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邱志傑:藝術是建構幸福人生和良性社會的必要條件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7-23 10:25:03 | 文章來源: 藝術生活快報


自2003年起,任教于中國美術學院的邱志傑就帶領著他的學生們,進行了一系列的社會調查,從日常事物出發,從中形成可思考的問題和話題,從文化研究領域借用社會學、符號學、傳播學等新的方法,以具體個案的方式將方法論轉化為新的創作實踐的工具,以社會調查、符號分析和事件介入日常生活經驗,發展出一種將觀察、行動、裝置、現場藝術、事件藝術、寫作和策展等多種要素糅合於一體的複雜的文化生産實踐,從而形成當下展出在廣東美術館的一系列“總體藝術”作品。廣東美術館館長羅一平稱 “邱志傑的‘總體藝術’理念顯示了一種開放型的智慧”。果不其然,不僅談起這次展覽,邱志傑口若懸河,涉及其他領域,邱志傑也是當仁不讓啊!

談展覽

藝報:您將這次展覽分為四部分“結緣”“頭腦風暴”“遊戲”及“臥底”,您是以一種怎樣的思路構思這次展覽的?想表達一種怎樣的主題?

邱志傑:“結緣”這個部分主要是我帶著學生做的各種社會調查和作品。這些工作總是和一個具體的地點發生關係,或者和一群具體的人發生關係,強調藝術品和社會現實之間的連結關係,所以叫做結緣。 “頭腦風暴”這個展廳主要是理論課。我們在理論講授的課堂上,經常會應用社會學中的頭腦風暴方法,將理論轉換成每個人可以參與和體驗的方式。“遊戲”這個展廳主要集中了我在中國美院教授多媒體現場藝術的工作,包括我們歷年來做過的各種項目,因為我們這個總體藝術工作室比較強調社會性,表面上看來很有泛藝術的傾向,不太像經典意義上的藝術品,主要強調想像力的遊戲。但這個以投影為主的展廳恰恰呈現了我們在這個方面的工作,它強調了遊戲精神。“臥底”這個展廳就是我們最新的“貧困設計博物館計劃”,它最集中地表現了我們的底層關懷的傾向。

展覽中的這些部分互相支撐和補充。結緣的方式是旅行,強調的是視野的廣度。臥底強調的是深度, “頭腦風暴”是這些行動的最內在的思想層面的工作,“遊戲”中則是最狂想最試驗性的行為。我希望用這種方式全面地呈現我們從思考到行動、從社會到個人的反思。

談藝術創作

藝報:您常常在攝影、裝置、行為、書法、架上繪畫等領域穿行,您的重點在哪,您是如何給自己定位的?它們彼此之間肯定不是孤立的吧?是什麼東西把它們統一起來嗎?

邱志傑:這些方式之間,很難説什麼才是重點。但是聯繫是密切的。實際上,我把攝影和書法當做一種最內部的“修身”的工作,用來探討更具有個人感悟色彩的自我理解問題。而繪畫、裝置等我把它們放在“造物”的層次。通過造物來理解世界。而更複雜的行為、事件等工作我稱之為“肇事”,是在社會和文化關係中積極主動地行動。這樣,表面上,從最內向的“修身”到最外向的“肇事”形成兩個極端。但其實它閉合成一個頭尾相接的圓。最社會化的“肇事”同時也是一種修身。這樣,每個點都同時是個人和社會性的。

藝報:您的作品資訊量極大,無論是攝影還是錄影,都是圖像連著圖像,這是什麼原因,是您個人的藝術語言嗎?這樣做為了達到什麼樣的目的?

1   2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