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書法“國標”推出 以分數評判書法高低

書法“國標”推出 以分數評判書法高低

時間: 2010-05-20 16:28:42 | 來源: 西安日報
書法 >

最近,一種被譽為書法“國標”的“中國書法評判標準”,受到媒體關注。社會各界對其評價不一,有説是中國書法評判史上“一次偉大的革命”,也有説用其來評判書法優劣“門都沒有”。

為何讓一般人聽來是個好想法,卻會有兩種截然相反的觀點。近日,記者採訪了“中國書法評判標準”的提出者王根權及有關專家、學者。

書壇“怪圈”是起因

記者從多年來從事書法理論研究、被西北大學藝術學院聘為研究員的王根權處了解到,他提出此評判標準的起因,是書壇諸多“怪圈”。

第一個“怪圈”是“泡沫市場”。盛世崇文,亂世尚武。當今很多人熱衷於書畫收藏,期待升值,但書法市場泡沫太大,其價格波動可能是500%,甚或更多,違背了價值規律,離了譜。普通人無法評判書法這一特殊商品的藝術水準,故而難以確定其價格,買家只能靠專業人士引導,往往只注重品牌和包裝。一些利欲熏心的書畫商抓住買家的這一心理,利用他們的“專業”知識,用精美的外包裝掩蓋低劣的品質,對購買者實施誤導,次品成了上品,贗品成了真品,廢紙成了寶貝。

王根權發現的第二個“怪圈”是“功夫在書外”。這些年的展事、賽事,參展、獲獎的不一定是好作品,出局的不一定是差作品。一些評委,完全不考慮書作藝術水準的高低,只認門子、認賄賂,將一些平庸者説得好上加好。結果注水大師滿天飛,社會關係學進入了書壇,這就是倍受有識之士抨擊的“功夫在書外”。許多大賽的評委基本是公開的,有的評委賽前就開始自我宣傳,辦衝刺班,一個星期,每名學員收3000元到 30000元不等,一個班至少四五十人。這對於那些“聰明”的參賽者來説,無疑是“天賜良機”。

第三個“怪圈”是以“職”定價。有人一幅書法過去只賣500元,頭天晚上宣佈成為書協領導,第二天就升到5000元。一個人的書法藝術水準顯然不可能一夜之間翻十倍。前年,有家省級書法家協會按照會員在書協裏的級別排列他們的作品價位,一般會員每平尺作品為300元至500元,書協主席每平尺達到2000元至3000元。一些“聰明”的書畫家已不在藝術上動心思,而是在“官位”上下工夫,因為他們認為這是一條投入少、見效快並能獲得暴利的捷徑。

第四個“怪圈”是“以醜為美”。王根權告訴記者,書壇不知從何時起興起了醜書,趨之若鶩者甚多。有個人,寫的字沒有一筆寫到位的,但還説成有特色,打破了傳統,有創意,還真地蒙了人,當上了書法評委。

“自古就是橡皮筋”

王根權畢業于空軍雷達學院,學理工科專業,在陜西省考試管理中心工作。近十年來,他“打入”書法界,結識了上至全國書協領導、下至一般書法愛好者等大量人士,像電視劇《潛伏》中的余則成一樣,“刺探”到書壇大量“情報”,並毫不客氣地“解密”,批駁其中“怪圈”。

王根權認為,書壇産生上述“怪圈”的原因,是由於中國書法沒有嚴格的、客觀的、具體的評判標準,傳統的書法評判標準是定性的,評判的方法又是主觀的,實際上是一把沒有刻度的橡皮筋尺。這就給書壇一群名利鑽營者留下空子。不是只有今天的書法沒有評判標準,書法自誕生之日起就如此。王羲之就曾被南北朝時期不同的著名書評家授予不同的地位:魏晉時期第51位書法家;歷代書法家第35位;25位書法家中第1位。200年後,唐太宗李世民獨讚王羲之,才有了尊王的書風,一直影響至今。

“王羲之雖然時間長了些,卻終有出頭之日,那些遇不到賢者的書法家,豈不是老死於斗室草野,淹沒于喧海了?”王根權嘆息。

文學評論家、西北大學教授陳鴻儒説,中國古代的文論、書論中的學術語言,多是類比的辦法。像《文心雕龍》,描述一個事物時,不是直白、具體地説出來,而是照葫蘆畫瓢,説像個啥,讀後得不到很直觀的印象,需要讀者去琢磨。你説那不是標準吧,他談了一大堆,你説是標準吧,不好運用,操作性不強、不直接。

移植作文打分法

王根權在陜西省考試管理中心工作了20年。陜西省自學考試委員會辦公室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制定出了一個作文評分標準,分為:立意構思、佈局謀篇、遣詞造句、卷面書寫等四個基本項目,再將每一個項目具體規定出不同的給分範圍。這樣一來,作文的評分有了具體的、明確的評分標準,有效地抑制了評卷老師的主觀傾向和隨意性。這一科研成果被全國自學考試委員會評為二等獎,先是在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中推廣應用,後來又被全國高考採用至今。

王根權認為,要根除書壇“怪圈”,書壇品評必須有一把刻度分明的“金剛尺”。書法作品的品評與作文評分很相似,如果也能採用這一方法,相信濫評、亂評、妄評、錯評現象就不復再現。於是,他將書法作品的評分標準分為點畫基本功、結字造型、佈局謀篇、表情達意四個方面,分別按照0至30、0至25、0至30、0至 15分評分,每個方面又分為三至六個層次,每個層次的打分區間限定在5分之內。

王根權告訴記者,這樣,就把評委打分的範圍,縮小在0到5分之間,不像過去浮動範圍在0到100分之間。

相同藝術水準的書法作品,由於作者知名度不同,其在市場上的賣價必然不同。如果用王根權提出的評分標準,顯然在市場上無法應用。

王根權告訴記者,他的這一標準,只是衡量作品的藝術水準。一個作品的價值,是由藝術價值、史料價值、聲譽價值等三部分組成,一位有重要地位的名人和普通高中生寫的書法作品,其史料、聲譽價值顯然不同。他的這個標準主要是想幫助人們區別開書法作品的藝術價值高低,杜絕以次充好,同時讓人們清楚,名人書法作品能賣高價,不等於其藝術價值就高。


“怪圈”根源究竟在何處

出現王根權所説“怪圈”的根源,是否是因為缺少“金剛尺”?

西安市書法家協會主席杜中信認為,“泡沫市場”的主要原因是受商品經濟影響,書法多元化。如今搞書法的,有的是為了研究,有的是做娛樂、消遣,有的是養生,有的是靠它生活。靠字生活的,就像廠家一樣,他肯定要説自己的産品好。

“這是市場不成熟的表現。購買者大部分都不太懂書法,不是按照書法藝術水準在買作品,而是買名,看誰的名氣大。”陜西省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薛鑄告訴記者,有人名片就打上著名書法家,實際上他在陜西從事書法管理工作三四十年,他都不知道這個人。有些人就是為了多掙點錢,所以不實事求是地評價自己。

西安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董建平認為,“泡沫市場”、“以‘職’定價”等現象的出現,主要是真正懂書法的人少,加之許多人的官本位思想嚴重,買、送書法作品時,過多是看職務,不是看藝術水準,也分不清書法行道中有專業書法家,還有職業搞書法工作的官員,後者通俗説就是為書法家服務的公僕。

董建平提醒,關於“以醜為美”的問題,要注意區分兩種情況。一種情況,真正好的書法家,寫一些華麗過後一種回歸平淡的“醜”字,主要是以稚拙來取勝,實際上有些字很好。當然不能把此當做書法的標準。另一種情況是有的人連基本功都沒有,他看醜怪容易奪人眼球,直接就去學。仔細看,他字裏行間的線條、質感、造型基礎都很差。這是不可取的。

“怪圈”能否被打分 “格式化”

王根權想用打分的辦法,像消除隨身碟中病毒常用的辦法一樣,“格式化”書壇“怪圈”。但能否奏效?

陳鴻儒覺得,最起碼參照這個標準,可以杜絕關係作品、賄賂作品和沒有水準的作品獲獎、參展。   

“按‘職’論價,以庸俗的社會關係學取代藝術的審美標準,不光是對書畫本身有損害,對國民的素質、審美趣味和取向都有不良影響。”西安美術學院教授、陜西省書法協會副主席茹桂像大多數書法界人士一樣對書壇這些現象深惡痛絕。但他認為,靠打分解決不了這些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還是要弘揚正氣,提倡健康、新穎的書風。

董建平認為,書壇不良現象,是當前社會上一些功利思想在書壇的反映。只要社會上這種思想沒有根除,就不可能徹底解決。目前需要解決的是提高人們的藝術欣賞能力。如果大家欣賞水準都很高,像書畫圈裏專業人士一樣,誰就是當主席了,如果作品藝術水準不高,照樣沒有市場。

薛鑄説,別看有些人通過社會關係學眼下書法作品價格賣得高,但真正能夠傳世的作品, 是安心搞藝術研究的人的作品。

能給書法打分嗎

薛鑄認為,打分的辦法是可以的,關鍵是評委的檔次問題,水準高了,打分的準確程度就高一些;評委水準低了,準確程度就低一些。就像讀詩,他自己還不太懂,怎麼評。

“王根權提出的中國書法品評標準的有關見解和學説,對普通老百姓欣賞、評論書法作品有很大的借鑒幫助和參考價值,對於一般參展、參賽作品來講,也是絕對客觀適用的。”著名文藝評論家、西北大學教授劉建勳同時指出,對於一些大家、大師級的作品就不一定適用了,應另當別論。

杜中信説,從技法上可以對書法作品打些分,用筆到位不到位,筆下有沒有力度,但是整體的精神,很難量化。像評歌唱演員一樣,它是一個綜合性的東西,只能是大致的,在哪個階段,屬於高層次的,或者是低層次的。各有各的特點,各有各的風格,沒有辦法絕對地去評。這和打乒乓球不一樣。

董建平説,對學生書法課評判、打分還可以,但對於真正的書法作品行不通,書法中的藝術含量,你拿什麼來評價。如果按這種思路去推理,把世界上著名的畫家梵谷、畢加索、達芬奇等等拿來評,誰比誰高多少分?

是對潛規則衝擊太大還是書法家成熟了

雖然有人稱王根權的“中國書法評判標準”是投向中國書壇的一枚“重磅炸彈”,然而王根權承認,他的書法評判標準雖然在社會上有一定影響,但還沒有“炸開 ”,因為對潛規則衝擊太大,要炸開,還得一段時間。過去誰找評委,誰就得獎,如果推行了書法評判標準,大家就要用此來評論評委。許多人覺得原來的橡皮筋尺子好使,對自己有利,不想丟掉。但社會總要向公正、公平方向發展,早晚這一思路會為人們接受。

董建平説,書法界在這個問題上觀點基本一致,認為行不通,而且大家處理的非常好,很平淡,沒有不冷靜的語言。這説明書法家的心態相對成熟了,認為這也是人家做的一個工作。

一名堅挺打分教授的聲音

在書壇,持不同意見的人很多,但有一個人卻一直支援王根權,他也是對王根權“中國書法評判標準”了解最清楚的人。他就是西北大學教授陳鴻儒。

在王根權的這一標準未正式面世前,陳鴻儒就仔細研究過,並提出自己的意見。他告訴記者,對這個問題,書法界好多人採取繞著走的辦法,王根權有吃螃蟹的精神。你不敢説他把這個問題解決了,但有時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這麼大個問題,要靠一個人解決也不現實。如果好解決,中國這麼多的能人,不可能這麼長時間還在這放著。王根權把這層窗戶紙捅破,讓大家來關注,共同來解決,這就夠了。這起碼是一家之言,把問題往前推著走,這就是一種學術上的進步,至於這個構想能否被大家認同,是另一碼事情。如果過高地説它解決了什麼問題,那就不客觀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