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新聞

“啟蒙之對話之IV”——啟蒙與近現代落下帷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11-17 14:31:24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2011年11月17日,主題為“啟蒙與近現代”的“啟蒙之對話”系列活動第四次論壇圓滿落下帷幕。該系列活動在今年4月初,由德國聯邦政府外交部部長古多・韋斯特維勒(Guido Westerwelle)、中德兩國高層代表以及500多名貴賓在京揭開帷幕,至今已有超過2000位嘉賓參與。

論壇討論現場

 

嘉賓沃爾夫·勒佩尼斯、趙汀陽、甘陽、漢斯·費格、黃平、漢斯·于爾根·呂澤布林克

 

此次活動也是墨卡托基金會與中國國家博物館聯袂推出了“啟蒙之對話”系列活動之一。作為《啟蒙的藝術》展覽的官方附屬學術活動,“啟蒙之對話”系列活動由德國駐華大使倡議並獲得了中國文化部的鼎力支援。本次“啟蒙與近現代”論壇活動主要涉及啟蒙及其對中國、歐洲和德國近現代社會産生的影響。

國家博物館館長呂章申發言

 

參與討論的嘉賓由德國學者:柏林自由大學社會學高等研究院前院長沃爾夫·勒佩尼斯教授、柏林自由大學德語和荷蘭語語言文學學院漢斯·費格教授、薩爾布呂肯大學羅曼語言學與跨文化交流教研室漢斯·于爾根·呂澤布林克教授;中國學者有:中山大學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長甘陽教授、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美國研究所所長黃平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趙汀陽教授等共同進行探討。

墨卡托基金會國際事務中心米夏艾勒·施瓦茨

 

“啟蒙與近現代”論壇討論內容涉及到豐富的哲學、社會學內容,國家美術館副館長陳履生與沃爾夫教授作為主持,提出問題,相應的學者給出自己的觀點:如啟蒙以怎樣的方式影響著我們的近現代社會?哪些啟蒙價值和理念應當予以保留,而哪些又應予以摒棄?討論多次涉及“個人理性”與“公共理性”的問題,以及對“普式價值”及“民主”“迷信”等類詞語的國際化語意的轉換的問題等。同時東方學者與西方學者對“啟蒙”的認知與理解也存在在相當的差異,顯然“啟蒙”是一個既常識性又複雜的概念,討論沒有能直指問題的中心,但是依然值得我們思考。同時,更有價值的是,討論能更好的推動我們認識、觀賞“啟蒙教育”展,更好的了解歷史、了解文化。

中山大學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長甘陽教授

 

在發言中墨卡托基金會主席伯恩哈德·洛倫茨博士(Dr. Bernhard Lorentz)指出:希望“通過‘啟蒙之對話’活動,中國國家博物館為中德搭建了一座溝通的橋梁,提供一個討論中西方思想如何相互影響的平臺。墨卡托基金會委的宗旨是推動不同社會群體參與到此次對話中來,從而促進中德兩國人民的相互理解。”

該系列活動將在到2012年的春季結束,中國和歐洲學者每隔兩個月匯聚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通過公開講座和討論等形式探討與詮釋“啟蒙”的方方面面。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