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一怒而安天下民——讀傅雷書法

一怒而安天下民——讀傅雷書法

時間: 2010-02-24 08:29:37 | 來源: 解放日報
書法 >

傅雷手稿

今年是著名翻譯家傅雷先生誕辰百年,傅雷畫冊中刊登了不少傅雷的手稿和照片。就是在那本書裏,留下了傅雷先生的書法手跡。

在他決定離去的前夜,他以特有的行楷書,寫下了一封800余字的“絕筆書”。他在遺書中先簡單表明瞭自己的態度,然後有十三件事委託處理,一筆一畫,事無巨細,為他人而想,為自己的尊嚴,不帶走一絲塵埃。

傅雷先生的書法,能楷能行,且均以小楷面世。我見過他的墨跡,幾乎全是手稿和書信。其楷書規範自然,取法《洛神賦》,但落墨豐腴,捺腳厚重,大有唐人寫經之趣味。他的行書尺牘體脫胎“二王”,寫得瀟灑雅致,流暢老練。據楊絳回憶説,傅雷和錢書一起談書論道時,兩人都有對書法的喜好,錢書忽發興致用草書抄筆記,傅雷則臨摹十七帖而遣興。雖説在書法上,傅雷先生沒寫過什麼專論文章,但他對西洋美術史以及中國傳統繪畫的研究,卻有很深的造詣。在法國他所學的就是西洋美術史,後來回國在劉海粟創辦的上海美術專科學校中,任校辦公室主任兼教美術史及法文。此間他編寫了《世界美術名作二十講》講義並翻譯了《羅丹藝術論》等,對於繪畫藝術和理論,傅雷常常有自己的理解。

傅雷對黃賓虹的藝術成就相當服膺,不遺餘力地為之四處奔走推介、籌辦畫展等等。1943年11月,黃賓虹生平第一次個人書畫展在上海西藏路寧波旅滬同鄉會開幕,這就是傅雷等幾位策劃努力的成果。為此,黃賓虹非常感動,將他引為平生一大知己,並與之經常一起觀賞其所收藏的歷代名家名作,探討畫理,交流心得。在賞評黃賓虹作品的文章中,傅雷有許多藝術見解,儘管是談論繪畫藝術的,但書畫同源,其觀點對於書法藝術來説也同樣適用。

傅雷先生的書法,初看平淡無奇,然慢慢咀嚼,反覆品讀,則能體會到他一以貫之的堅韌與剛毅。傅雷先生一百多封家書,基本都以毛筆書寫,有的甚至是數千字的蠅頭工楷,一路寫來形神不散。他不但以毛筆寫中文,也可寫英文法文,據説他有一封毛筆英文信寫了一丈之長,輕重徐疾,線條粗細變幻,寫得煞是流暢而瀟灑,雖為洋文,而同樣具有書法之美。

1961年初,為了提高兒子傅聰的藝術修養,他還從自己所譯的《藝術哲學》一書中,挑出一編《希臘的雕塑》,共六萬餘字,花了一個月的時間用毛筆抄錄並加注,寄往倫敦。傅雷就是這樣的認真與執著,不僅是對工作,對藝術、對朋友乃至對人生,他都是如此。

我讀過很多名人寫傅雷的回憶文章,他們都是傅雷的好朋友,如樓適夷、柯靈、施蟄存、楊絳等,但他們幾乎都説到了傅雷的認真與執著,並覺得其有時認真得“過頭”,有時甚至是偏執了。柯靈説:“他身材頎長,神情又很嚴肅,給人的印象仿佛是一隻昂首天外的仙鶴,從不低頭看一眼腳下的泥淖。”在傅雷的身上,傳統文人的耿介剛直他是表現得最為強烈的。1958年時,儘管傅雷被錯劃成“右派”,但人民文學出版社還是願繼續印行他翻譯的書,只是需讓他用筆名,可傅雷的回答是“不”。至1959年國慶前,傅雷將摘掉右派帽子,之前有關部門告訴他這個喜訊,讓他有個承認錯誤的表態,傅雷的回答還是“不”。

這前後兩個“不”字,充分顯示了傅雷堅定孤傲、不肯與世俗同流合污的獨立品格。這樣的文人,也許他看似不容易與你親近,但他留在你心目中的,卻是永遠的欽佩與尊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