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梅蘭芳先生的詩文與書法

梅蘭芳先生的詩文與書法

時間: 2009-10-26 10:46:50 | 來源: 中國證券報
書法 >

梅蘭芳手札31cmX26.5cm

文/若水

梅蘭芳(1894—1961),名瀾,又名鶴鳴,字畹華、浣華,別署綴玉軒主人,藝名蘭芳。他以一幕《霸王別姬》而與尚小雲、程硯秋、荀慧生四人並稱為“四大名旦”,享譽中外。他們的表演各有特色,為弘揚國粹藝術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他們都在藝術上有極高的造詣,而且藝德高尚,在中國京劇藝術界地位顯赫,而梅蘭芳堪稱“四大名旦”之首。

梅蘭芳出身京劇世家,10歲開始登臺演唱,隨後進入葉春善、牛子厚開辦的“喜連成”搭班演出。17歲後開始師從茹萊卿、陳德霖、王瑤卿等名師。1913年梅蘭芳在上海演出《武家坡》、《玉堂春》、《女起解》等轟動上海灘。而後梅蘭芳又演出了《孽海波瀾》、《霸王別姬》、《黛玉葬花》等新劇,從而形成了自己的流派——“梅派”,也奠定了他在京劇界“四大名旦”之首的地位。

1914年,梅蘭芳率團赴日本演出,從而成為民國後第一位將中國京劇帶出國門的藝術家,而後他又兩赴日本演出,成為中日兩國的文化使者。此外,梅蘭芳還曾赴香港、美國和蘇聯演出,並遊歷歐洲,尤其是1929年的赴美演出,當時的美國總統胡佛親自迎接,洛杉磯市波摩拿學院、南加利福尼亞大學還授予梅蘭芳博士學位。《時代週刊》評價説:梅蘭芳用自己的聲音與優雅的藝術形象,首次將京劇推廣到歐洲、美國,並使其成為一門重大的得到西方確認與迷戀的中國國粹。梅蘭芳是上個世紀成功地向世界推銷中國的兩位大使之一,另一位是宋美齡。

抗日戰爭爆發後,梅蘭芳遷居上海、香港,蓄鬚明志,不為日偽演出,表現了寧可餓死也不失節操的凜然氣節。其間,他閉門謝客,專心研詩、臨帖、學畫,甚至決定以賣字畫為生。陋室藏有兩件梅蘭芳先生的書法詩作,其中一件便是1939年在上海時所作的五首詞札。詞曰:

中年易過,

檢點從來真少可。

無盡無休,

來者堪追底用憂。

平生志業,

不負當前風與月。

莫問兒曹,

足與吾流未易遭。

濁醪清醴,

風味平生應視此。

不惠不夷,

人物前頭食蛤蜊。

翰林風月,

各有韆鞦何用説。

能者得之,

一笑相看盡我師。

巴山夜雨,

做盡愁聲仍解止。

葉底殘紅,

明日晴來未要風。

瀘州白酒,

半盞茶香時在手。

爭比茶香,

鄉味杭州不可怠。

磐行山逕,

隔嶺人家看卻近。

一樣江天,

不似江南好放船。

三年問俗,

堪笑平生思入蜀。

萬里橋東,

難得情懷勝放翁。

減字木蘭花共寄菴淡感而賦,此即以奉呈。

日射油窗霧乍開。

黛螺山色壓闌來。

闌前萬一見江梅。

攬鏡年華思錦瑟。

巡檐歡意讬金盃。

他鄉休負好樓臺。

調倚浣溪沙 用易安詞韻。

己卯嘉平月 梅蘭芳書于申江

梅蘭芳先生的這五首詞,前四首是《減字木蘭花》,後一首是《浣溪沙》,以蠅頭小楷寫在特製的烏絲欄格宣紙上,字體工整、嫺熟,詩文、書法皆精,可見一代國劇大師的文學藝術修養。

梅蘭芳先生的書法以楷書見長,小楷尤精,其書韻源自《樂毅論》、《黃庭經》、《十三行》等“二王”碑帖,並有唐人書經筆意。梅蘭芳的書法像他的京劇經典劇目一樣,根底紮實,清麗娟秀,風格高古,加之梅蘭芳的藝名遠揚,因此,梅先生的書法作品也是當代名人雅士爭相珍藏的尚品。梅蘭芳先生也常以書法作品贈與友人雅賞,陋室收藏的另一幅梅蘭芳先生贈給京劇表演藝術家馬連良先生(1901—1966)的楷書北宋詞壇怪傑賀鑄的《陽羨歌·山秀芙蓉》條幅,亦是梅先生的一件書法傑作。這幅楷書寫在黃絹上,其釋文如下:

馬連良先生雅正

山秀芙蓉,溪明罨畫。真遊洞穴滄波下。臨風慨想斬蛟靈,長橋千載猶橫跨。

解組投簪,求田問舍。黃雞白酒漁樵社。元龍非復少時豪,耳根清靜功名話。

畹華梅蘭芳書

解放後,梅蘭芳先生當選為全國政協常委、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戲劇研究院院長、中國京劇院院長,周恩來總理還任命他為中國戲曲學院院長,梅蘭芳先生還于1959年3月16日加入了中國共産黨,昔日沒有社會地位的“藝人”,成了國家中央機構的領導人。1950年後,梅蘭芳先生以發表《舞颱風話四十年》為標誌開始著書立説;其後,又有《梅蘭芳文集》、《梅蘭芳舞臺藝術》出版,印證了被中國戲劇理論家黃佐臨先生確立的“梅氏戲劇體系”的存在。這一體系與斯坦尼斯拉伕斯基的“斯氏戲劇理論體系”、布萊希特的“布氏戲劇理論體系”並成為“三大戲劇理論體系”。

1961年8月8日,“國劇美神”梅蘭芳先生在北京病逝,他不僅給後人留下了“梅派”京劇藝術,而且還留下了100多首精美的詩詞和許多不朽的書畫佳作。

梅蘭芳手札109cmX39c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