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來國博,看一場關於“錢”的展覽

來國博,看一場關於“錢”的展覽

時間: 2021-02-16 09:00:00 | 來源: 藝術中國

“中國古代錢幣展”現場  攝影:余冠辰

初五來了,接財神。根據民間傳説,正月初五是財神的生日,因此根據古代風俗,正月初五,各商店開市,一大早就金鑼爆竹、牲醴畢陳,以迎接財神。你可知道現在的國家博物館,正好有一個常設展覽特別應景?那就是——“中國古代錢幣展”。

“中國古代錢幣展”現場   攝影:余冠辰

從2月9日起,中國國家博物館在南11展廳推出“中國古代錢幣展”,通過錢幣這一載體,系統展示中華文明起源和發展的歷史脈絡,展示中華文明的燦爛成就,展示中華文明對世界文明的重大貢獻,彰顯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

“中國古代錢幣展”現場  攝影:余冠辰

要知道,這次展覽是從中國國家博物館20余萬枚館藏錢幣中精選出1800余件珍品,再輔以其他類別文物200余件,呈現出獨特的中國古代錢幣文化。延續數千年的中國古代錢幣在世界錢幣史上獨樹一幟,同時對周邊國家及地區貨幣使用也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中國古代錢幣展”現場  攝影:余冠辰

“中國古代錢幣展”分“序廳”、“泉林漫步”與“圜宇方圓”三部分進行展示。“序廳”通過一幅歐亞大陸錢幣地圖和一組中原周邊地區及國家錢幣,直觀展現了中國古代錢幣在世界錢幣發展中所産生的積極影響;“泉林漫步”以時間順序呈現中國古代錢幣的發展歷程;“圜宇方圓”則是呈現古代錢幣中的社會生活,包括政治、經濟、軍事、藝術、科技等多個方面。

“中國古代錢幣展”展品細節圖  攝影:范立

“中國古代錢幣展”展品細節圖  攝影:范立

“中國古代錢幣展”展品細節圖  攝影:范立

“中國古代錢幣展”展品細節圖  攝影:范立

“中國古代錢幣展”展品細節圖  攝影:范立

“中國古代錢幣展”展品細節圖   攝影:范立

“中國古代錢幣展”展品細節圖  攝影:范立

重點展品:

原始布幣 西周  攝影:余冠辰

商周時期,農具鏟被稱為“錢”,而“布”是當時流通的一種錢幣的名稱。新朝王莽托古改制,稱農具鏟形錢幣為“布”,為後世沿用。這枚布幣較多地保留著農具鏟的原型,體形大,鏟柄孔尚存,處在實用物品向錢幣演化之中。

半兩 秦  攝影:余冠辰

半兩錢始鑄于戰國時期的秦國。當時的秦國就已經建立了以銖、兩為單位的貨幣制度。西元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廢止了戰國時期形制不一的舊幣,在全國範圍內統一推行以兩、銖為單位的紀重貨幣制度。半兩幣制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貨幣立法,是我國錢幣發展進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半兩錢形制是秦以後我國乃至整個東亞地區兩千餘年的錢幣基本形制,影響深遠,意義重大。

上林三官五銖(武帝) 西漢  攝影:余冠辰

西漢承秦制,銅鑄幣以兩、銖為單位,繼續實行紀重貨幣制度。西漢前期曾多次改變錢幣的法定重量,西漢武帝統治期間,先後鑄造三銖、四銖、半兩等重量的錢幣。西漢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實行幣制改革,始鑄五銖錢。元鼎四年(前113年),禁止郡國鑄錢,只準上林三官鑄造。自此,我國貨幣鑄造權與發行權完全收歸中央政府。

五銖錢是我國歷史上通行較久、重量大小都較為適中的錢幣,是我國古代流通時間最為長久的錢幣形態之一,直至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止,共流通了七百三十四年。

開元通寶 唐  攝影:余冠辰

開元寶文錢形制上承了北魏及隋五銖的風格,面背皆有郭,大小倣漢五銖,文字為隸書,為唐書法家歐陽詢制詞並書寫。開元寶文錢終唐一世鼓鑄不斷,數額巨大,版別眾多。寶文錢鑄銘朝廷年號或吉語等,不再鑄銘重量,強調的是錢幣的法定流通地位,原則上是依靠朝廷法令流通的銅錢。銅金屬貨幣在形態上從紀重銅錢轉變為寶文錢,是貨幣發展的必然結果。

永通萬國 北周  攝影:余冠辰

北周靜帝宇文闡于大象元年(579年)始鑄永通萬國,為虛值錢,鑄工極佳,與五行大布並行。永通萬國錢與布泉、五行大布並稱為“北週三品”。北周錢幣雖鑄工精美,但都屬於虛值大錢,後因減重,私鑄氾濫,民不樂用,為楊堅篡位創造了條件。 

馬蹄金 西漢  攝影:余冠辰

《漢書·武帝紀》記載,太史二年(前95年)時,武帝外出巡視,登西隴高原時喜獲白麟,在渥洼水又見天馬,在泰山拾到了黃金,武帝認為此三事是祥瑞之兆,遂將原來的方餅或圓餅狀的黃金改鑄為麟趾金、馬蹄金,專門用於賞賜各諸侯王。馬蹄金、麟趾金于武帝後停止鑄造,傳世稀少,十分珍貴。

銀錠 南宋  攝影:余冠辰

兩宋時期,貴金屬在流通領域中地位日趨重要,賞賜、軍費、賑災、稅收、官俸等往往折成白銀計算。白銀的形制以鋌或錠最為普遍。錠面上多有文字,記載地名、匠名、鋪號以及年份、用途、重量、官吏等。北宋銀錠銘文為鏨刻,而南宋為砸印。

中統元寶交鈔伍百文紙幣 元  攝影:余冠辰

元代是世界上最早實行統一的紙幣作為基本貨幣制度的國家,我國古代國家信用紙幣制度的頂峰,代表了古代國家信用紙幣制度的成熟階段的最高水準。元世祖中統元年(1260年),發行中統元寶交鈔,簡稱“中統鈔”。中統鈔流通使用不限年月,不分地域,是一種具有無限法償能力的不兌換紙幣,與之配套的是比較完善的管理辦法和措施,基本上已經具備了近代紙幣的雛形。

乾隆通寶(小平)背英文 清  攝影:余冠辰

光緒十二年(1886年),兩廣總督張之洞向英國伯明翰造幣廠(初名拉爾夫•喜敦父子造幣有限公司)訂購了一批造幣機以籌建廣東錢局。此枚錢幣正面採用“乾隆通寶”四字錢文,錢背鍛壓了伯明翰造幣廠前身喜敦父子廠的英文名稱“Ralph Heaton & Sons”。此種錢幣是伯明翰造幣廠為中國特別生産的機制幣樣品,作廣告用,以體現機器性能。

來國博,看一場關於“錢”的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