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砥柱銘》:騰飛的翅膀還是瘋狂的前奏?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6-07 20:54:38 | 文章來源: 中國經濟網

黃庭堅《砥柱銘》(局部)

上周文化圈最熱的話題,估計就是北宋黃庭堅的那幅書法長卷《砥柱銘》。半年前,明代吳彬的《十八應真圖卷》以1.69億元的拍賣價,創下中國書畫的最高價格。5年前,倫敦佳士得拍賣會上,《元青花鬼谷下山圖罐》以約2.3億元人民幣創下中國藝術品拍賣成交紀錄。不過當《砥柱銘》的身價達到4.368億元後,這一紀錄也“被作古”了。

短短兩年,中國藝術品市場完成了從低迷到復蘇甚至狂飆的兩連跳,這樣迅猛的勢頭,讓不少行家大呼看不懂。

真有這麼貴?是炒作還是藝術?

《砥柱銘》計82行407字,算下來每個字價格都超過百萬元。也有藏家提出疑問,認為黃庭堅書法成就不光遜於王羲之、顏真卿這樣的大師級人物,而且水準也與蘇軾、米芾這樣的同時代書法家持平,為何能拍出中國藝術品價格第一高?5日,四川省收藏家協會秘書長吳道明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這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自兩年前經濟危機讓之前價格虛高的當代藝術品擠出泡沫後,拍賣市場需要高端的藝術品來代替當代藝術品,而之前被人忽視,但極具升值潛力又不能複製和再生的中國古代書畫就成了第一選擇;第二,這和《砥柱銘》的歷史價值有關,這件作品是中國書法史上不可多得的巨著,屬於國寶級文物,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吳秘書長還透露,不光中國古代書畫作品近幾年升值不少,就連近代和當代的書畫作品也有人在炒作。“因為現在炒股和炒房都有風險,藝術品投資本身的收益更具穩定性。最近有不少山東和溫州的‘炒畫團’來成都各大畫廊收購書畫作品,導致本土書畫家作品的價格至少漲了20%。”

收藏家馬未都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藝術品拍賣價屢創新高,肯定跟現在一段時期的經濟市場有關係,其他兩個市場:一個是股市,一個是樓市,這兩個市場基本資金都不再進入,資金轉移到藝術品市場,這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

五大收藏高潮這一茬最繁榮

但新的紀錄還是讓整個收藏界沸騰。保利文化集團的副總經理蔣迎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以往中國藝術品能夠出現千萬元作品已屬罕見,現在拍賣市場頻頻出現這樣過億的作品,是“中國經濟突飛猛進”帶動的,保利甚至“希望”通過《砥柱銘》創下的這一世界紀錄來帶動中國傳統文化的振興。張忠義是中國收藏家協會副秘書長、書畫委員會主任,同時也是諮詢鑒定專家,他認為《砥柱銘》的記錄將帶動中國書畫整體上漲。據張忠義介紹,中國歷史上文物藝術品收藏有第五次高潮,北宋和乾隆盛世這兩次高潮是由皇帝和皇室收藏來引領的,晚明時期與清末民初是由民間收藏推動的。而眼下這場藝術品收藏新高潮,是大眾收藏和高端收藏同步進行的“空前繁榮”。“我們搞過統計,全國現在從事各種門類藝術品收藏的藏家在9000萬到1億之間,在這中間搞書畫收藏的將近一半。”

的確,短短的兩年時間內,中國藝術品市場完成了由2008年春拍的低迷向2009年春拍的復蘇,以及2010年春拍的狂飆這兩連跳,可謂底氣十足。然而當下的中國藝術品市場已令不少行家在大呼看不懂,一面是熱氣騰騰的拍賣,一面是冷瑟瑟的畫廊業;一面是在聚光燈下那幾個熱得發燙的成功人士:即所謂的市場皇帝,一面是既狂熱又失落的大批畫界寒士,而現實的市場還在上一輪的行情中舔傷。

連連“破億”是起飛還是泡沫?

已有業內人士擔心,在這個眼花繚亂的過程背後,潛藏著新的危機。他們擔心的是,幾年前在當代藝術品領域生發的泡沫,正在向傳統書畫和古玩領域瀰漫。

傳統書畫,尤其是中國存世的古代書畫,曾因其“真、稀”抗跌,一度成為藏家的避風港。

但有拍賣界人士對記者表示,中國傳統書畫“破億”是早晚的事,但連連“破億”卻值得警惕,這説明,有大量的投機資本正在涌向這個領域。投機者會使市場短暫火爆,但他們最終會毀掉這個市場。例如,上世紀80年代,在日本經濟泡沫破滅的前夜,文化收藏品被瘋狂炒作,但隨後經濟泡沫破滅,當時銀行裏書畫堆積如山,出售價不足購入價的1/5。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