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沙孟海:大師離去18年,依然活著

沙孟海:大師離去18年,依然活著

時間: 2010-06-12 19:22:48 | 來源: 寧波網-寧波晚報
書法 >

沙孟海

東錢湖畔平時一向冷清的沙孟海書學院,昨天突然熱鬧了起來,他的家鄉以一種低調而隆重的方式,紀念這位從鄞州塘溪沙村走出去的書法大師誕辰110週年。

昨天的紀念大會幾乎雲集了浙江乃至長三角書畫界的重量級人物。沙老的兒子沙茂世、沙更世回來了,沙老的學生朱關田、陳振濂來了,沙老學生的學生、浙江大學藝術學院和中國美術學院的大學生們來了,沙老生前工作過的所有單位如西泠印社、中國美術學院的領導來了,與沙老生前有過密切交往的紀念館,如吳昌碩紀念館、朱屺瞻藝術館、王個簃藝術館、陸維釗書畫院、賴少其藝術館的館長也來了。

離去18年從沒有遠去

儘管距離沙孟海離開已有18年,但他似乎從未遠去。

“我們不僅要學習沙老的書法藝術,還學習他的人品。”沙孟海晚年弟子、浙江大學藝術學院院長陳振濂依然清楚地記得自己跟隨沙孟海先生的點點滴滴,“沙孟海無論對前輩對後學都體現出了很好的風範。”他曾經為了幫助沙老編畫冊,在沙老家裏住過4個月。讓他印象深刻的是,沙老對於畫冊的所有意見,從來不説應該怎麼做,而全部是建議,“和他同時代的大師不少,但是像沙老這麼謙和的大師難得”。

最讓陳振濂難忘的是1981年沙老幫他修改畢業論文的事情。10多萬字的論文,沙老不僅仔細地看了,而且還做了200多處修改。沙老將自己的修改全寫在小紙條上,然後粘貼在每一處他認為應該修改的地方。面對不解的陳振濂,沙老淡淡地説道:“你寫論文不容易,我的意見也僅僅只是建議,用不用,改不改,都由你自己做決定,我如果直接寫在稿紙上,你就要重新抄一遍,太麻煩了。”

現在已成為中國書法領軍人物的陳振濂永遠記著這一刻,“當時,我23歲,沙老已經81歲高齡了”。

永遠不會再有的沙孟海

儘管沙孟海主要是因為書法而聞名於世,但在陳振濂看來,老師的學問宛如大海,深不可測,“書法不過是沙老主要學問裏的次要技能,他的學問高度今天已經無人能及”。

在這個分科嚴重的時代,想要出現一個像沙孟海這樣在古典文學、語言文字、書法藝術等諸多領域都取得巨大成就的大師,在陳振濂看來已然成為奢想,“今天不可能出現沙孟海,也不可能超越他,像我這樣的也只是他的邊角。”

惟其如此,沙孟海才彌足可貴,“沙老不僅是一座無法超越的豐碑,更是一種沒有利害算計的信仰。”陳振濂提醒在場所有人,在這個時代不必去複製沙孟海,但是“希望大家心裏面有一個沙孟海,生活行為規範和文化傳承裏有一個沙孟海,中國學術體系中有一個沙孟海。”

連結

多項活動紀念沙孟海

在昨天的紀念活動上,還舉行了西泠印社出版的《沙孟海書法作品集》的首發式及贈書儀式。該書由沙孟海書學院編寫,收錄的作品是從沙老生前及親屬捐獻的作品中精選出來的,主要為沙老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50余幅書法作品和38件印拓。

由鄞州區圖書館承辦的“沙孟海網站”于昨天上午開通,網站設置沙老的生平概述、著述手跡、師友饋贈等11個一級欄目。

昨天上午,“沙孟海書學院藏品特展”和“中國書畫名家館藏品特邀展”也在沙孟海書學院開幕。“沙孟海書學院藏品特展”展出了沙老部分代表作和理論書籍;“中國書畫名家館藏品特邀展”展示的是吳昌碩紀念館、朱屺瞻藝術館、王個簃藝術館、陸維釗書畫院、賴少其藝術館等五大藝術館館藏的部分精品。

(記者梅子滿胡龍召通訊員于玲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