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誰在收藏“天價”照片?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4-06 16:52:53 | 文章來源: 深圳商報

  一直以來,人們對照片收藏的認知存在著兩個誤區,一個誤區是照片是可複製的,所以不可收藏;另一個誤區是攝影太簡單,按下快門就行。

  其實,照片的買賣從一開始就參考版畫,用編號來控制印量。

  在深圳藏家青浦家裏,整面墻被巨幅攝影照片《回放之一》所佔據。這幅曾在2006年北京華辰影像專拍中創下22.55萬元的名作,記錄了“文革”開始時最為壯觀的一個瞬間——1966年8月18日毛主席第一次接見紅衛兵。天安門城樓下是一片紅色的海洋,獨特的拍攝視角使天安門城樓猶如一艘正在起航的巨輪,毛主席站在船頭,向紅衛兵揮動著帽子。

  現身拍賣會的那幅《回放之一》,是限量10幅小尺寸照片中的第7幅。而青浦家中所藏這幅,則是限量6幅大尺寸照片中的第1幅,編號“06-01”。

  從2006年開始初涉影像收藏,青浦的收藏經歷與中國影像市場從無到有的發展軌跡很是契合。他收藏了老攝影家翁乃強《回放之一》的第一張限量大照片,那幾乎是整個中國影像市場開始啟動的時刻;他收藏了紀實攝影家楊延康的80幅作品,而目前國內成套、成系列收藏影像作品的藏家還寥寥無幾;他將深圳攝影家強晉的《六合聖像——最後的晚餐》挂在工作室一進門的顯要位置,以收藏家的眼光,對這位眼下還不甚出名的攝影家寄予期望。

  命中註定的《回放》

  “第一次看到這張照片,我就被它擊中了。”説起《回放之一》,青浦説,那可真是“命中註定”,為了買它,當時還鬧了個“大烏龍”。

  2006年7月29日,位於北京798藝術區的百年印象畫廊正在上演一個日後註定被當代攝影史記取的攝影展:老攝影人翁乃強封存了40年的《回放》攝影展,照片的氛圍和色彩,見證著一個特殊年代的虔誠與衝動,刺激著人們的眼睛和心靈。那一天,青浦正在北京出差,本想逛逛著名的798藝術區,沒想到正遇上《回放》攝影展開幕。上世紀60年代生人的“文革”情結,讓他在看到這些照片時如同找到了心靈呼應。

  《回放之一》深深震撼了青浦,作為整個系列的第一張,1.5米的大尺寸只限量複製6幅,珍貴自不待言,而且只要“6500元”。他當場就決定要買下編號“06-01”的第一幅,“等到付款時,才知道是6500美元”,無奈騎虎難下,只好當場成交。“説實話,開始挺後悔的”,要知道,在那之前,國內還沒有影像專場拍賣,知名攝影家的作品一般價格都在幾千元徘徊。

  很快,形勢就發生了變化。僅僅一個月後,《回放之一》的最後一張大尺寸照片,編號“06-06”的作品已經飆到了40多萬元人民幣。當年11月,在北京華辰舉行的中國第一場影像專拍上,編號“10-07”的《回放之一》也拍出了22.55萬元的高價。此後,《回放》系列作品曾數次現身香港蘇富比、北京榮寶、北京誠軒、中國嘉德等拍場,但《回放之一》的六張大尺寸照片再也沒有出現過,其他五張照片被誰收藏了,至今仍是個謎。

  那是中國影像市場開始啟動的時刻,2007年被很多人稱為“當代紀實攝影的收藏元年”。回想起來,青浦感慨説,自己以一種非常意外的方式“見證了一個事件”。“但翁乃強的《回放》始終是個特例”,他告訴記者,後來很多人策劃類似的攝影展,再也沒有這種盛況,影像收藏的價值至今未被大眾認可。從收藏的角度,他認為“第一手藝術”和“作品或攝影師的名氣”直接決定了影像的價值,從這兩個角度衡量,翁乃強的《回放》無疑都是一時之選。

  北京798的“常銷”冠軍

  “在深圳,真正純粹的攝影家不多,能賣出照片的更沒有幾個。楊延康、張新民和楊勇,可以稱得上二者兼備。”深圳新銳攝影師楊長虹對記者説。在中國影像交易最為集中的北京798藝術區,楊延康的黑白照片一直賣得最好,“最貴的一張,據説已經賣到8萬元”。

  青浦收藏了楊延康的80張照片。這是很成系列的一個收藏,包括最為人稱道的《中國鄉村天主教》20幅和《藏傳佛教》60幅。“他拍西藏拍得很舒服,拍得耐看入骨。”青浦尤其看好這組《藏傳佛教》。他告訴記者,藏區成為攝影和其他藝術門類的創作之地,已不是新鮮事。但楊延康的特別之處在於他苦行僧般的工作方式,多年來,他在青海循化的寺院裏、甘南喇嘛的僧舍裏、西藏牧民的帳房裏、雲南香格里拉的木屋裏,用鏡頭訴説,以瞬間向生活表白。

  與很多拍場上曇花一現的高價攝影作品不同,楊延康是用實力“打底”的。青浦告訴記者,楊延康曾獲第一屆“沙飛獎”創作獎,並於2005年、2009年兩度獲德國“亨利·南恩”傳媒大獎攝影獎,這些榮譽和來自學院派的認可,為他作品的常銷提供了有力保證。但即使是楊延康,也只有數十張照片賣到5萬元以上,其他許多照片標價2000元都乏人問津。事實上,由於國內影像市場的不溫不火,成系列收藏照片的藏家屈指可數。據青浦了解,除他以外,還有一個四川藏家用70萬元收藏了攝影家呂楠的一套西藏照片《四季——西藏農民的日常生活》,並專門用非常稀有的藏紙列印出來。

  “天價”照片都是孤例

  相比已經成名成家的楊延康,初出茅廬的楊長虹涉足影像交易的故事,更能代表國內一般攝影家的生存現狀。2006年到2007年底,楊長虹和搭檔曾翰拍了《叫魂》組照,一共四組22張照片,將現代的角色扮演動漫文化“cosplay”遊戲與古老戲劇並置,對歷史文化投以獨特的關注和追問。《叫魂》曾在世界各地展覽,現在上海美術館收藏了整組照片。

  楊長虹告訴記者,2007年《叫魂》在中國嘉德上拍時流拍了,但私人藏家一直很感興趣。“過去我們通過南韓一家畫廊代理,現在簽約了上海M97畫廊。”他説,《叫魂》中的第一幅照片在畫廊的底價,過去是5000美元,現在是5000歐元,“賣得還不錯”。

  通過畫廊代理作品,是目前國內攝影家的普遍做法。像楊延康、翁乃強,都簽約最早在798藝術區開設專業攝影畫廊的“百年印象”。而楊長虹透露,國內影像市場的佣金問題近兩年才慢慢與國際接軌,“過去,畫廊和攝影家是六四分成,現在改成了五五分,這是國際慣例。”

  青浦收藏的一幅《六合聖像——最後的晚餐》,也來自一位不甚知名的攝影家強晉。這幅作品價格不高,但青浦堅持認為它有種“神性”的光芒。在中國最大的天主教村山西六合村,強晉組織村民進行了對古典和經典藝術的戲倣。難能可貴的是“演員”全部是普普通通的農民,不知是強晉“説戲”的力量還是原住民的自覺理解,正像西方人在平遙攝影節上評價的那樣:這簡直是《新約書》的再現。這幅作品,被青浦挂在工作室一進門的顯要位置。“攝影師名氣對作品價格會産生很大影響,但我認為未來強晉的價值一定會被認可。”青浦説。

  儘管一直在斷斷續續收藏攝影作品,但作為藏家,青浦對整個影像收藏市場並不看好,“不像油畫是‘硬通貨’,照片的價值很難被認可,許多拍出過所謂‘天價’的照片都是孤例。”他很少去拍賣會買照片,藏品中更多是油畫和古代器物,收藏照片也只為觀賞,“靠這個投資,真的沒想過。”

  昂貴照片價格榜

  王慶松《Follow Me》

  成交價:1175.1799萬元

  (倫敦佳士得2008年秋拍)

  張洹《家譜》

  成交價:184.275萬元

  (香港蘇富比2008年春拍)

  劉錚《四美圖》

  成交價:168萬元

  (中國嘉德2007年秋拍)

  宋冬《印水》

  成交價:119.475萬元

  (香港蘇富比2008年春拍)

  裴炳雨《松》

  成交價:108萬元

  (香港佳士得2007年春拍)

  王慶松《過去,現在,將來》

  成交價:98.56萬元

  (中國嘉德2008年春拍)

  林天苗、王功新《這兒?哪兒?》

  成交價:95.2萬元

  中國嘉德2008年春拍

  邱志傑《紋身Ⅰ&Ⅱ》

  成交價:93.6萬元

  (香港佳士得2006年秋拍)

  王玉琦《丹麥攝影師》

  成交價:88萬元

  (中鼎國際2006年春拍)

  艾未未《掉漢瓶》

  成交價:87.075萬元

  (香港蘇富比2008年春拍)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