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蔡萌
今年的香港蘇富比春拍因將上拍尤侖斯收藏的當代中國藝術作品備受矚目,而緊隨這場專拍之後,還有一場蘇富比常設的當代亞洲藝術春季拍賣,屆時不僅將有張曉剛、岳敏君等亞洲重要藝術家的傑作,還將特別呈上多媒體裝置藝術的盛宴,其中就包括來自北京的裝置藝術家邵帆的《2004年作品一號》。
裝置藝術在中國已經發展了幾十年,從最初被扣上“前衛”“先鋒”的帽子到如今成為大型當代藝術展覽上的常客,裝置藝術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可,國內也出現了很多優秀的裝置藝術家,他們的作品受到國外畫廊、美術館、基金會的青睞。儘管如此,國內的裝置藝術市場卻始終處於徘徊階段,一位業內人士坦言,“相較于在拍賣市場上價格不斷創出新高的架上繪畫,國內裝置作品可謂低價位冷門收藏。”
藝術家:收藏環境不佳
李子灃是位年輕的雕塑創作者,偶爾,他也會搞裝置創作。在李子灃看來,裝置藝術不應該是冷門的。“裝置藝術是當代藝術中的重要媒介,它的表現力,它的一些潛能甚至要遠強于架上藝術,它能夠最大程度上激發人與空間以及藝術表現形式之間的挑戰性。在國外比較成熟的藝術市場上,裝置藝術也具有相當的席位和發言權。然而,目前國內的大環境還沒有營造出一個適合裝置藝術充分發展的氛圍。”李子灃認為,影響國內裝置藝術發展的最主要原因是環境不適合,包括文化上的、政策上的。
“作為一個對材料、尺寸、展出方式等各方面都不限制的藝術形式,裝置藝術很容易吸引社會大眾的眼球,然而人們總是抱著‘好看’‘好玩’的態度去關注它,並沒有真正從文化內涵上去理解它,從藝術創作上去欣賞它,再加上收藏者的功利,所以往往這些展會上的明星藝術,到了市場上卻成了矮人,無人問津、遭遇流拍是司空見慣的。”李子灃對記者説。他表示,近些年,裝置藝術的市場境遇已經算比較好的了,至少會有一些拍賣公司願意幫你去拍。“換做幾年前,裝置藝術在展覽結束之後的命運幾乎都是當做廢品進了收購站,因為很少有收藏家或者畫廊願意收藏,而拍賣更是想都不敢想的。”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環境之下,一些傾心、致力於裝置藝術創作的國內藝術家紛紛去往海外尋求發展,比如蔡國強、黃永砯、徐冰、張洹等。依託海外相對成熟的藝術市場機制和環境,他們主要通過申請專項基金,得到基金會的贊助或者一些重要獎項來支援創作活動,公共基金會往往會對裝置等大型藝術作品進行收藏。此外,以學院展覽為先導、大型公共博覽會展覽為後援的展覽機制也能夠支援他們進行創作。
“從目前市場、收藏等方面看來,裝置藝術似乎更多是處於邊緣地位,但我相信隨著社會環境的逐漸變化以及裝置藝術與技術結合得越來越成熟,收藏家、媒體、相關機構都會把裝置藝術作為新的關注點。就現在來説,我最希望的是人們能夠多關注一些文化層面的東西,相關部門在這方面也應多起一些導向性作用。”李子灃告訴記者,他的作品已經有畫廊願意代理,對於裝置藝術的未來,他滿懷信心與期待。
畫廊:經營成本太高
然而要想讓裝置藝術成為市場上的香餑餑,需要解決的不只是環境問題。
“對畫廊來説,生存是根本。一家畫廊其選擇的藝術家和作品必須能夠使其得以維持良性的經營運轉。而裝置藝術作品與架上藝術作品相比,運輸、收藏、展出的成本都高出很多,而銷售起來卻毫無優勢可言。國內的裝置藝術能夠很好被市場接受的,除去徐冰、蔡國強、艾未未等早已被國際市場接受的作品之外,其他能夠流通的寥寥無幾。”曾任多家畫廊經理、策展人的韓女士告訴記者,現在國內大部分畫廊與裝置藝術家合作主要出於對學術、觀眾群的考慮,很少將裝置作品作為銷售的主要對象,也很少在博覽會、拍賣會上推出裝置作品。除了幾個擅長經營裝置藝術作品的畫廊,如當代唐人藝術中心、常青畫廊、長征空間、 ART ISSUE PROJECTS等,其他畫廊很少在國內有穩定的裝置作品收藏客戶。
記者了解到,為裝置藝術作品辦展覽所投入的時間、精力與財力遠超架上藝術作品展覽,幾乎每件裝置作品展都需要提前一年甚至更早便開始準備,而與藝術家溝通、製作、運輸等工作,也都比一般展覽難度大很多,投入的資金更是比以繪畫為主要經營範圍的畫廊要多得多。
“對於空間要求的苛刻性,也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裝置被收藏。”韓女士説,“裝置作品很多時候是因地制宜創作的,如果被收藏了,由於作品的可移動性非常差,要將其從創作之處搬到畫廊再搬到收藏之處,頗費週折。就算藝術家可以直接在收藏地創作,之後的一系列問題,比如如何維護、如何清潔、如何收藏、外出展覽或轉手要怎麼辦……這些都是讓收藏者擔心的問題。”韓女士表示。
此外,還有一個原因也是導致裝置收藏非常冷門的重要因素,那就是由於收藏慣性導致的較為頑固的收藏心理。“對於國內大多數的買家而言,最習慣和最喜愛的欣賞方式還是對著墻面。如果要跑到倉庫中去看上一眼或者要將一大堆部件組裝起來再體會這之中互動的快感,這實在是一大麻煩。”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市場:收藏潛力大
此前,業界曾流傳這樣一個類似笑話的事例:某大型拍賣行推出一件燈光裝置作品,因原作尚在國外展覽,倉促之下拍賣行以照片代拍;這件作品拍出後,原作到貨了,卻遲遲無人來領;經詢問才知,因照片拍得唯美,買家以為買的就是照片,全然不知自己拍得的是裝置藝術作品。這在一定程度上,顯示了國內收藏家對裝置藝術的認知程度。
近兩年,一些小的裝置藝術品已經有合適的渠道進入市場,並且為收藏家所收藏。2006年,中國嘉德推出了肖魯的裝置作品《對話》,並以231萬元的價格成交,成為國內首件拍賣價格超百萬的中國當代裝置藝術作品。2009年香港蘇富比春拍中,黃永砯作品《六十甲子車》以338萬港元成交,刷新了國內裝置藝術作品的拍賣紀錄。而在去年“一擁而上”的藝術投資收藏熱潮中,國內裝置藝術市場依然平淡,能夠引起關注的僅有艾未未的《兩隻腳的桌子》最終以149萬港元成交。在國內的裝置作品拍賣歷史中,似乎再沒有其他能被人們記住的了。
有雜誌曾做過一個裝置藝術收藏與拍賣的調查,綜合了藝術家、收藏家、畫廊、拍賣行等各方的觀點。大部分人認為中國收藏家很難在短時間內大範圍接受裝置藝術,裝置的一級市場還是不能為大多數人關注,二級市場的主流地位也尚未到來。裝置對於中國藏家來講,還是一片沒有開墾的處女地。
然而也有一些業內人士認為,目前中國裝置藝術作品收藏現狀,讓人很容易聯想到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時中國當代藝術的收藏狀況。當時一些國外藏家以特別低廉的價格購買一些在當時中國無人問津的當代藝術作品,後來在國內藝術市場活躍時,又以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價格轉手。該人士預測,如今,裝置藝術市場一如當年的當代繪畫作品,屬於剛剛起步階段。因為在認知上欠成熟,以及保管、存儲等方麵條件有限,收藏大型裝置作品的確存在一定困難。不過,一旦國內藏家對裝置作品認識更加成熟,就會開始跟進收藏裝置作品。那時,這些作品會比現在升值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