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英國經驗:文化生活零門檻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8-03 15:05:50 | 文章來源: 國際線上-《世界新聞報》

文/蔡明燁

不僅免費,且服務到位

基本上説來,英國的圖書館全部都是免費開放的,只有些特殊的服務項目會酌收費用。每個圖書館有自己的服務對象,為了滿足讀者的需求,圖書館真可謂不遺餘力。

舉例來説,我平常使用最多的圖書館有兩個,一個是我的大學圖書館,一個是離我住處不遠的社區圖書館。利茲大學圖書館的館藏之豐富,在英國大學裏算得上數一數二。每個學期開學之前,圖書館員不僅會幫我將課程所需讀物數字化,將推薦書籍與影音材料放在常借區(便於學生借閱,同時也可視需求而縮短學生的借閱期限),還會將書單寄給校內書店,以便學生視個人狀況自行購買。此外,大學圖書館所舉辦的活動堪稱應有盡有,從指導校內師生搜尋研究材料,到各種電腦軟體的實習與操作,再到特種館藏的品評與鑒賞等,簡直令人嘆為觀止。

我的社區圖書館則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因為工作的關係,書籍和電腦螢幕看得太多,眼睛很累,所以閒暇時我喜歡 “聽”書,平日最常借閱的也是這裡的有聲讀物。除此之外,我的社區圖書館和大學圖書館一樣,也經常舉辦各種活動。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館員們主持的讀書會。社區讀者可以視自己的興趣和時間加入,定期討論讀書心得。圖書館可借此刺激書籍和圖書館空間的使用率,提升圖書館的閱覽“績效”,更在無形中增強了讀者的向心力與社區感。

數字化的大英圖書館

至於全英國最著名的圖書館,自然莫過於大英圖書館,它的收藏上溯3000年,藏品來自世界各大洲,不但包括各類典籍、地圖、報紙、雜誌等印刷出版物,也包括手稿、錄音帶和CD。其高達1.5億件的館藏中,幾乎涵蓋了人類知識的各種領域。

大英圖書館位於倫敦聖潘克拉斯的新館,號稱英國上世紀最大的公共建築,主樓展覽廳一週7天免費向大眾開放。參觀者可以觀看錄影,了解書籍的製造過程,也可以通過觸摸式電腦隨意翻看、放大達芬奇的手稿,以及唐代《金剛經》等圖書館珍藏。而電腦翻頁技術本身便是大英圖書館研發出來的科技成果,在無須擔憂損壞原件的條件下,既滿足了一般讀者近處觀賞的需求,也可協助學者對館藏珍品做進一步的細緻研究,毋寧是一舉數得。

事實上,大英圖書館和英國其他的研究圖書館一樣,早在上世紀90年代即已著手數字化,增加數字形式出版物的保存,並以提供網路與數字化服務為目標。如今,讀者只要申請個賬號,便可以通過電腦網路直接與圖書館資料中心相連,進入圖書館的電子館藏,充分利用大英圖書館作為歐洲最大專利資訊中心的便利。圖書館服務技術、資訊應用和傳遞方式研究上的領先,使得具有200多年曆史的大英圖書館,至今依然在全球圖書館界保持著先驅地位。

博物館的創意活動

1970年之前,英國的美術館和博物館無論是隸屬中央政府或地方管轄,大多不收費。但從1970年之後,文化經濟政策的調整賦予了主管機關較多的彈性。一般而言,凡是獲得中央補助的國家級美術館及博物館,還是採取“零門檻”的路線,讓民眾免費參觀其基本館藏,唯有當這些美術館或博物館籌辦特展時,特展的部分才會另外酌收門票。

以英國三大科學博物館為例,即位於倫敦的國家自然科學博物館、布拉德福的國家媒體博物館,以及約克的國家鐵路博物館,入場參觀通通免費。雖然都是科學博物館,它們的館藏內容各有特色。自然科學博物館以恐龍化石、生物模型取勝,媒體博物館以攝影、廣播、電影、電視、衛星等傳播科技為主軸,鐵路博物館則著重于傳輸、交通工具的演進。更重要的是,三大博物館均以互動性的展覽方式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其中自然科學博物館吸引了大批的中小學生前往參觀,對於啟發英國的下一代功不可沒。媒體博物館在靜態的展覽之餘,開放演播室讓遊客預約觀賞早期電視節目,另外還定期策展電影節、播放藝術影片及IMAX電影等,只不過這些節目都屬於收費的性質。至於鐵路博物館則曾在2009年推出了近幾年來我所見過的最成功的博物館推廣活動。館方和職業劇場相結合,利用館藏的鐵道設施,在博物館內實地演出了長達一個多月的《鐵路的小孩》舞臺劇。該劇好評如潮,是文化産業互助合作、推陳出新的最佳案例。

《鐵路的小孩》使其他公眾文化機構獲得新的靈感。例如離利茲市中心不遠的科克斯托修道院是12世紀的古老建築,16世紀廢棄之後成了古跡。利茲市政府在修道院的對面建了一棟小小的修道院博物館,一方面管理古跡,一方面陳列出土遺物,一方面也從事各種推廣活動,包括利用修道院的收藏開授美術課,教導繪畫和雕塑等。今年3月中,科克斯托修道院博物館與BBC聯手,推出一個現場直播的電視單元劇《科學怪人的婚禮》──黑夜裏,古色古香的廢棄修道院位於曠野之中,在電視燈光、音效、布景和演員的配合之下,一場充滿戲劇張力、熱情、詭異又帶有恐怖氣氛的婚禮,在上萬名奇裝異服的現場觀眾眼前展開。這些場景通過電視鏡頭的轉播,更直達全英國BBC觀眾的客廳裏。

這種天馬行空的創意,使得英國的美術館、博物館及其他公眾文化設施常有出人意料的驚喜,甚至成為重要的觀光景點。

新政府面臨的挑戰

常言道:它山之石,可以攻錯。英國大眾文化生活經驗的優點,固然值得國人參考,但它們所面臨的問題,或許也可以作為未來的借景。

自從保守黨和自由民主黨聯合執政以來,英國新政府為了解決國庫龐大的赤字,使其大眾文化組織結構最近又開始面臨了新的挑戰。例如公共圖書館的預算大幅刪減之後,聯合政府原希望人力不足的部分可以因更多志工的加入而獲得彌補,然而自願性工作者是否真能替代專業人員呢?各大小美術館、博物館、文化館在撙節開支之餘,又該如何另辟財源、增加收入,以便維持既有的服務水準?難道英國大眾文化産業真的要因此而日漸萎縮與凋零?正當我們樂見中國大眾文化體制的逐日興盛之際,英國的公眾文化機構將要如何跨出艱難的下一步,迎接新政府的挑戰,也成為關心文化産業經濟的人們關注的焦點。  

海外視點:英國的文化經濟學

英國人經營大眾文化産業很有一套,他們把經濟學的思考模式應用在公共文化設施上,將之視為公共財務。經過學界長期的分析、國會激烈的辯論,以及社會各界不斷的探討,迄今已發展出了自成一格的文化經濟學。

無可諱言,18、19世紀期間,很多著名的英國經濟學家都曾針對藝術及文化生産活動做過論述,例如亞當·史密斯曾討論過歌劇家與舞蹈家的經濟貢獻;威廉·傑文思曾研究公共圖書館的財源管道;阿弗裏德·馬歇爾也曾探討音樂的經濟價值。但這些都只是零星的研究,一直到上世紀60年代,英國學界才開始對文化藝術的應用經濟進行系統性的分析。不過一開始,他只將注意力集中在所謂“精英藝術”或“高層藝術”,也就是古典音樂、芭蕾舞、戲劇等傳統表演藝術的身上。然而通過文化經濟學家的努力,到了20世紀後半葉時,大多數的國家都已接受這類精英藝術值得政府保護的論點,以國家補助確保其存續和發展。

到了上世紀70年代,文化經濟學的討論範疇開始納入了古跡及其他文化産業,將圖書館、美術館、博物館和古跡文物的保存等,都當成是福利經濟的一環。人們開始思考國家補助的正當性,以及如何補助、如何鼓勵這些文化産業達到永續經營的目標等政策性議題。

英國的大眾文化機構各有不同的財務架構,因為不同的“績效”側重點,可能導致不同的發展策略。例如若把公眾使用率當成一個文化機構成敗與否的指標,那麼服務人員的名額就應該成為投資的重心,此外也可能需要考慮增辟展覽的空間;但如果幕後研究功能是某一大眾文化機構最重要的貢獻,那麼它所需要的便將是聘請更多專業的研究人員,而非面向大眾的館員。(作者係英國利茲大學傳播研究所研究員)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