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四川藝術家為上海世博會四川館建言獻策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1-18 16:33:08 | 文章來源: 天府早報

  

世博會四川館設計方昨日與雕塑家譚雲、製作人王海兵等藝術家開會討論展館的四川特色

今年5月,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即將拉開大幕,要在世博會上亮相的四川館也進入了最後的審核定稿階段。昨日,四川館的設計方專程向雕塑家譚雲、著名紀錄片製片人王海兵等藝術家取經,希望能夠吸收更多的四川特色,讓四川館能夠高品質地呈現在世博會上。

最終方案仍未定稿

1月7日,北京中展國際展覽工程公司取得了世博會四川館的設計及布展合同,不過四川館到底應該怎麼設計卻一直都有兩種方案:A方案向人們傳達的是“水與城市共融,城市與自然和諧”的城市發展資訊,以生動表現“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B方案,四川館在“水潤天府,生命之舟”的主題下,副主題定為“新生的力量”,意圖以尊重自然的恩典和新生的力量闡述“四川解決方案”。

雖然目前最終的方案尚未確定,不過昨日設計方專程請來譚雲、王海兵兩位藝術家,就是希望最終的方案中能更多的吸收四川特色。在昨日的交流中,譚雲、王海兵兩位藝術家主要從四川人的性格、四川的顏色、四川和自然的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建議。設計方工作人員記錄了很多內容,一位工作人員介紹説:“兩位專家提供了很多很好的建議,王老師甚至還有他多年積累的影像素材供我們參考,我們收穫很大,以後還要多多請教才行。”

堅毅就是四川特色

“很多人認為四川人生活很安逸,我認為這樣安逸的生活來源於四川人的堅毅。李冰治水,造福成都平原,李冰父子的堅毅,讓成都平原免於水患;地震後,災區人民忍受傷痛重建家園,堅毅的精神,更加凸顯。”譚雲認為,四川館的建設要著意展現四川人堅毅的精神主題,而對如何建館,譚雲也提出了真知灼見,他表示,將傳統的東西用現代藝術的方式展現,能在視覺上實現突破,譚雲以都江堰的山水為例,“在傳統青銅面具裏,裝進都江堰山水的視頻,讓參觀者透過‘千里眼’看到不一樣的景觀,既有趣,也具觀賞性。”譚雲還提議用色塊展示四川元素,比如綠色的色塊體現秀麗風光,金色的色塊表示富足景象。

對於譚雲的建議,王海兵表示贊同,但王海兵也對視頻製作表示出了擔心,“製作一段精美視頻要花上半年時間,如今看來,時間緊迫。”王海兵表示,自己有一些視頻資料,如果需要,會提供給設計方作為參考,為四川館的建設盡一份力。

藝術家為四川館建言獻策

在世博會四川館設計方專程向四川藝術家王海兵、譚雲取經的同時,記者也採訪了多位藝術家,讓他們自己談談眼中的四川特色。

畫家周春芽:

四川人體現“幸福指標”

在周春芽看來,四川獨特地貌和悠久歷史造就了四川特色。“四川人的好客、幽默、義氣都是全國出了名的。”周春芽覺得四川人對“幸福”的追求最有個性,“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獨特的‘幸福指標’,這種指標並不是有錢沒有錢來衡量的,這種心態非常少有。”

畫家何多苓:

地理人文景觀要相得益彰

何多苓認為,四川的地理環境和人文景觀都是可圈可點的,地理環境折射出四川的歷史軌跡,而人文景觀則能彰顯出四川豐富的民俗文化。何多苓坦言,四川聞名遐邇的景觀在館內必不可少,“沒來過四川的人能通過這些景觀視頻身臨其境地感受到巴山蜀水的秀麗。”何多苓認為,由於場館面積的限制,不如“將現場製作改為作品展示,也可以取得不錯效果。”

批評家陳默:

民居系列展現川西風情

和何多苓贊成將人們熟知的景觀移入四川館不同,批評家陳默則對這樣的設計不太“感冒”,陳默表示,世博會四川館應該推陳出新,讓觀眾看到一個不一樣但有“味道”的四川。陳默提議將有著豐富人文表情的川西民居系列,按照一定比例製作出一個川西民居的微縮景觀,並將其搬進四川館。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