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王璜生:踐行“天方夜譚”的美術館理想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4-09 11:06:29 | 文章來源: 99藝術網

王璜生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 王璜生

由於王璜生的工作日程安排得太滿,對他的採訪只能分兩天進行,其中一次還佔用了他去食堂吃午飯的時間。在“我們立刻進行”、“馬上”這樣的詞語間,能夠感受到他迅速解決問題的辦事風格。作為一館之長,從美術館的發展理念到圖書角的桌椅擺放的細節都在他的管理範圍內。央美美術館在王璜生上任後以院校美術館的身份在展覽、學術、收藏水準各方面都居於國內美術館前列,可以毫不懷疑美術館的活力因為他的工作被更多地激發出來。

儘管在採訪中問的問題都是針對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王璜生的回答幾乎都會從廣東美術館開始,而後引向央美美術館。可以看出,從2000年至2009年任廣東美術館館長的經歷對於他有著極大的意義,而這九年間他積累的豐富管理經驗也為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生命力的煥發奠定了基礎。

無論是廣東省美術館還是央美美術館,王璜生都將“堅持有品質、有判斷力、有藝術史意識和責任的收藏”稱為一種“近乎天方夜譚的理想”,藝術市場的火熱與社會的功利環境是這一理想最大的阻礙。在接任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的工作後,王璜生更注重修煉內功,尤其是制度化建設和藏品收藏。儘管這一工作長期艱巨並且不容易被外界所見,但對於美術館學術資源與專業能量的累積必不可少,也是在國際上獲得地位與影響力的前提。美術館的收藏工作與公共教育功能是本次訪談的重心,王璜生也直接指出了這一工作面臨的種種限制與他的解決辦法。作為美術館理想的踐行者,他的腳步不能停止,因為“With great power,conspired with great responsibility(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記者:去年年底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辦的《北平藝專精品陳列展》與3月份剛剛舉辦的《芳草長亭:李叔同油畫珍品研究展》都是對美術館的館藏展示,能否為我們介紹下現在央美美術館所做的收藏與館藏梳理工作?

王璜生:我們現在還是希望比較規範地來做收藏,我個人認為很多工作都需要用制度來制約、規範自身的行為。在廣東美術館做典藏的時候,我採取了很嚴格的、規範化的工作方式,即每年入藏的作品必須印刷年鑒向社會公佈,這個行為最重要的意義在於捐贈人、藝術家、公眾可以根據年鑒、圖錄發現美術館的保管與登記失誤。在圖錄之外,與作品相關的資料也都由專門人員陸續地收集並且數字化以供研究者調取查閱,這樣收藏品才能夠真正為研究者、為社會服務。其實在西方美術館定期發佈圖錄是一件常規的事情,但中國博物館、美術館的歷史遺留問題太多了,還沒發全部做到。這種工作方式堅持若干年就能成為規範化的制度,在我離任的時候,廣東美術館的正規入庫藏品是一萬五千多件,比現在央美美術館的還要多,還有大約兩萬件作品的資料,每一個板塊都有目錄以供查詢。

我來到央美美術館後也開始推行這種工作制度,去年我們做了一本《中央美術學院2012畢業生作品收藏集》。這本收藏集有一年一冊圖錄的意味,也是鼓勵學生們將作品給我們收藏,而不是都送到藝術市場中去。從老一輩藝術家楊飛雲、陳丹青到徐冰再到現在的年輕藝術家的畢業創作,構築了一段特殊意義的美術史,一定意義上可稱之為“新中國的青年美術史”,反映和體現了重要藝術家的藝術成長過程和歷史。我們可以從這樣不同時期的藏品中,比較和研究藝術家成長和發展的關係及脈絡。而藝術史本身就需要這樣一種“青年時代”的積累和建構。

記者:國外美術館會通過藝術基金的方式,從納稅人手中籌款用於作品收藏,國內美術館收藏作品的資金來源是什麼?

王璜生:國外基金會的運作相對穩定、正常是由於政府有減免稅收的規範政策,基金會運作起來相對方便,由於公眾對於文化事業認同,大家也願意拿錢交稅去支援社會的文化事業。

在國外相關文化機構想獲得資金支援,首先要告訴公眾自己的工作、展覽計劃,甚至細化到籌備過程中要借什麼作品,如何從世界各地運輸作品,展覽的突出意義在哪,對城市與公民又有怎樣的意義等等。如果展覽、宣傳、公共教育某一方面做得不好,美術館會馬上收到輿論抨擊,群眾失去信心將導致基金會不再撥款,甚至法律也會介入進行調查,這樣環環相扣的制約與監管機制是基金會體制有序運作的保障。

在中國減稅政策談了很多年,現在也起到了一些作用,但是據説操作起來比較困難。國家的政策與執行方面存在著問題,基金會的管理也問題百齣,再加上公眾對於美術館、博物館的文化認同感非常薄弱,國外健全的藝術基金贊助體制很難在國內實現。我們現在的收藏只能用國家給的有限的資金,更多的還要依靠藝術家與藝術家家屬提供支援。這個時候就需要做美術館的人“賣臉皮”與作品所有者打交道,當然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我想這並不是一個長久之計。

美術館甚至不是做的好與不好的問題,它得不到社會的認同,美術館本身也沒有把自己當成美術館。

記者:美術館選擇藏品的標準是什麼?是不是和地域性、美術館自己的學術研究有關係?

王璜生:對,首先美術館的收藏都有一個定位與方向。像廣東美術館一開館之前有定位,央美美術館也有自身的定位方向,之後的收藏就朝著這個方向來努力補充。另外,對於美術史構成意義可以作為研究對象的作品,及時在技術方法、觀念上並不突出,一個專業的美術館也會根據自己的判斷進行收藏。

但是具體到操作層面上哪件作品該收,哪件作品不該收就比較複雜。我們有一個學術委員會負責藏品的選擇,在央美因為收藏經費與範圍有限,學術委員會也相對單純,每年審定的基本是學生、老教授、教師的作品。在廣東美術館我也成立了一個學術委員會,由當代藝術、油畫、雕塑、民間藝術等不同領域的專家構成,他們分別對專業內的作品收藏提供建議,大家共同討論做出決定。

1   2   3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