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塗鴉的中國式蛻變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11-09 19:10:45 | 文章來源: 北京晨報

798外墻上“擰巴”的英文字母、誇張調皮的肖像,讓來來往往的人漸漸認知了塗鴉這種藝術形式。如果你認為塗鴉只是亂涂亂畫,那就大錯特錯了。一位策展人Howard Rutkowski曾説,“塗鴉藝術絕不僅僅是在街頭墻上做創作,它是一種文化形態,這種文化形態逐漸滲透到文化的各個領域,同時也使塗鴉藝術注入許多新的活力。”

那麼,到底應該如何欣賞塗鴉?如何讓塗鴉給我們的城市和生活帶來更多驚喜和精彩呢?

塗鴉·參與者

自稱是作家而不是畫家

20世紀70年代的紐約黑暗、骯髒、危險而且破落。找不到發泄創造力和想像力渠道的年輕藝術家們將作品帶到街頭和地鐵站,城市成了他們的畫布,這也是紐約塗鴉藝術的起源。

“還記得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我第一次看到地鐵車廂上的塗鴉時,覺得很有意思,我不知道是誰創作了這些東西,但我知道應該參與其中。”美國著名塗鴉藝術家Daze説,直到今天,世界各地的年輕人在不同環境下,還在問著同樣的問題,並且帶著問題加入塗鴉行列。

身為第一批美國塗鴉藝術家的Daze認為,塗鴉的本質在於自我表達。塗鴉藝術家更喜歡稱自己為Writer(作家),而不是“畫家”(Painter),“如果真要界定我的身份,我更願意説自己是一個創造者,一個通過這項藝術創作東西的創造者。”

塗鴉·發展

登上畫布 走進美術館

1980年,紐約的“時代廣場展覽”正式宣告了塗鴉藝術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出現。1982年曼哈頓島西德尼·賈尼斯畫廊首次展示了紐約城市藝術家的作品,展覽標題就是“塗鴉展”。塗鴉作品開始進入畫廊和美術館。

盧迎華是一位策展人,他認為塗鴉的創作地點和行為模式對塗鴉藝術的發展至關重要,“美國早期塗鴉藝術家會在火車上創作,他們會等火車來,然後進行創作,再被清洗掉,就像一個遊戲過程。塗鴉始終是藝術家用來表現生活態度的一種方式,其中還加入了反叛精神。當美術館把它帶入藝術殿堂消費時,到底是在消費形式還是在消費態度,值得我們思考。”

塗鴉·方式

寬容對待塗鴉精神

創作平臺的轉變也帶來創作方式的變化,“我在畫布上創作第一個塗鴉作品是在1986年,那時我會去紐約地鐵創作,也嘗試著在工作室創作。其實當時藝術界對這種藝術形式很感興趣,但他們非常質疑當這種藝術進入畫廊之後,會不會喪失作品的精神。”Daze比較了兩個媒介,“在工作室是一個學習、研究、思考的過程,畫布作品表達的情感更加細膩。而在戶外,更多是體力上的消耗,同時要迅速做一些決定。兩種創作方式有不一樣的精神狀態,但都很有意思。”

同為塗鴉藝術家的孫宇坤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從塗鴉進入畫廊那一刻起,它的生命已經走向完結,“我認為塗鴉的承載媒介就應該是城市,當它被放到畫布上,讓觀眾到畫廊看時,我想它已經喪失了一種精神。但我認為沒有必要過分強調塗鴉精神和形式的關係,對待塗鴉就是一種寬容心態。”

在我國,香港較早接觸到塗鴉藝術,後來塗鴉才被推廣到內地,而廣州、深圳等大城市,是內地最早出現塗鴉的地區。近幾年,國內的塗鴉通過網路的力量傳播到各地,還出現了一些活躍的塗鴉組織。

中國塗鴉藝術家陸大寧上大學時,在北京看到了很多塗鴉作品,於是産生了興趣,“我覺得塗鴉是很絢麗、能給人視覺刺激的一種藝術形式。最早我在墻面上創作,現在主要在畫布上。”

同樣是塗鴉藝術家的孫宇坤在5、6年前開始接觸塗鴉藝術,“當時是因為看了一部叫做《霹靂舞》的電影,電影裏狂野的字體和配色很吸引我,於是開始慢慢接觸這個領域。單純來説,塗鴉本身就是對內心的宣泄。”

雖然塗鴉在中國發展得很快,但是到目前為止,中國的塗鴉藝術只有十餘年歷史,普及程度也不高。“中國的塗鴉藝術家是一個很小眾的圈子,在北京很少能看到大面積的塗鴉作品。”孫宇坤説。

“很多人認為塗鴉是一種潮流,作者也是照搬一些現成的東西。但是當這種文化沉澱下來的時候,我們就要想想如何把它融入到本地文化之中。我感覺塗鴉想要在中國發展,一定要和本國文化結合起來。”陸大寧表示。

孫宇坤和同伴們也一直在找尋本土化的表達方式,“我發現對於中國人來説,研究英文字體非常困難,因為英文字體就像我們的書法一樣,是融入了血液的東西,或者説是從骨子裏流露出來的一種氣質。於是我只好換一種方式,進入現實創作,用人物、肖像等日常經常接觸到的素材去創作。”

找尋本土化表達方式

塗鴉·在中國

塗鴉·思考

如何切入大眾生活

在中國,塗鴉藝術正經歷著本土化的蛻變,而在全球,塗鴉藝術也因起源於街頭藝術而充滿矛盾性及改革的迫切性。Howard Rutkowski表示,“如何讓這種藝術作品切入到大眾生活中?我想評論家首先要多寫文章,讓大家了解塗鴉藝術,畫廊要多做展覽,讓大眾有更加直接的感知方式。如果作為收藏品,我認為收藏家更希望作品充滿個性。塗鴉藝術要想長遠發展,必須保持它的個性,也就是原創性,並且要把不同地域背景下的不同想法融入到創作中。”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