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方李莉:美麗中國的建構與期許——觀2023年美麗中國紀事有感

方李莉:美麗中國的建構與期許——觀2023年美麗中國紀事有感

時間: 2023-03-31 11:30:01 | 來源: 藝術中國

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會長方李莉教授主題演講

很榮幸應邀參加這次論壇的討論,為此,幾天前我仔細的觀看了這個展覽。下面我談談自己的幾點感受,當然,這不僅僅是我對本次展覽的感受,也是我對當下中國發展的感受,包括對中國未來教育的感受,也包括我們面對的鄉村下一站田野的感受。

一、詮釋了美麗中國的內涵與外延

“美麗中國紀事”的展覽,首先詮釋了美麗中國的內容。其中包括:環境之美、生活之美、心靈之美的總和三個內容。

在這三個美之中,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心靈之美。因為這個世界是由人心所造,所謂是“萬物皆有心”。宋代張載曾説“為天地立心”,其實天地本無心,天地的心就是人心,是由人心所投射的。也就是説,我們今天所談到的環境之美、生活之美其實都是由人心所造就的。

那麼什麼是美呢?這是很值得研究的話題。我是學人類學的,不是美學專家,所以只能從人類學角度來認識。這種認識就是:審美也是一種價值選擇。談到什麼是美,它是有價值標準的,是通過不同的價值標準和不同的認知來確定的。就以環境之美為例,包括自然環境和人工環境,人工環境是人造的環境,是人根據自己的需要而建造的環境。它不僅僅是美,還包括用,美和用之間的關係是什麼?人工環境和自然環境之間的關係是什麼?這是非常值得我們深思的。我覺得,如果兩者能和諧相處,能相得益彰,那就是美的最高境界,這也就是中國人講的“和”,即“和諧相生”的“和”。因此,生活之美是人和自然的環境,人和人工的環境,人和人之間的關係能協調一致,能夠讓人在其中安居樂業,能夠讓人在其中展示心靈的美德,展示道德的情操。

環境之美,生活之美,心靈之美

我認為,這也許是美麗中國的體現,由此我們可以説,美麗中國是由中國人心靈投射在祖國大地上而形成的。這是由我們的思想、我們的意識、我們的意志所構成的一種美。

為了表達這種美麗,此次展覽收集了大量的中國人為保護生態環境,為推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所做的許多成果。並用照片、實物、文字將它們一個一個的呈現出來,這就是所謂的“紀事”。在長期地學術研究中,我最關切的是環境的保護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因而,我認為,無論哪種社會,可持續是一個制度優越與否的最關鍵的關鍵。

通過這次展覽,我看到了中國人在這方面所做出的貢獻。其給我帶來的震撼就是,展覽將不同領域的中國人在環境保護和建構生活之美的許多案例展示了出來。我們看到有無人駕駛的清潔船,有海南城市濕地公園的恢復,有對廢舊衣服變廢為寶的處理等。我印象非常深刻的就是將咖啡等廢渣當材料重新利用所做成的各種器用。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痛感世界的不可持續就是由於垃圾太多。按物理學熱學的第二定律,垃圾的增長就是熵值的增高,熵值變高會使整個系統死寂,如果我們要讓地球能可持續發展,就必須降低商值,追求一種低熵生活。

這樣的追求決定了我們對於美的選擇,什麼樣的材料是美的?什麼樣地美不美呢?事實上是由我們人心所決定的,如果我們認同:凡是自然的、環保的,符合可持續的要求的材料和設計是美的,讓其成為審美的標準,人類社會就會向可持續發展進了一步。因此,美不再僅僅是我們在美術學裏所認識的是一種外在形式的美,感官刺激的美,這種認識還只是表淺層次的,美還有更深刻的內涵。

展覽現場,將廢棄的咖啡渣再利用與再設計,重新製造出新的産品

另外,設計也要為人服務,符合環境以及不同地域的風俗傳統的設計,也是一種美的設計,如在展覽中我看到有個廁所的設計,也是為百姓所思所想,體現了以上設計之美的原則。另外,設計還需要有未來性的思考。大概30年前,我看過阿爾文·托夫勒寫的《第三次浪潮》那本書,書中説,未來的由於擁有了人工智慧,人有可能會重新重視手工勞動,未來的人可能會以自己動手組闔家具,製作手工藝品作為一種樂趣,也作為一種創造力的激發。在這次展覽上,有一把椅子給了我們這樣的一種啟示。它是由很多小木片拼接的,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來任意拼接不同的形狀,這種自己動手的設計,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新的思考,讓我們的生活不僅有美感,而且還有發揮自己創造力和想像力的空間。在展覽中,還有利用自然的環境製造的書屋,以環保材料設計的豬圈,都是既漂亮又利用了環境的設計作品。

通常,對環境破壞最大的就是不可回收的人工製品,比如塑膠袋、過度包裝的各種材料,以及不可回收的建築垃圾,包括水泥、鋼筋、玻璃等。但許多傳統地材料都是來自大自然,都是可以回收並進入大自然的再迴圈系統的。包括建築材料,如浙江鄉村的土坯房,陜西已山而建的窯洞等,都是土制的,一旦壞了是可以重新回到土地不會破壞我們環境的。在這次展覽上,我們看到了利用生土做的建築,我覺得這個研究非常有趣,他們不僅研究了材料,還研究了材料的美感,這是一種與玻璃、水泥具有不同的美感的材料。這樣的材料地開發佈景可以構成一種生活的美感,還可以構成與自然和諧的環境的美感。

另外,我還看到一個藏族遊牧人的合作社,這個合作社生産了許多由牛羊毛編織成的各種各樣的用品,既時尚又有美感,關鍵是改善了當地牧民生活的經濟狀態,同時又創造了他們自己的新的生活。在展覽中,我看到系列的吹泡蒙古包,可以折疊,也可以擴充,便於牧民們遷徙。在這裡提出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傳統的生活是否可以改變?一些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和傳承研究的學者,認為傳統需要的原汁原味不能改變,但在我看來只要符合自然的規律,符合環境保護的原則,符合我們的審美習慣,符合我們的傳統的一些理念,很多東西也是可以再創造,再創新的,所以創新跟傳承未必就是就是矛盾的。

在展覽中還包括了許多數字化服務管理和平臺的案例,這也給了我許多的思考,網際網路不僅給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便利,還增進我們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何謂心靈之美?我認為,人與人的和諧相處是最重要和最美的。數字化服務管理平臺讓我看到,今後的人類不再是一個僅僅生活在實體空間中的生物,還是一個棲息在虛擬空間的生物。

其實人類為什麼跟其他生物不一樣,就是因為人類從來都是雙棲息地的生物。其有作為生物的棲息地,也有作為靈魂的棲息地。這個靈魂的棲息地就是虛擬空間,在沒有網際網路以前人類靈魂的棲息地在什麼地方?是在文學裏面,在文字裏面,在舞臺上,在各種表演的劇場裏。但那時的空間,不僅扁平,但大多數人只是被動的觀看者,體驗者。但今天我們有了網際網路,我們每個人不再是被動地觀看者,也成為了主動的表達者,你的生活都可以在你面前不停地展現,而且你過去的,你在今天,也可以不停地看到,並得到反覆的播放。我覺得這也是人類社會所面臨的一個巨大的變化。它正在改變社會的結構和建構新的人際的關係。這次展覽將這些不同的資料收集在一起,並列在一起,讓我們看到了中國的變化。

展覽將收集來的幾百份資料以檔案的形式呈現,再加上文字、圖片、影像生動地向觀者們詮釋了什麼是美麗的中國

中國美術學院所創建的美麗中國學院所舉辦的這個展覽,用自己收集來的幾百份資料以檔案的形式,再加上文字、圖片、影像生動地向觀者們詮釋了什麼是美麗的中國。這樣的表現手段這也是在今天的網際網路時代才能做到的,因為不依賴網際網路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之內收集這麼多的案例,而且這麼栩栩如生,並在短時間內把它們展示出來,這在以往是不可能做到的,因此,這次展覽本身也是一個時代的産物,一個時代出現的新生事物。

二、探索了現代大學教育的發展之路

看了這次展覽,其讓我得到的第二個感受就是未來大學教育如何發展的問題,也就是未來我們應該如何教育我們的年輕人,如何激發他們的創造力和想像力的問題。在人類社會進入了智慧化時代以後,社會的創新可能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説,以往的我們每個人只是一個知識的容器的時代已經過去,人類作為個體來講,其不再是知識的容器,而是不斷創新和具有探索精神的生命體。怎麼才能創新?這跟教育息息相關,如果我們的教育跟不上去,我們的國家的富強和未來可能就難跟進。我覺得這一次中國美院做的展覽,讓我們重新思考了大學的教育應該怎麼做?

在展覽的前言中有一句話“有為之學,以中國美術助力美麗中國“。什麼叫“有為之學”?我覺得“有為之學”,就是“學以致用”。其實自古以來中國的文人傳統就是經世致用。因而才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話語。我覺得“美麗中國紀事”這個展覽就充分的體現了這一點。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將這樣的理念傳遞給了學生們,為此,老師帶領學生進入社會實踐現場,記錄並了解中國當下正在發生的事情,而這樣的教育方式就是讓學生走出書齋參與的工作。

雖然中國的傳統提倡“經世致用”,但由於受科舉制度的影響,中國傳統的學者,最大的缺點就是大都是書齋裏的書生。也因為如此,才出現了“四肢不勤、五穀不分、肩不可挑、手不可提”等對傳統書生的描述,而且,其崇尚的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等教條。正是這種不重視社會實踐和實驗性精神的傳統,讓我們在當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中落後了,因此,在重視社會實踐方面我們的傳統是有欠缺的。但這次的展覽給我們的最大啟示就是:讓學生們走出校門進入社會現場,觀察社會收集生活中發生的許多生動的事實,是一條未來教育課探索之路,也就是習主席提出來的: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具體實踐。

另外,通過這次展覽,讓我們看到了跨學科研究地可能性和必然性,主辦方是中國美術學院,其提出“以中國美術助力美麗中國”。但在整個展覽中我們沒有看見一件我們所認知的美術作品,如繪畫作品、雕塑作品等,儘管我們感覺到了其中審美的語境,但絕不是我們通常認知的美術,很顯然這是一次跨學科的展覽。在我看來,我們每個人,不管從事的是什麼專業的人,最終都是為了理解這個世界,改造這個世界,建構自己的生活。為此,不管什麼專業我們的目標都是一致的,只是手段不一致而已。以往因為個人的能力太有限,所以終其一生只能被限制在某個專業領域中做探索。但這個新的高科技發展的時代,給我們提供了無限想像力,也給我們提供了無限可以開拓的空間。

我們看到主辦方所提出的“以中國美術助力美麗中國”,並不是以自己的力量去建構“美麗中國”,而是以審美的眼光到中國的社會實踐中去收集許多現成的案例,並將其匯聚在一起,分類整理,並形成新的解釋系統,這些資料的匯集會成一個真正未來的東西,這種新的收集資料和展示資料的方式,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新的研究和學習方面的啟示。

還有,這次展覽不是以專業為導向,而是堅持了以問題為導向。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問題是時代的聲音,回答並指導問題是理論的根本任務。”這是為我們學者提出了的一個未來做研究的方法論,也就是説,我們今後的研究不再僅僅是專業的研究,而是問題研究,沒有問題的理論,是空頭理論,是不能解決問題的理論。

如何尋找問題?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又指出“堅持胸懷天下。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類發展進步潮流,積極回應各國人民普遍關切,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作出貢獻。”美麗中國紀事這個展覽關切環保問題,關切可持續發展問題,就是在關切人類社會共同面對的問題,也是世界各國所普遍關切的問題。

自2015年國際社會提出了一個“人類世”的概念以來,就出現了一個全球治理的世界性的共同目標。其告訴大家,人類的行為已經在影響地球的氣候變化,地球的環境變化,人類社會要做到可持續發展,就需要通過全世界的人們團結起來,共同解決這個問題。在我看來,全球治理首先要是解決的就是人與自然的關係和人與人的關係的問題,前者解決的是環保問題,生態問題,後者解決的是安家樂業和平發展的問題,本次展覽收集的這些案例都是在不斷的表達和詮釋這樣的主題。通過學生們的參與還將會把這一理念傳遞給下一代,因此,這同時解決地也是一個教育的問題。

最後,就是教育與科研跟隨時代的問題。在這次展覽中,科技與人文的結合也是一個非常突出的主題,有許多新科技應用的案例,還有中小學生在教學中的科技實踐的案例。另外,在展覽中很突出的就是展覽本身也用了網際網路大數據的處理方式。如其採用雲技術收集雲詞語,而形成的此次展覽的系列關鍵詞。也就是説,展覽的關鍵主題和空間不主辦方定的,而是由雲詞語抓取的,如其中的:社區、城市、鄉村、文化等,空間主題都是運用大數據在雲空間裏面抓取的詞語。

方李莉教授論壇演講現場

三、對可持續發展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進行了探索。

最後,我覺得這個展覽的意義可以歸結到:其是對是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探索這樣的主題中。建設“中國式現代化”是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來的重要目標,但如何理解和如何實踐?是需要全中國人民來共同思考的。其中提到的中國是現代化道路就是要進一步探索綠色的可持續化的發展方向,對我觸動最大。

報告提出的“堅持節約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自然和生態環境,堅定不移走生産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實現中華民族的永續發展。”這段話對我的印象最深,中國式現代化道路,追求的不僅是中華民族的永續發展,而是整個人類的永續發展。

我覺得這次展覽就是本著這樣的一些內容去記錄中國人的生活,發現中國人的創造的。主辦方,發動師生通過大量的記錄,收集許多中國人具有創造力的,對生態保護、對方便人們生活,對建構美好環境等方面的案例,讓我們看到了中國人的勤勞和智慧正在改變當代的中國,這是對美麗中國的定義,也是對可持續性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全面探索。

在展覽的最後,主辦方對未來的思考和期望也很巧妙,不是由展覽來對未來的自我設定,而是通過網路收集到了不同人群有關未來的建議和提案,並將它們展示出來,讓我們相信的未來並不是命定的,是可以期許的,是可以創建的,所以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為我們創造未來而去努力。

總之,這次展覽通過收集大量的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産生的中國人的智慧,中國人的創造性,包括中國人對於未來美好生活的建構與期待,與眾多各行各業的不同群體共同瞭望了中國的未來發展之路,同時也共同探索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實踐方式。(本文為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會長方李莉教在“藝術之力——共建中國美麗形象”學術論壇上的發言實錄,經作者本人審校。)

方李莉

方李莉

 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會長,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學研究所名譽所長,東南大學藝術學院首席教授,東南大學藝術人類學與社會學研究所所長,東南大學中華民族視覺形象基地副主任,首席專家。

出版主要學術著作有:《新工藝文化論——人類造物觀念大趨勢》《景德鎮民窯》《傳統與變遷——景德鎮新舊民窯業田野考察》(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藝術人類學》(與李修建合著,三聯書店2013年版)、《中國陶瓷史》(上下,齊魯書社2013年版)、《藝術人類學的本土視野》(中國文聯出版社2014年版)、《“文化自覺”與“非遺”保護》(北京時代華文書局2015年版)等。


方李莉:美麗中國的建構與期許——觀2023年美麗中國紀事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