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生活到藝術的王寧德
文章來源: 搜狐 | 片長: 00:26:22 | 上傳: 2010-04-23

藝術家可以通過作品改變人們的觀念

  主持人:各位搜狐網友大家好,歡迎做客搜狐文化客廳。我們現在是在798程昕東國際當代藝術空間,坐在我旁 邊這位是著名的藝術家王寧德老師,他之前有一個身份也是我剛剛知道的,也是屬於我們同行,是記者,可能還是一個更有傾向性,可能攝影這樣的記者。我想問一 下您,作為記者當接受我這樣的一個採訪,您是不是覺得一點都不陌生呢?

  王寧德:覺得有點身份倒置的感覺,通常以前我是坐在這個位置。

  主持人:每天尤其是我們這種做新聞的全國各地發生著各種各樣的事情,可能現在所謂開放度稍稍程度更高一點, 社會新聞也很多。作為一個成人來講,或者是即使是閱讀很少新聞的人來講,什麼樣的事情能打動你個人,有沒有影響到你創作的呢?

  王寧德:我覺得很少有一件具體的事情能影響我的創作,因為做藝術時間長了以後可能影響你的不是對每一件具體 事情的看法,而是你整個人生會逐漸形成一個態度。你個人會形成一個思考的氣質,這個東西會影響你的創作。當然你也可以説是這些氣質或是態度是你一點點的看 到很多大大小小具體的事情之後形成的。但是對我個人來説,不是一個具體的事情會影響我。

  主持人:一直做新聞會影響,還是自己的主導意識會影響自己的那種創作或各個方面。從做記者跨到做藝術家這樣 一個中間過程,您應該是考慮了很久吧?因為所謂的跨行業需要付出很大的犧牲。

  王寧德:我做記者的時候經常跟別人介紹我是一個藝術家,當時我有一張名片上面是沒有報社的logo的。儘管 一開始甚至沒有作品的時候,我也覺得自己是一個藝術家,我覺得那個時候我真的把報紙,或者我經營的欄目當做一個我表達我自己看法的一個手段。因為那個時候 我就覺得我可能真的就不需要其他的手段去表達我自己。

  主持人:可能在各個環節,各個職業當中的人都會問記者能做的是提供一種宣傳或者是一種思想的導向,他有他的 職業要求,以及他被大眾帶來的一個服務。我們在説到藝術,我想很多人都在問,包括到現在也有人在問藝術到底能為社會做什麼?或者藝術家到底能為大眾能提供 什麼樣的東西?

  王寧德:首先説導向這個詞,我不太認同這個詞。我覺得記者導向不了什麼東西,如果説導向這個詞其實是某些人 的一廂情願,説是這個東西會讓大家怎麼樣思考一個問題。但事實上我覺得任何一個成熟的讀者來説,他的思想走向何方,他如何看待一件事情不是由別人引導、去 導向的。

  主持人:我覺得在這個問題在中國很成功的,從宣傳教育開始。

  王寧德:我覺得也是很失敗的。因為你導向得越厲害,當最後人們恍然大悟的時候,他的這種決絕的態度會越來越 明顯,會越肯定會走向另外一個極端,會走向另外一個方面。説到當代藝術怎麼樣影響人,或者説藝術家的作用,我知道很多藝術家或很多人説藝術沒有什麼作用, 我覺得它的作用也是不大的,但是我個人認為同作一個普通人,作一個記者,和作一個藝術家的代價我覺得其實可以有一個比喻。一個普通人如果去幫助一個人的 話,可能直接捐十塊錢,一千塊,一萬塊不等的,給別人一碗水這樣的一個概念。如果説作記者的話,因為有了這個載體,有了這個平臺他影響的相對大一點,一場 雨範圍可能更大一些,因為你改變了這樣一個小的地方的生態。但是我們都知道這兩者,這是我做藝術家的一個妄想,這兩者事實上不能從最終根本上所解決你所面 臨這些問題。做藝術家可以通過自己的作品,通過你主觀的想法,慢慢的去改變人們的觀念,我覺得這個叫做改變一個地方的氣候,氣候改變了,我們知道全球如果 雖然是全球變暖是一個扯淡的事情,但是如果氣候好的話,可能它影響的人會更多。我作為藝術家我決定離開那地做藝術家,其實有帶著一個比較理想主義和比較烏 托邦的狀態來到這當中的。

  主持人:我覺得您已經回答了我的問題,但是如果做記者或者做藝術家,從兩個職業當中説哪一個更能影響人?或 是帶來更大的影響面?你覺得會是哪個?

  王寧德:其實最終都回到那個問題,最終我發現沒有那麼大的能力,無論作為記者,還是作為藝術家沒有那麼大能 力去導向別人,去幫助別人。所以現在回到的狀態從自己開始,把自己的問題整理清楚,我覺得因為我個人也是這個社會的一個份子,如果每個個體是無害的話,整 個社會就會相對的好起來。

每個人記憶是有選擇的

  主持人:我們談到您的作品,我幾年前在前面的畫廊看過您最早的一期照片的作品。當然作為一個普通觀眾,我感 覺有一種可能是歷史,或者是早年一些生活的經歷一直在影響著你對事物的一個看法,但是我覺得他可能會是一種幻想式的,或者不確定的概念在裏面,一直在纏繞 或者糾結著你,不知道有沒有?

  王寧德:其實之前看到那些作品談的很多問題是有關記憶的問題,在一開始的時候,可能人有追本窮源這樣一種本 能,經常會被這些東西所吸引。但是到你進入這個問題之後,我個人對這些相對不是那麼具體的一些問題興趣很大了,比如説是記憶,比如説是時間這樣的問題。面 對記憶,人其實有兩種選擇,一個是你去再現記憶,再一個去談論記憶本人。而我個人做的其實是談論記憶本身這樣一個意義所在,你想再現記憶的時候,有點像明 明看到它,但是你抓它的時候,它改變了,每一天都在改變,再現記憶其實是一件非常不靠譜的事情。剩下的事情把記憶本身這個問題擰出來,讓大家看記憶這個詞 本身,通過這樣的一個事情,每個人去想自己有關記憶的問題,這個時候是我特別感興趣的一個東西。

  主持人:如果提到記憶是您作品當中很重要的元素的話,您個人是不是也會經常對一些往事的東西很留念?有沒有 對一些過往使用過的東西有沒有收藏,所謂的叫做興趣也好,癖好也好,都有沒有?

  王寧德:我因為以前在廣州最開始的時候比較動蕩,經常搬家,後來有一次搬家的時候把我的一些學生時代的信很 多東西就丟掉了,就找不到了,然後從那之後我就變得沒有那麼強的收藏的慾望。因為丟掉之後,我當時是很難過了一段,因為好像那些東西跟著我搬來搬去,雖然 我也沒打開看過,但是它變成一個我必須攜帶的行李,但是這件行李丟了之後我後來發現也不太需要它,因為你該留存下來的東西終究會留下來,該沒有的東西可能 最終還是會沒有。

  主持人:對一個事物或者對一個人,或者對某一件東西的留戀等等也好,它希望留住一個現實的物品,或者是一個 虛有的一句話也好,你不想留住某些東西嗎?因為記憶跟這些肯定有關係的。

  王寧德:在研究記憶的課題裏面叫做主動的選擇性的記憶,事實上人都是在這樣一個選擇性的記憶,一方面人在意 識到這個問題的時候,人是去創造記憶,比如説趕到同一個地方去拍一張照片,是為了創造一個記憶,這張照片拿出來以後變成當時的一個證據。但是事實上你有了 很多這樣的照片之後,你記憶的不是當時去到這個旅遊點的一個心情,而是你看到照片之後想起來的一些事情,不斷的累加之後,這個照片是在改變的。所以有時候 這個證據變得很本來這件事情沒有關係,你回憶起黃山,比如説盧浮宮,你回憶這件事情想起來不是盧浮宮,你想起的是這張照片,事實上拍這張照片的時候都沒有 時間仔細看一下後面的雲彩和後的光線,你都沒有看到,你只是後來通過這個證據不斷的把自己的記憶歸為這樣一張照片式的場景,我不知道我説清楚沒有。

  主持人:因為你剛才説的黃山和盧浮宮都是我去年去過比較重要的地方。所以我也在回憶自己這種狀態,其實有的 時候有些事情很難去界定的,可能當時是無意識的,有的時候它可以變成一個所謂的證據或者一個什麼樣的資料來呈現的。

  王寧德:對,因為記憶這個東西每個人都是不同的,比如很多同學聚會的時候,説當時的事情很多人是一片茫然, 這件事情確確實實發生過,而且這麼多年就靠這件事情活著,這件事情他印象最深,但是你完全沒有印象,每個人記憶是有選擇的。

擁有今天就叫幸福

  主持人:我們之前做過訪談聊過一個問題,人的所謂情結和他的幸福感和記憶相關的話題,您覺得以往的事情,包 括目前的狀態,您覺得您現在怎麼來定義幸福感這個概念?您覺得幸福指數有多高?或者什麼叫幸福?

  王寧德:擁有今天就叫幸福。

  主持人:僅此而已嗎?

  王寧德:我覺得僅此而已。事實上很多東西都是一種累贅,我覺得擁有什麼不一定能讓你幸福,你今天呼吸然後思 考,然後去能看到能聽到能聞到這就是一種幸福。

  主持人:對於藝術家來説,作品做個展的呈現是一個階段的總結和成就這種幸福感在你心目當中它會很激烈嗎?還 是你晚宴之後回到家躺在床上回味起來更幸福。

  王寧德:我跟幾個朋友討論過這個問題,大家都是藝術家,在展覽前一天這個人是最幸福的,最高興的,或者比較 舒服的時候,因為當展覽一開幕的時候,其實這個事情已經走向結束了,走向結尾了。所以在準備這個事情,然後即將把它做出來的時候,那個時候我覺得人是比較 開心的,比較滿足的。但是展覽一開幕其實往往因為知道這個事情的發展會是怎麼樣子,所以反而會比較平靜。

  主持人:有沒有什麼除了作品創作之外其他的愛好呢?生活裏面是什麼樣的?比如每天在工作室,跟模特,跟工人 做裝飾的時候,完了之後你的生活是什麼樣的?

  王寧德:我家裏是沒有任何藝術品的,這個工作我做了很多年,要在生活當中去藝術化。而且包括很多事情是這樣 的,要遠離這個東西。

  主持人:你一直很刻意去生活當中藝術化。

  王寧德:對,很刻意,非常刻意地去做,因為太難了,這個事情如果你不刻意的話是非常難的。藝術家有的時候有 交流,有交換作品等等,或者有的時候會喜歡一個東西,會想買來它挂在家裏或是怎麼樣,對我來説必須刻意做這件事當然現在養成習慣不去做這件事情,我們家裏 墻是空的,起碼沒有藝術品。

  我喜歡動手,我喜歡做手工,這是我小時候父親,他是教師,他平常做木工做得很好,我經常給他打下手,做助手,學會了很多使用木工的這些工具,斧 子、鋸子基本都會用,這些習慣養成下來了,我特別喜歡自己去做東西。

父親對我的影響很大

  主持人:自己動手是跟從小的父親影響有一點關係。上次那次展覽開幕的時候我也問過您父親對你的影響好像很 大,然後你説難道你的父親對你影響不大嗎?可能我沒有那麼強烈的意識,我覺得您有沒有哪件作品是為父親所做,或者跟這個相關的。

  王寧德:我正在中國展覽那件作品是我父親一張照片,曬在一張報紙上留下的一個痕跡,而且這張作品會隨著展覽 時間的延續會慢慢消失掉,就是這樣一個照片。説到父親對自己的影響,我覺得有的東西是你看得出來的,比如説做手工,這是純粹變成我現在的一種放鬆自己的一 個方式。因為動手的時候,人腦子是相對比較舒服,休息的一個狀態,平常你可能會想很多問題。但是有的影響我覺得是你無法用一個事情具體的一個生活習慣或是 什麼來看得出來,來呈現的。但是最終我是經常會有這樣的感受,經常會在一個不自覺對問題的處理,或是看法上會覺得這就是我當年最最不想成為的那個成年人的 樣子。我父親當時的態度,其實這種影響真的是根深蒂固的,你想改變都改變不了。哪怕有的時候想採取一種相反的方式去處理問題,事實上像你剛才所説的這個問 題是刻意的,這個刻意還是來自於他的影響力太深了。

  主持人:我感覺稍微有一點沉重的話題,每個人都有父母,當提到父親對現在你的心情,包括教育你的下一代,或 者在家庭責任當中,也會有很大的那種影響嗎?

  王寧德:我還沒有下一代,不好意思,我是單身。

  主持人:就著單身的話題來聊,我們很多藝術家都是單身,尤其男性居多。我覺得單身的概念現在可能更多在年輕 人當中變成一種流行的方式,但是在某一個比如説60後的階段,更多的是一種自我的選擇的這種生活方式,您怎麼看待?

  王寧德:我是70後的,可能我不小心流行了吧,不小心“被流行”了,但是這真的不是一個刻意的事情,它就是 沒有走到那裏,所以就是這個樣子。我沒有考慮過這個想怎麼樣的生活,就是這樣子生活到這兒,然後沒結婚那就沒結婚就是這樣子。

  主持人:這個回答太含糊了,您對家庭的概念是什麼?

  王寧德:我對家庭的概念就是我的母親和我的家裏人這樣一個概念,沒有別的,因為我父親去世了,我現在想起家 庭就是我母親我要經常打電話,春節的時候陪陪她,這就是家庭的概念。

  主持人:現在組建自己小家庭的意識強烈嗎?

  王寧德:我覺得這個意識是不能夠培養或計劃的,這個事情要自然,不是説我想結婚或我想單身這樣一個問題,它 真的不應該是一個計劃。如果按照我的邏輯來説,因為這是兩個選擇,結婚和不結婚,我覺得50%的人結婚,50%的人不結婚,這個社會是正常的,因為既然是 兩種選擇,如果説三種選擇,比如説還有再婚,或者離婚的,或者四種結婚離婚的,五種選擇包二奶的,這個我覺得都是可以的,按比例分配。現在這個情況,我覺 得結婚的人是有點太多了。因為它不科學嘛,從概率上來講。我覺得從概率上來講違背了,有這麼多種選擇的話,大多數人選擇了同一個方式的話,我覺得這是很單 調的事情。

  主持人:所以你覺得這是很正常的。

  王寧德:我覺得社會在進步了,比我們見不到這樣的情形要好得多,起碼它很豐富了,豐富了一些,也沒有很豐 富,因為真的還不夠豐富。

  主持人:這個想法是蠻特別的,用一個新聞的標題來回應您説結婚的問題。上周在我們網上推薦一個標題叫做 “80後的二婚時代”,80後很多年輕人已經跨入了再婚的時代。

  王寧德:那他們的速度比較快。我還一次沒有呢,他們已經兩次了。

  主持人:其他的,我就想再問一下您覺得作為男性或者作為一個目前狀況來講什麼樣的事情讓您最有成就感?我接 觸過很多藝術家,從人性角度來講大家很迫切希望達到一個什麼樣位置,什麼樣的高度,實際上這個沒有必要避諱這個話題的討論。你達到一個什麼樣的高度,比如 我希望擁有什麼樣的藝術地位或者成就,我需要考到什麼樣的博士學位,以及什麼樣的經濟收入來證明自己價值等等存在和現狀?

  王寧德:真的不是回避,但是對我來説我經常迫切的認識到假如有一天我能不迷路的話,這是最大的成就感,我經 常迷路,沒有方向感。

  主持人:我想不會説具體某一條路吧。還是在中國這種大環境下。

  王寧德:這是你説的,我真的對具體的路經常是很迷惑的,而且現在哪邊是東我都不知道,如果有一天這個事情能 解決了,我就很有成就感,因為我成就感經常來源與跟某一個人約會,然後我開車終於找到了。所以很多人經常説,你總是看起來很開心,因為他們不知道我剛剛找 到一條路去見到他。

  主持人:我覺得藝術家最後的回答方式還真的是很特別的,謝謝!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