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來國博,看世界石窟藝術史上最後的豐碑:大足石刻

來國博,看世界石窟藝術史上最後的豐碑:大足石刻

時間: 2021-10-01 | 片長:00:02:50 | 來源: 藝術中國

展覽現場

2021年9月17日,中國國家博物館與重慶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重慶市大足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大足石刻研究院、大足區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重慶大足石刻國際旅遊集團有限公司承辦的“殊勝大足——大足石刻特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此次展覽不僅是對大足石刻藝術、歷史的全面性展示,也是對歷年來大足石刻文化遺産保護與傳承的成果呈現。展覽位於中國國家博物館北4展廳,預計展出2個月。

展覽現場

大足石刻被譽為世界石窟藝術史上最後的豐碑,它的發現將中國石窟藝術興盛的歷史延長了400多年。作為世界文化遺産,大足石刻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本次展覽通過文物與圖片相結合的方式,突出大足石刻的與眾不同之處。希望通過展覽,讓觀眾了解大足石刻,認識大足石刻中蘊含的傳統文化,以及文博工作者為保護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做出的努力;希望本次展覽能夠成為文旅融合實踐落地的成果之一,助力大足成為富有文化底蘊的世界級旅遊景區。

展覽現場

展覽分為四個單元,分別展示了大足石刻的發現過程、基本概貌、石刻特色以及研究保護成果。

第一單元“發現之旅”,通過大量圖片展示了大足石刻的發現歷程。這座珍貴的藝術寶藏曾長期湮沒于荒山野嶺中,直至清嘉慶年間,著名考據學家、大足知縣張澍尋幽探古、拭跡辨文,才篳路藍縷,首開大足石刻研究之先河。其後百餘年間,伴隨著一次又一次的科學考察,在大足石刻發現之旅的紀念冊上,寫下了梁思成、劉敦楨、楊家駱、馬衡、顧頡剛、王朝聞、劉開渠、葉毓山等一批又一批在近現代中國學術界、文藝界熠熠生輝的名字。該單元通過相關歷史照片和大足石刻營造大事記表幫助觀眾厘清大足石刻的發現和研究歷史,時間跨度從清代直至當代,脈絡清晰,資料翔實。本單元還展出了1999年大足石刻成功列入《世界遺産名錄》的證書照片,並運用多媒體技術形式向觀眾播放大足石刻紀錄片,豐富展覽元素。

展覽現場

第二單元“蜀道大足”,首先以大面積的展墻設計向觀眾展現大足概貌。大足偏倚四川盆地東南部,位於成都與重慶兩市之間,是川渝地區的交通要道,是東大路與小川東道的必經之地。大足石刻是大足區境內所有石窟造像的統稱,迄今列為文物保護單位的石窟有75處之多。其中,北山、寶頂山、南山、石門山、石篆山石窟最具特色,代表了這一時期中國石窟藝術的最高水準。

展覽現場

其次,該單元講述唐末以後大足地區開龕造像的代表人物和事跡,如韋君靖、嚴遜、馮楫、趙智鳳這些大足歷史上有名的造像捐修、主持者,均可以在大足石刻中找到相應的立像。本次展覽集合了與這些人物相關的石碑拓片、照片、經幢等文物一同展出,有助於觀眾更直觀地了解大足石刻造像的由來。該單元重點展示了一件原位於大足寶頂山小佛灣石窟的南宋釋迦牟尼像。這件造像體現了極高的雕刻技藝水準,是宋代佛像的典範之作,也是大足地區不可多得的圓雕造像精品。

展覽現場

再次,該單元通過代表性文物來展現大足石刻造像題材的多樣性特點,突出該地區“三教合一”造像特色,以及獨樹一幟的敘事性圖像風格。大足石刻誕生的年代較晚,匯集了北朝以來石窟藝術的精華,在吸收改造外來文化與融合三教義理方面,更顯示出超乎前代的成熟。造像題材不僅有表現禪宗題材的羅漢像,也有以柳本尊為代表的“柳氏教派”密宗造像,而世俗人像的出現則帶來了更多的人間煙火,儒、釋、道“三教合一”造像薈萃一處更詮釋出宋代流行的社會思潮。造像內容注重圖文並茂,融入多元的民俗思想,特別是將孝親與禪宗思想融入到經變相中,以世俗化的生活氣息場景完成主題思想的傳播,展示了唐、宋時期中國石窟藝術風格及民間宗教信仰的發展狀況。

展覽現場

該單元最後特別以動畫視頻形式來呈現位於大足寶頂山大佛灣南崖西段的“牧牛圖”,趣味十足。牧牛圖共計十二組,根據楊次公的“牧牛頌”創作于南宋時期。該圖以牛比心,以牧人借指修行者,通過牧人與牛的互動,運用現實主義的表現手法,以生動的形象,表現出禪門修行的過程,讓觀者受益。

展覽現場

第三單元“鐫岩妙相”,分別展示大足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五大區域的特點,具體解析大足石刻的發展脈絡、造像內容、造像表現形式等。作為中國石窟藝術晚期的代表作,大足最早的石刻作品建於唐永徽年間(650—655年),經五代至南宋時期達到鼎盛,是洞窟造像向摩崖造像方向發展的佳例,開拓了石窟藝術的新天地。石刻以規模宏大、雕刻精美、題材多樣、保存完好而著稱於世,以鮮明的民族化、生活化特色,在中國石窟藝術中別具一格。

展覽現場

該單元通過色彩豐富的圖片與造型精美的造像一一展現大足石刻之美。北山是美神薈萃的石雕畫廊,以無量壽經變、孔雀明王窟、轉輪經藏窟為代表,雕刻精美、獨運匠心。寶頂山大佛灣是世界上罕見的有總體構思設計的大型石窟密宗道場,遍佈連續性的雕刻和龐大的群像,場面極為恢宏。父母恩重經變相、大方便佛報恩經變相等石刻將普通生活場面融入石窟創作,畫面極具世俗化、生活化特徵,創新了中國石窟藝術的表現形式。南山、石篆山、石門山等石窟中有孔子、三清、釋迦牟尼等儒、釋、道三教合一造像,對後世民間宗教信仰影響深遠,在造像藝術中極為罕見。這些造像選材源於經典,又不拘泥于經典,具有很強的包容性和創造性,反映出世俗信仰懲惡揚善、調伏心意和規範行為的義理要求。

展覽現場

大足石刻造像表現手法力求與通俗審美緊密結合,運用寫實與誇張互補的手法,摹難顯之狀,傳難達之情,對不同的人物賦予不同的性格特徵,務求傳神寫真。無論是佛、菩薩,還是羅漢、金剛,以及各種世俗人物像,皆個性鮮明、體態優雅,頗似現實中各類人物的真實寫照。該單元重點展示一件香爐,為鏤空雕刻而成,飾有龍紋、雲紋、花卉、雙獅戲球等圖案,刻工精湛,匠心別致,在大足境內已發現的香爐中,其雕刻技藝最為傑出,是明代香爐的代表作品。

展覽現場

第四單元“承故煥新”,向觀眾解析大足石刻的保護歷史、修復技術,展示與推廣工作。千年的歲月輪轉,給大足石刻留下了纍纍傷痕,表面風化、風水剝蝕、岩體崩裂、生物侵蝕,使得石像華彩的外表已日漸斑駁蛻變,保存狀態十分脆弱。自20世紀50年代始,大足石刻研究院就採取傳統工程與現代技術相結合的方式,通過全面檢測、加固除險、風化救治等系列科學手段,令飽經風霜的大足石刻得以涅槃重生。本單元重點展示大足千手觀音修復工程。千手觀音造像位於寶頂山,開鑿于南宋年間。在88平方米的崖面上,近千隻手眼形若孔雀開屏,堪稱“天下奇觀”。因時代久遠,千手觀音逐漸出現石質殘缺、金箔起翹、彩繪變色等多種病害。據調查,總計有34種病害相互疊加,病害面積達到了總展開面積的38%左右。2008年,千手觀音造像搶救性保護工程正式啟動,歷時8年,完成了從石質胎體到彩繪層、貼金層的逐一修復,終於使千手觀音涅槃重生。千手觀音的修復歷程、手段、材質均在本單元中有所體現。

展覽現場

展覽最後呈現大足區相關部門為大足石刻這一世界物質文化遺産的推廣做出的努力與成果。近年來,大足石刻研究院積極倡行石刻造像的數字化保存工作,逐步完成了龕窟造像掃描,同時採用3D列印技術對部分造像進行了複製,給予不可移動文物走出家門的可行性,實現了讓文物活在當下、服務大眾的目標。大足石刻研究院還充分利用館藏和數字化成果,先後在成都、深圳等地博物館舉辦了展覽,持續推動大足石刻藝術走出去,賦予世界文化遺産新的生命力。

展覽現場

本次展覽展出82件(套)展品,包括大足石刻研究院收藏的66件(套)文物,既有端莊典雅的觀音、慈悲肅穆的佛陀、神態謙恭的供養人、形象逼真的醉酒人、花紋繁複的香爐等造像,雕琢精緻、題材多樣;也有全面細緻的石窟全景圖、經變圖和文物修復照片等,構圖巧妙、精美典雅、新奇獨特。展覽通過傳統展示手段與現代技術的結合,傳遞給觀眾大足石刻的風貌;借助科技與藝術的力量,讓大足石刻走入民眾生活,引導大家深入了解大足石刻的獨特魅力,更好地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資料來源:中國國家博物館 攝影/余冠辰)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http://mp42.china.com.cn/video_tide/video/2021/9/22/20219221632302952177_463.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