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張曉劍:藝術中的原創性問題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1-11 10:58:54 | 文章來源: 新浪網

[1] 托••斯•艾略特:《傳統與個人才能》,載陸建德主編:《艾略特文集•論文》,上海譯文出版社2012年,第2-3頁。托••斯•艾略特以前國內通常寫作T.S。艾略特。

[2] 參見哈羅德•布魯姆:《影響的焦慮——一種詩歌理論》,徐文博譯,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年。英國藝術史家諾曼•布列遜用這種理論來研究18世紀後期到19世紀初期的法國繪畫史,説明那些自己覺得“遲到了”的畫家——大衛、安格爾、德拉克洛瓦——是如何面對傳統的,參見諾曼布列遜:《傳統與慾望》,丁寧譯,浙江攝影出版社2003年。

[3] 托••斯•艾略特:《傳統與個人才能》,載陸建德主編:《艾略特文集•論文》,第3頁。

[4]T.J.Clark, “Clement Greenberg’s Theory of Art”,Critical Inquiry(1982: Sept。), p.143.

[5] 格林伯格在為美國的抽象表現主義辯護時認為,它們實際上服從嚴格的規矩,“使得遺忘的繪畫藝術中只得到暗示的某些恒常因素變成公開的,另一方面卻使得在以往的繪畫藝術中公開的因素變成了暗示”。格林伯格:《“美國式”繪畫》,載《藝術與文化》,沈語冰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第254頁。

[6] 參見Fried, “ThreeAmerican Painters: Kenneth Noland, Jules Olitski, Frank Stella”, inArt and Objecthood: Essays and Reviews,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pp.214-218.

[7] 同上,pp.235-236.

[8]Fried, “Art and Objecthood,” inArtand Objecthood: Essays and Reviews, p.165.

[9] 我們由此也可以看出,藝術史家為何傾向於選擇一定時間距離之外的某個時期來研究(因為可以更充分地觀察某些藝術的後續效驗),而批評家就沒有那麼幸運了,總要置身時代的藝術現場,冒著判斷失誤的風險來發言。

[10] 施坦伯格:《眼睛是心靈的一部分》,載《另類準則:直面20世紀藝術》,沈語冰、劉凡、谷光曙譯,江蘇美術出版社2011年,第329-332頁。

[11] 施坦伯格:《眼睛是心靈的一部分》,載《另類準則:直面20世紀藝術》,第329頁。

[12] 一個詳細的概念史考察,可以參見塔塔爾凱維奇:《西方六大美學觀念史》第八章“創造性:概念史”,劉文譚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年,第251頁以下。

[13] 作為哲學家、批評家的格羅伊斯是科耶夫的信徒,他策展的《歷史之後:作為攝影師的亞歷山大·科耶夫》于2012年5月——7月在荷蘭烏德勒支BAK當代藝術中心展出,並於9月21日-11月16日在我國深圳OCT當代藝術中心展出。本文所引用的《作為智者的攝影師》,參見“藝術國際”:http://review.artintern.net/html.php?id=29720

[14] 杜尚就説:“當一個不知名的藝術家給我帶來新東西的時候,我總是滿心感激”,“如果有人向我展示一些完全新的東西,我將會是第一個想去理解它的人……我總是想著要放下自己已經有的包袱”。皮埃爾·卡巴納:《杜尚訪談錄》,王瑞蕓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第173頁。

   上一頁   1   2   3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