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張海濤:宋莊的生態藝術與藝術生態的焦慮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6-12 09:14:04 | 文章來源: 99藝術網

前幾天曉東約我主持策劃一期《美術文獻》雜誌的“宋莊”主題。她問我什麼特徵能代表宋莊藝術。我想了又想,認為任何藝術樣式與形態的局部特徵都代表不了宋莊特點,而宋莊目前在中國相對完整的群落生態現象和宋莊生態藝術的關係,卻可以成為宋莊可以探討的話題 。我們遊走于國內其他幾個重要的藝術城市,如廣東、成都、上海、杭州,發現在這些城市的藝術機構都嘆息自己的城市缺少有活力的藝術生態。宋莊的藝術生態建構讓我這個老住戶有種參與的動力和責任,因為文化群落是平衡城市物質與文明的一個亮點。近幾年在宋莊美術館的工作中才發現宋莊的生態藝術和生態構想其實也讓我們存有很多的焦慮,如:宋莊未來創意文化産業建設中現代化進程對宋莊自然文化可能帶來衝擊;藝術家、美術機構生存保障問題及藝術家創作形態的獨立性等等。

一、國內、外藝術思潮與藝術生態的關係

生態(Eco-)一詞源於古希臘字,意思是指家(house)或者我們的環境。生態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環境下生存和發展的狀態,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習性,以及它們之間和它與環境之間環環相扣的關係。如今,生態學已經滲透到各個領域,“生態”一詞涉及的範疇也越來越廣,人們常常用“生態”來定義許多美好的事物。自然界的“生態”所追求的物種多樣性一樣,以此來維持生態系統的平衡發展。生態在當代藝術中出現是近兩年的事,他也指藝術家之間和他與所生存的藝術群落環境的良性生態鏈,這個良性的生態的多元性也會滋生和促進了藝術本體現象的發展。

藝術史上很多藝術思潮的形成都與群落生態密切相關。如:早期法國巴黎郊區蒙馬特高地便聚集了如梵谷、畢加索、莫蒂裏安尼等大師,這時藝術家聚居的村落藝術與巴黎的左岸齊名成為了法國乃至世界的藝術發源中心。在這樣的氛圍中形成了表現主義和立體主義等藝術思潮;另一個波希米亞式的藝術村落美國紐約市西區格林威治村,住在這裡的多半是作家、藝術家,如亨利 詹姆斯、艾倫 波、尤金 奧尼爾……都在這裡寫下他們的名著。格林威治村代表著美國社會的另外一種生活方式,是美國反文化的各種激進思想和文藝潮流的發生地。在社會思想上,格林威治村也無時不反映著美國社會的發展變革。從上個世紀的婦女爭取選舉權,到本世紀60年代的反戰,70年代的性解放運動,婦女解放運動,同性戀爭取權益運動,格林威治村都是波濤洶湧,掀起不斷的文藝浪潮。還有美國另一個藝術村落東村在20世紀40和50年代,開始崛起為一個具有波西米亞風格的地區,漸漸成了一個發展完善的藝術家街區。自那時起,這一地區相繼成為50年代“垮掉的一代”、60年代的嬉皮士、70年代晚期到80年代的朋克一族的聚集地。東村曾到處充斥著通俗藝術、反戰示威、地下電影、性解放運動、另類報刊以及搖滾樂。

在西方早期的著名藝術村落和中國北京的圓明園畫家村、東村、樹村、霍營、宋莊早期及798及周邊藝術群落一樣具有波西米亞特徵,這裡的藝術村也出現了多個藝術現象。如、政治波普、玩世現實主義、艷俗藝術等獨立的文化思潮;而中國的“東村”則開啟了行為藝術的身體感受新傾向。

以上文化現象也會帶給我們些思考:什麼時期和環境才會出現這樣的村落,為什麼在這些村落會有新的藝術現象發生?而這些村落在城市化、資訊化時代又會像哪些形態轉變?為什麼有些村落會消失?這裡我們將提到村落的藝術聚集邊緣化,不受主流意識形態、商業化的干擾及新的資訊暗流才會使新的思潮發生;而也正是這一特點又會使其消失。一個新生事物和土壤的出現必然刺激並會倍受關注,而這樣也會遭受保守權利的干預;另外現代化、商業化最終進入村落也加速了藝術村落的消失,因此在未來野生的波西米亞式村落逐步會減少而轉化成廢舊廠房改造的時尚藝術街區,而順應時代的發展,生態藝術和藝術生態也逐漸資本化、團隊化、運營化、時尚化,如798藝術區、美國現代城等藝術區。波希比亞式的文化村落應大力保護。舉例:日、韓的城市化嚴重,很多藝術區在城市街區裏由民間機構發起,這個機構根據作品品質選擇藝術家入住,有的政府提供場地和部分資金,另外部分資金民間機構自己解決。這些藝術區和國際聯繫多,活力時尚,我們也可以很好的借鑒。

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也與各個歷史時期的地緣特徵有關,這些具有不同文化針對性的藝術環境,形成了早期萌動的藝術生態和藝術潮流,個體發展與群體的傳幫帶有關。1979年的《星星美展》標誌了改革開放的起步階段,人們內心壓抑的團體釋放,充滿著感性和自髮式的萌動;85新潮是由地方藝術家群體式的反叛行動,伴隨著地方和外來訊息的相互傳遞,各個地方的各種文藝團組,在有限資訊的衝擊下,自然形成激情的藝術運動。其特點是以地方為基點的各自發揮,而後形成全國性的星火燎原之勢;89大展則將地方各種民間藝術團隊和個人進行了一次集結,使大家了解了北京的文化積澱;90年代初個體經營有了發展,人們開始擺脫體制束縛,北京圓明園藝術群落成為各地藝術群體和個人留宿的會所,自我放逐和烏托邦式的生活方式愈演愈烈,抉擇于理想和現實、體制內外之間。1994年由於社會的原因,聚集在圓明園的外地藝術家又一次流落到宋莊。當時一位藝術家張惠平的學生介紹而偶然入住,陸續藝術家方力鈞、劉煒、岳敏君、楊少斌、王音和批評家栗憲庭遷移宋莊。宋莊早期與圓明園畫家村的感覺一樣,只是部分藝術家可以購買低價院落而為此欣慰。

二、宋莊的生態藝術的內容和特徵

所謂“生態藝術”,應該包涵自然生態、社會生態和文化生態三組相關的內容和探討話語。在此三組邏輯關係中,社會生態受文化生態的意識制約,進而影響並改變自然生態。倘使人類不去改變文化生態觀和相關的社會生態觀,僅僅依賴科技的外在進步和法制的何等完善,對其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就不可能有所改變。

我們談宋莊的生態建構多數人認為與藝術無關,其實不然。對於宋莊的藝術本體的發展中,近幾年的藝術形態被外界關注的很少,這也與北京的藝術群落生態變化密不可分。從北京藝術生態的歷史發現,宋莊在94—2003年的發展中靠的是藝術家自發性、邊緣生存和烏托邦的感覺,這個階段的藝術形態以玩世、艷俗、政治波普及自由的藝術形態為主體,是由於圓明園及宋莊藝術群落是這幾個藝術形態的源起地,也曾經影響全國的藝術樣式,很多傳統寫實繪畫的藝術家為了迎合市場,也選擇了這種風格;也有從圓明園過來的藝術家依然保持了這種樣式。這個階段沒有政府團體介入,宋莊那時藝術的草根性更多的被國外、國內各界關注。2004年至2008年,798藝術區崛起,從藝術上和生態上也影響了宋莊藝術的發展。798藝術的展示權和商業話語權吸引了很多精英藝術家流出宋莊。新鮮的798血液和思想吸引了很多藝術家追隨。加上地理位置和時尚氛圍的優勢,798的藝術顯得很有朝氣;然而,宋莊不少的藝術家更多地表現出沉寂的一面。2009-2012年金融危機對798的衝擊及其周邊藝術區城市化進程拆遷、畫廊倒閉,很多藝術家為了尋求生存的穩定性;再加上宋莊藝術園區在栗憲庭先生的努力爭取下,生存環境的好轉,使很多精英藝術家回流宋莊。到目前宋莊約有6000位藝術家入住,加上從事藝術的工作人員及家屬達到15000人之多,藝術家以小堡村為中心輻射居住在十幾個自然村,俗話説:“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這時的宋莊必然龐雜,把很多好“鳥”也給遮蔽了。

宋莊目前的藝術處在多元的發展期。從形態上説宋莊的藝術類型和媒介也更加多元化,沉穩化。當然,精英藝術依然潛隱在其中,這些年宋莊的藝術更多地關注生存、生態特徵:重視情感、良知、心性、公益、樸素紀實和社群的現象。這些特徵都與宋莊相對完整的生態及藝術家對於宋莊的情感分不開的,也和其他地區的藝術現象的不同之處:關注做為人本身的永恒價值轉換。在宋莊讓我記憶深刻的生態藝術現象大致有這麼幾個方向,這些現象打破當代藝術中點子化、概念空洞的觀念表達:

一、栗憲庭老師近年主持和邀請的藝術生態現象田野調查展,這些展覽更多是對現實直接有效的介入,關注情感、良知和公益性。

2006年宋莊美術館開館展,“天與地——現實主義的記憶”紀實攝影展

2007年4月30日至今五屆“中國記錄片交流周”在宋莊舉辦、2007年 “呂楠攝影作品展”、2007年“生活在宋莊——藝術家田野調查作品展

2009年“群落!群落!”展

2010年垃圾圍城——王久良之觀察、2010年“烈日西藏——西藏當代藝術展”、2011年“經書”毛同強個展、“紅色考古”包泡個展

2011年“八零後藝術檔案”

…….

二、是我策劃的展覽,關注人和自然、人造自然的關係,資訊化社會生態對人造情感和東方自然思想的當代化轉換;

2007年 首屆主題文獻展 ——權充IV·曖昧Ⅲ·潛默

2008年 當代嗅覺藝術展——嗅覺·感覺 、08年“生活在宋莊(四)——宋莊及周邊藝術群落田野調查展”、

2009年 第五屆宋莊藝術節·青年策展人邀請展——“未來索引:自然·不自然”

2010年 第一屆798多媒體藝術節——人造“風景”新媒體藝術主題展 、2010年 自然?——龍德軒當代藝術展

2010年 自動!全自動!——卓凡人工裝置展 、2010年 微/生/物——陳友桐個展、2010年不確定的可能性——798及周邊藝術群落青年作品展 、2010年“烈日西藏——西藏當代藝術展”

2011年 參與策劃“虛實同源——2011北京新媒體藝術年展”(包括”人造情感”新媒體藝術主題展)、“八零後藝術檔案”

2012年 文化·沙漠——庫布其當代藝術展

……

三、廖文老師通過東方類手工方式對藝術家心性和修為的表現,也反映藝術家的積極生活狀態;

2008年3月15日 第二屆“生活在宋莊——藝術家田野調查作品展”女性版、2008“心齋”展

2010年“心糾手結──類手工方式營造心境”展、2012“女紅繡事”展、

四、王林在宋莊藝術節策劃的“底層人文”展,對社會生態中的弱勢階層的關注;

2007年11月8日第三屆“中國宋莊第三屆藝術節”開幕,主題為“藝術連結”,王林策劃“底層人文”開展

五、邱志傑在第二屆宋莊藝術節期間策劃的新民間運動展對文化生態中民間藝術的群體性當代化轉換和借鑒。

2006年10月6日邱志傑策劃的“新民間運動”展開幕。

回首西方大國崛起的幾個因素中,除了經濟市場化、體制制度、素質教育之外與殖民侵略、科技人工化發展有著至關重要關係,這樣的革命帶來了很多積極的文化,然而也帶來了利潤壟斷、利益民主、倫理關係、世界格局的不平衡,生態環境、文化沙漠化的危機也越來越嚴重,不是國家經濟強大了世界就會良性發展,重復利潤和機器的冰冷使這樣人類不會長久,人的文化出了問題,人類所在的生存環境都會發生變化,精神空了人也就沒了。栗憲庭老師和我近幾年一起做的展覽,更多是從人類學、社會學和生態學視角關注群體生態並且積極植入社會發展。展覽裏群體生態現象的意義重於每個藝術家的作品意義,把藝術作品個體納入大的藝術群體生態之中,讓整個群體生態“活”起來,給這個群體中的個體建立一個實際生存的平臺。這樣的展覽重要的不是藝術,也不是精英小眾的生態圈,而是把群體藝術的時空差異做為背景。栗老師常説“讓藝術圈的這潭死水流動起來,大浪淘沙需要在這潭活水中才能淘出金子,”我們做的事先是把藝術的浪花掀起來。當然這個群體中藝術家的作品選擇需和這個生態有緊密的聯繫,每個個體也體現群體的特徵。

三、宋莊群落藝術生態的焦慮

宋莊與其他的藝術區還有一個不同的地方是它的歷史歷時18年,宋莊二代也開始成長,大家已經把這裡當作“家”的狀態。然而宋莊的藝術生態還需要建構和完善,這裡藝術生態鏈考查和組成包括:1、藝術群體形成的時間、地點、緣由;2、藝術家生存狀況、收入情況;3、形成藝術群落社會背景;4、藝術群落的近些年藝術家人數變化及當下生存狀況;5、藝術群落硬體配套服務設施,如美術館、圖書館、網站、畫廊、畫材店等;6、藝術群落藝術家藝術類型和樣式及全國的影響力;7、藝術群落的未來建構,對其他産業的帶動;8、藝術基金、藝術服務機構市場流通、藝術及展覽定位;9、包括藝術批評家和策展人的生存機制等;10、藝術稅收制度、中國藝術品收藏機制、國外藝術家駐地計劃、藝術普及項目等。

宋莊大多數藝術家面臨最大的兩個問題依然是“生存與藝術的困惑”,多數藝術家靠打短工或兼職為生,生活沒有保障。2008年前後的宋莊房屋訴訟案、目前病重的藝術家週一斌醫療保障問題和宋莊二代子女上學問題也暴露出外來藝術家生存的不確定性。我也了解到日韓和西方很多藝術家也從事其他職業,國內每年有上百萬藝術類考生投入到藝術工作中,藝術成為職業在國內目前非常困難。國內缺少直接的平價市場流通手段和藝術基金的扶持,我們只能鼓勵藝術家從事其他職業養活自己的藝術。中國目前的大的環境是文化搭臺經濟唱戲,一切為經濟服務:一、滿足國民的物質慾望,二、爭取國際經濟話語權。文化在經濟面前很脆弱,798周邊有些藝術區2009年被拆就是證明。宋莊的未來也可能會受到城市化拆遷、商業利益和藝術意識形態化的衝擊,建議政府保留宋莊自然村落基礎上發展産業、保證藝術家創作的自由度。“宋莊的生態和藝術生態”的建構目的也就是為了實現藝術家生存空間的打造與藝術公共化發展,我們希望所做出的實際而具體的努力,為以後宋莊的生態藝術和藝術生態的良性發展作出一點事情。

《美術文獻》2012年第3期(總77期)主題詞(中文)

學術主持:張海濤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