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角行人專區是個富有香港特色的公眾表演場所,有很多能人異士,他們當中有雙手殘缺用腳趾畫畫寫字的、有齊腕斷了手掌仍在彈吉他唱歌的,還有神情肅穆的老者推銷著作,助你了解人生奧妙。表演藝術如此的百花齊放,香港卻原來為了苦無藝術人才而告急。
《南華早報》日前報道,由於香港缺乏本地藝術人才,當西九文娛藝術中心在2015年揭幕時,本地藝團演出的節目將嚴重匱乏。報道還特別強調儘管政府投以數以千萬元計的津貼,但香港的交響樂團和舞團仍極度依賴外地輸入人才,這個情況遠遠落後於南韓和中國台灣。
筆者不太了解藝術文化,但光華新聞文化中心前主任路平曾經説過,香港人什麼都講究硬體,沒有舞臺,就什麼都表演不來。香港也確實如此,粵劇沒了新光戲院,就好像宣佈香港粵劇的死刑。
相較之下,台灣歌仔戲的發展其實更是篳路藍縷,著名的明華園劇團當初遭到打壓,被迫將舞臺搬到鄉下民間,憑著信念辛苦經營多年,今天的明華園將台灣本土藝術搬到日本、北京、上海、歐洲和美國上演,全世界都有他們的舞臺。至於飲譽國際的林懷民雲門舞集,也曾經過艱困時期,幸虧得到不少台灣商界和文化界的資助而闖出名堂。
一個城市的文化和藝術,不光是用錢打造一、兩個文娛中心就可以培育出來的。身為真正的國際大都會,紐約市不只是博物館林立、或擁有一家全球藝術家都夢寐以求能在該處表演的卡內基音樂廳,紐約市的泥土不但可以孕育出諸如喬治·格什溫(George Gershwin)或安迪·沃霍爾 (Andy Warhol)等大師,還是現代流行音樂Punk Rock和Hip Hop的發源地。就算是隨便在蘇豪區小酒吧內彈鋼琴唱歌的那個後生小子,也要比香港什麼天王強他十萬八千里。
香港的泥土孕育些什麼藝術人才呢?稍為看看電視就一目了然。香港人就算再有錢,多買幾幅安迪·沃霍爾的作品,也難以掩飾本質上的藝術貧血症。當西九文化藝術中心落成之後,香港將會是那個從頭到腳穿上一身名牌但猛然發覺自己竟然沒有節目要去的人。是否可以考慮讓旺角行人專區的藝術家統統搬到西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