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保持優勢 擴大影響力:董國強談匡時五週年心路歷程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12-08 20:12:29 | 文章來源: 《大觀》

        文\孫曉彤

五年的時間,可以讓一個強褓中的嬰兒逐漸成長茁壯;五年的光陰,也可以讓一家新成立的拍賣公司,歷經藝術市場更疊盤整的洗禮,成為中國拍賣行業中的佼佼者。恰逢北京匡時拍賣的五週年慶,《大觀》很高興在秋季拍品徵集已經大致底定的此時,專訪到匡時的總經理董國強,與我們的讀者分享這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以及他企業成功經營的理念。

記者:當初為何會想成立拍賣公司?

董國強:匡時是2005年成立的,在此之前也一直有人找我做拍賣,但那大多是客串和幫忙的性質,加上我個性比較懶散,所以2005年以前我一直沒有真正投身拍賣,更多是做一個旁觀者和買家。 2002年我生了一對雙胞胎,我很喜歡小孩,所以那段時間幾乎就是天天在家當好爸爸;後來,到了2005年,孩子漸漸長大了,我心想:總不能讓孩子覺得爸爸整天在家睡覺、什麼事都不做吧? (笑)所以才覺得自己應該再出來做點事,對孩子起一個榜樣作用。另外的幾個原因就是:第一、以我在拍賣行業裏的經驗,對行業有一定的了解;第二、過去我累積了不少買家、賣家和行家的人脈,其中大多數都是我很好的朋友,他們也都鼓勵我出來做拍賣;第三、自從2003年SARS之後,藝術市場的整個盤面擴大,對於做拍賣來説是相對有利的生存條件。綜合以上幾點,我認為自己可以從事拍賣行業。決定要做拍賣之後,我就找了我的好朋友劉益謙─對劉益謙來説,藝術品他也收藏了十多年,對這個行業本身就有興趣,他自己也有多圈內的朋友,加上我們兩個相互之間的信任基礎深厚,於是就決定一起成立匡時拍賣。

記者:可以談談匡時拍賣剛成立時的情況嗎?

董國強:從外人看來,拍賣很簡單,不過就是收件、上拍然後收款;但真正涉足之後,就會了解其中有許多環節複雜的部分。而我,既沒把拍賣想得太簡單、也沒有感覺它太複雜;現在回想起來,當初也是在“半懂不懂”的狀態下成立匡時的。匡時成立的初期恰好趕上了市場的回調,2005年的上半年大部分拍賣公司的成交額都比2004年減少許多。作為新的公司來説,我認為趕上這樣的時機不見得是壞事─市場好,誰都能做;市場不好,恰好可以看出誰能做、誰不能做。但當時我信心十足,原因有幾個:第一、我想做的是好的、嚴肅的、負責任的、也被業內行家與藏家所接受的拍賣公司;第二、以我的專業和熱情,我相信自己能把事情做好。

記者:為什麼會把公司起名為“匡時”?有什麼特殊的含意嗎?

董國強:講到“匡時”,很多人就想到“匡時濟世”或“匡正時弊”,聽起來似乎有點狂妄。但我的想法是,每個人不一定具備“匡時濟世”或“匡正時弊”的能力,但卻可以具備這個理想─既然要做拍賣,我就希望透過這個平臺,把我對藝術的熱愛傳遞給更多人。

記者:你覺得匡時這個品牌,在經營了五年之後,所樹立的企業形象為何?

董國強:在成立匡時之初,我思考過這個公司該如何在國內的拍賣行業中立足─因為,在之前參與拍賣的過程中,我的確目睹一些公司由弱到強、或由盛轉衰。我一直認為,了解競爭對手的健康,和了解自己的健康一樣重要;換言之,我首要思考的就是如何在自己與競爭對手之間,尋找差異性的優勢。作為一個新的拍賣公司,市面上有的是成立十年以上、甚至品牌有百年曆史的競爭對手,他們累積有一定的影響力和社會知名度,在這方面,匡時可説是遠不及它們。所以我希望樹立的品牌形象,必定是有別於它們的。我是一個注重形象的人,同時我也愛惜企業形象。匡時成立到現在五年,我敢保證地説,匡時從來沒有主動搞過假拍─也就是説,歷年的成交額都是受到業內信賴且備受好評的,而這也是我很欣慰的一點。包括今年春拍匡時的總成交額突破了人民幣十億元,這也代表匡時確實在五年中跟上了市場的步伐。

記者:經營拍賣公司五個年頭,你碰到最大的挑戰是什麼?

董國強:這可以分成內部和外部兩個部分。內部方面,到目前為止,我自己認為最大的挑戰,也是日後必須調整的部分,就是人才的培養。有人説匡時是個人英雄主義色彩濃厚的公司,這來自於我自身的理想主義─做事親力親為、凡事都覺得自己做會更好,但這反而不利於人才的培養;其次就是公司制度的建立,因為在過去我把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業務上,儘管我們的同事人都勤奮而踏實,但在公司的管理和制度建立上,匡時仍然不及許多老牌公司。在未來的發展中,匡時若要繼續進步,光靠我一個人的力量肯定是不夠的,加上又沒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未來肯定是會遇到發展障礙。這是我五年下來的總結,我希望到成立十年之後,這些問題可以獲得解決。

從外部來説,我自己認為對於市場環境和客戶複雜程度的預料上不足─拍賣是個行業小、圈子大的事。從拍賣金額來看,其比重在全國的經濟比例中是相當低的,但接觸卻是來自各行各業、形形色色的人;換言之,要從事拍賣,必須具備的是與人溝通的能力,這是我始料未及的、卻也是五年中我收穫最大、也是這個行業最吸引我的原因─我們能接觸到各行各業的成功人士,在交往的過程中,我可以分享他們的人生經歷並成為朋友。

記者:你怎麼看中國下半年的拍賣市場?

董國強:今年秋拍各個拍賣公司都會面臨相同的一個問題,首先就是徵集作品困難,這有幾方面原因:第一、市場價格變化大,買家和賣家對於作品價格的作品期望值不同,這考驗著拍賣公司對於市場預判的能力;第二、是對於客戶的掌握能力,在面對每一件收進來的拍品時,你要問的是自己有沒有能力把它賣出去。其次則是拍賣貨款的拖欠,再怎麼高價的作品雖然在拍賣上實現了價格,但貨款拖欠的時間比過去長,就抵銷了市場的進步,我想這個情況比過去幾年更嚴重。

記者:你覺得從事藝術品拍賣,最大的成就感為何?

董國強:人們把作品交給拍賣公司,不外乎幾個原因:第一、拍賣是公開公正的平臺,交易透明;第二、拍賣有其偶然性,同一件作品在拍賣公司可能會創造出更高的價格;第三、專業的拍賣公司可以重新包裝拍品,提煉其中的內涵、並提高其價值。對我來説,做拍賣最大的成就感在於,如果能夠透過自己的努力,讓不了解藝術的人,了解藝術、進而收藏藝術並且認可你,這個成就感,甚至超過我過去收藏作品的快樂。

記者:你認為匡時在市場上最不可取代的優勢為何?

董國強:第一、在內部人員上,我們的工作人員沒有太多行業裏的習氣;第二、就是團結,我們有外界所不能想像的集體忠誠意識;第三、我們公司強調的就是服務,在過去我們會以為拍賣公司從事的就是藝術品仲介服務,但其實“服務”一直不夠強,原因來自於過去中國的拍賣公司經營比較容易,現在一旦競爭加劇,弱點就暴露出來;第四、就是公正透明,匡時至今建立起的市場口碑,就是我們一直以來所累積的成果。

記者:如果説五年是一個里程碑,你認為未來匡時下一個階段的目標是什麼?

董國強:堅持理念,擴大匡時在行業中的影響力,另外就是保持優勢,鞏固我們的地位,再把相當一部分的精力放在企業的規範管理上。只有競爭才會帶來進步,未來五年,隨著藝術品拍賣的獲利可能提高,一定會有更多的人參與到拍賣公司的經營來,必定會涌現更多的拍賣公司,而他們也會讓行業的競爭更激烈、促使進步也更快,在面對這樣的競爭,匡時該如何調整心態─不是把後進者都當成敵人,而是如何一起把市場盤面做大,形成一個健康的交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