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2012藝術北京,有多少藝術?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5-03 14:42:46 | 文章來源: 雅昌藝術網

四、五月份是藝術界的繁忙時節,中藝博剛于上個月結束,藝術北京又拉開大幕。緊接著,各大拍賣公司的春拍大戲又將上演,火熱的藝術氛圍能否迎來市場又一波高潮,暫且尚無定論。但從今年藝術北京將經典北京收編後,與原有藝術北京合併的思路來看,似乎總體市場環境並不樂觀。這些僅只個人猜測,從昨天參展的機構數量,以及前來參觀的觀眾人數來看,卻明顯好于上月的中藝博,京城藝博會最具影響力的恐怕非其莫屬。進入展區,迎面的賓士汽車展示也表明藝博會與高端品牌商業合作,強強聯合的姿態。展覽區被舉辦方簡單地分成了兩大版塊,西側是規模較小的原經典北京的展區,而東側大廳則是藝術北京的主要展區。本次展會沒有像去年的經典北京一樣,在農展館的老展廳舉行,而是全部搬到南側的臨時展廳,應該是出於兩大展會合併後參展商數量方面的考慮。

經典北京面積比去年單獨辦展時略小,個人也沒有看到太多有特色的展品,甚至一些大牌類似艾軒、陳逸飛的作品也很少露面,估計商家是考慮到隨後的拍賣會上送拍。藝博會吸引的參觀人數很大,但目標群體卻並不一定悉數到場,所以這裡更多的是樹立品牌,而拍賣會才是商家藏家博弈的主要擂臺。這種氛圍在當代藝術的主戰場更加明顯,國內當代藝術的一線明星作品,基本只在幾個拍賣會的小規模預展展臺上零星出現,一些二線準名家的作品更是難得一見,多數畫廊都是攜近一兩年剛入道的新人新作前來,市場炒新股的情緒非常明顯。整場展會,處於運輸保險方面的原因,藝術品類別主要以傳統的架上油畫為主,其次是國畫和雕塑,影像裝置則在個別畫廊偶有出現。此外,版畫勢力逐漸崛起,一些西方的畫廊也帶來了畢加索、夏加爾、馬蒂斯等西方現代主義大師的版畫真跡,頻頻引得參觀者駐足。而國內的機構則展出了諸如村上隆等日本當代藝術明星的系列版畫。

從整體上看,本次藝術北京先期成交的主要還是一些中低價位的作品。其中又以採用新材料製作,比較有創意的裝飾藝術居多。類似中藝博的南韓畫廊所帶來的立體拼貼畫作,一些小幅使用綜合材料繪製的油畫,或是插畫風格的版畫,都已標明售出。多數走傳統路線的政治波普或是抽象藝術的畫廊展區則少有人問津。藝博會主要走中低端價位藝術交易的模式已經顯現,前來參觀的潛在購買者與拍賣會也有所不同,後者現在主要以投資為主,而前者是出於裝飾需求。可以説,藝博會才是反映時下國內真實藝術受眾需求的市場。反觀其實,主要以創意性作品和小幅插畫緊俏的行情,也表明大眾對藝術的理解力主要集中在購買自己喜愛並認可的作品,藝博會也一變早期宣傳推動高端藝術的平臺,成為迎合大眾審美追求的市場。

當中國當代藝術的泡沫隨著金融危機而瓦解破碎後,對於靠出售作品生存的畫廊機構來説,與其堅持自身的學術價值,首先考慮的還是能否在藝術價值的廢墟中存活。中國當代藝術走過一波雞犬升天的火爆時期,剩下的只是幾個當代明星的堅挺,而即便是這些大腕兒,也會越來越多地面對自身的風格延續或形式變革的問題,否則最終被喜新厭舊的市場所拋棄也是在所難免。當下的中國當代藝術,並沒有如之前媒介專家所預言的一樣建立起自身的話語權,外國藏家機構撤出後,留下的只是國內藏家機構手中已經無處落腳的價格高點。一些人或許只能將其永遠地留在自己的倉庫。

2012藝術北京,又有多少藝術?我想,當這個國家的多數藝術家還停留在模倣照搬弗洛伊德、培根、傑夫·昆斯,甚至是村上隆的作品時,其山寨藝術的本質仍然無法改變。每每從網上看到國外一些不知名的藝術家,默默地用自己的思想去詮釋其對於藝術的感受時,都會由衷地感慨,或許這就是我心中原本以為的所謂藝術家吧。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