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軍在《夜奔》中的林沖造型
在崑曲界有這麼一句話:“男怕《夜奔》,女怕《思凡》。”這兩齣戲對演員的唱功、做工要求都很高,《夜奔》是明代劇作家李開先《寶劍記》中一折,演員幾乎是從頭到尾邊做邊唱,既要動作漂亮,又要唱出英雄末路之悲壯,故而,一般演員不敢挑戰《夜奔》。今年3月底,江蘇省昆劇院院長柯軍將與香港實驗藝術團體“進念·二十面體”的創辦人榮念曾聯手合作,在香港文化中心劇場上演三晚的實驗劇《夜奔》,同臺演出的還有該院青年表演藝術家楊陽。
榮念曾在海外華人文化界舉足輕重,上世紀70年代自紐約回港後一直從事實驗漫畫、劇場、電影、視覺藝術及裝置藝術等創作。2008年憑《荒山淚》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戲劇協會“Music Theatre NOW”獎項,2009年獲頒德國聯邦十字絲帶勳章。榮念曾一直用他自己的一種思考方式存在:“什麼是劇場?什麼是實驗?為什麼要去實驗傳統?”
繼實驗劇場《挑滑車》及《荒山淚》後,榮念曾再次回到傳統戲曲實驗室,開創了這出《夜奔》,以此為《實驗中國傳統三部曲》畫上句號。《夜奔》是明中葉戲劇大家李開先名作《寶劍記》僅存的兩折戲之一,講述了宋朝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遭姦佞所害迫上梁山為寇,趁著月黑星稀隻身趕路的心路歷程。在實驗劇《夜奔》中,榮念曾借題發揮,論述表演藝術如何在政治動蕩中,不斷發揮它的生命韌力;同時探討古今文人雅士,如何借藝術評議世間百態,如何由小舞臺影響到大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