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從歐陽修《有美堂記》到沙孟海《吳山新樓頌》

從歐陽修《有美堂記》到沙孟海《吳山新樓頌》

時間: 2009-10-31 19:34:19 | 來源: 美術報 秋天
書法 >

吳山自古以來為東南佳勝之地,由吳山眺望西湖、錢塘江,飽覽壯麗山河,是遊覽杭州的一個重要景點。現在遊人遊覽吳山,大多知道登臨城隍閣。城隍閣建於1999年,而在這之前,吳山上飽覽湖山之地一直在北端的“極目閣”。極目閣為兩層小樓,老杭州人都稱其為“太歲廟”。説起“太歲廟”,故事還得從北宋歐陽修説起。

宋仁宗嘉佑初年,梅摯出守杭州,仁宗賜詩,有“地有吳山美,東南第一州”之句。梅摯到杭州後,即在吳山上建堂,名“有美”。歐陽修為之作《有美堂記》,文中有“獨所謂有美堂者,山水登臨之美,人物邑居之繁,一寓目而盡得之。蓋錢塘兼天下之美,而斯堂者又盡得錢塘之美焉”的讚文。蔡襄為之書丹,一時傳為美談。

蔡襄書《有美堂記》碑文早已毀於戰火,今不得見。今人為紀念這段歷史,于“有美堂”前立歐陽修《有美堂記》石碑。

“有美堂”在南宋時已圮,後在有美堂遺址上建至德觀,隸屬太史局。元代至元十二年(1275)又毀,至元二十二年(1285)復建,內塑天帝星曜像,築閣祀之,俗呼廟為“太歲廟”,廟于近世毀去。20世紀50年代時改為茶樓,為兩層倣古樓閣式建築,外有回廊。一層額“茗香樓”。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這裡一直是杭州養鳥愛好者的聚集之地。二層為樓閣,面湖處挑出平臺,為眺望湖山極佳處,故稱“極目閣”。

1972年,為了接待周恩來總理與西哈努克一行,杭州市園林部門曾對此樓進行翻修及裝潢,對內部陳設進行重新佈置,並請書畫名家書寫作品懸挂于二樓“極目閣”廳內。此幅沙孟海《吳山新樓頌》書法巨作即撰寫書成於此階段。落款處“吳山新樓落成作頌”應指新樓翻修之事。極目閣在20世紀80年代一度承包經營,內部裝飾幾度翻修,諸多書畫亦由此而流散民間。而今極目閣已改成瑜珈院。

沙孟海《吳山新樓頌》書法文字如下:

天開圖畫,右江左湖,廣衍阡陌,槎比室廬,

於越舊壤,水聚山倚,佳氣蔥攀,東南主屏,

人民建國,百物照蘇,易俗移風,今昔懸殊,

富強康樂,神州赤縣,日月光華,夢雲糺縵,

樓觀海日,門對江潮,工農男女,登臨逍遙,

吳山大觀,雲物常新,與天同壽,萬古長春。

吳山新樓落成作頌, 沙孟海。

歐陽修于宋仁宗嘉佑四年作《有美堂記》,應為1059年,蔡襄書寫碑文當在同一時期。913年後,書壇大家沙孟海面對新落成的吳山新樓,親自撰寫了上面這篇頌詞。全篇文字正文96字,四字一組,對仗工整,朗朗上口。頌詞寫盡吳山雄偉氣勢,道盡吳山佳勝之地。而所作巨幅書法,通篇107字,高1.62米,寬2.16米。從現有資料看,《吳山新樓頌》是沙孟海存世的少有巨制之一,真氣瀰漫,淘淘大觀,是其70歲時的鼎盛之作。(現藏于浙江博物館的沙孟海《水調歌頭》巨幅書法,創作于1965年,高1.47米,寬3.67米; 1978年為岳廟寫的《滿江紅》巨幅書法,高1.5米,寬2.7米;現藏于沙孟海書學院的《龍》巨幅書法創作于1988年,高 1.5米,寬1.5米。)。

往事越千年,從歐陽修《有美堂記》,蔡襄《有美堂記》碑文,到沙孟海《吳山新樓頌》,歷史更疊,古今兩代,三位大家圍繞著一座山,聚集在一座樓,用文學、書法共同承續起難以割捨的文脈。

(杭州市園林文物局吳山景區管理處吳山研究專家陸均先生對本文亦有貢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