期,可染先生的書藝進入更高更成熟的階段,他為友人與學生的題字中經常出現如“金鐵煙雲”、“龍躍天門、虎臥鳳閣”一類句子,他立足碑派體系而又廣收博取,著重理性分析而又注重神韻,他把一絲不茍的匠心安排寄託在情寄八荒的襟懷之中,將別出心裁的構思安頓在嚴格的法度之中。李可染善書法,喜蒐求書帖,尤愛北碑,展廳展櫃內展出的可染先生藏《宋拓張猛龍碑》可見一斑,他的早期行書題跋書體得益於黃道周,亦得益於他的繪畫修養,重結構的建築性與神韻,態靜而多姿致,剛勁、蒼秀又溫煦樸厚。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  1  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