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中華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始終沒有中斷、連續5000多年發展至今的文明。這和中華文化始終善於弘揚本國優秀傳統文化、勇於學習外國先進文化密不可分。縱觀中外文化交流史,我們可以看到中國文化交流有以下兩個主要特點。
第一,在文化輸出上是以對外和平友好為主題的,基本性質是和平的、溫情的。歷史上基本存在著兩種文化交流模式,一種是暴力、戰爭模式,一種是和平、友好模式。中國對外交流史的主導模式是和平友好模式,這和其他強勢文明的暴力輸出具有明顯區別。無論是中華文化國力強盛的漢唐時代還是作為世界經濟大國的明清時期,作為中華文化輸出形式的絲綢之路、張騫出使西域與鄭和下西洋,都是以通商、結好為目的。中華文明的和平輸出對世界文明産生了重大影響,例如“四大發明”推動了世界近現代歷史的來臨。馬克思曾指出:“火藥、指南針、印刷術——這是預告資産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總的説來變成科學復興的手段,變成對精神發展創造必要前提的強大杠桿。”
第二,在文化輸入上,古代中國基本上能夠海納百川、主動接受外來文化並努力使之本土化。例如來自異域的佛教文化,最終經本土化而融入中國文化,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異族的武力入侵和暴力掠奪,古代中國最終也通過文化的“漢化”實現多民族的交融,形成諸多各具特色又相互融合的民族文化,進而形成現在中華民族多元一體、豐厚多姿的中華文化統一體。
檢討中國文化交流的歷史特點,我們可以看到中國人在對外關係中始終是以文化大國的包容自信和多元開放的心態參與到雙邊文化交流上來的。認真總結這些經驗,對於我們今天建設文化強國、參與全球化時代的文化交流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二
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一度落伍、挨打、失敗了,並長期被去中心化和半殖民化。中國文化不僅喪失了自我發展、自我轉型的機會,也由此失去了對世界文化貢獻自己獨特作用的機緣。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文化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譜寫了多彩多姿的壯麗凱歌,中國與世界的文化關係也發生了歷史性變化。
新時期中國文化的發展歷程證明,一個大國、一個崛起的大國不僅需要富裕的人民、雄厚的實力和強大的國防,更需要一個令世人稱讚的文化軟實力。
所以,一個民族要能自立圖存、興旺發達,必須具備自己的文化。這種文化,正是民族精神的結晶,民族復興的基礎。從歷史上看,深刻的文化變革和文化進步是近代以來世界科技和經濟發展重心轉移的最重要和最具影響力的因素。歷史上誰創造了先進文化,誰就能走在世界的前列,誰就可能成為世界性強國。當代中國要崛起,沒有文化上的準備,很難實現。或者説,一個沒有文化自覺的國家,一定不可能成為大國,更不能有什麼所謂的復興和崛起。為此,我們必須確立一種文化交流的大國思維,這種思維主要指包容自信的姿態、多元開放的心胸和綜合創新的觀念,也即是用包容自信的姿態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用多元開放的心胸吸收世界先進文化,用綜合創新的觀念建設中國現代文化。
三
面對當今世界各種文化相互激蕩的大潮,如何提升文化軟實力,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大現實課題。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只有秉承文化自覺,對各種文化都加以綜合創新,才能找準我國文化發展的方位,增強我國文化的國際競爭力,才能使中華民族自尊、自信、自強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第一,樹立文化自覺意識,構建中國人的現代文化。
費孝通強調文化自覺就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對中國而言,文化自覺就是要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吸收世界先進文化,建設中國現代文化。
一是要用包容自信的姿態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我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中國在走向現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來的過程中,無論如何不能丟掉中華民族的文化本色。我們要以世界眼光和歷史視野樹立起自覺的文化主體意識,其中首先要讓國人了解我們的文化傳統,了解才會認同,認同才會尊重,才會自信。當然,發揚民族傳統並不是要復古退守、泥古不化。當前這種文化復歸的傾向有所表現。這種倒退復古的取向當然不是提倡文化自覺的本意,簡單地複製和粘貼傳統文化只能是對傳統文化本身的傷害。
二是要用多元開放的心胸吸收世界先進文化。文化自覺意識同樣強調對其他文化的理性態度,強調積極吸收先進文化成果。近代先後崛起的世界大國無一例外地都是以多元開放的心態在借鑒、比較和吸收中發展自己。對一個民族來説,只有兼收並蓄,善於吸收、融匯世界優秀文化成果,才能振興和發展民族文化。當然,對當代中國來説,學習西方文化絕不是不加質疑地追隨西方現代化取向,不加反思地接受西方理論,而是要從國情出發,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辯證取捨、擇善而從,積極吸收借鑒國外文化發展的有益成果發展自己。
三是要用綜合創新的觀念建設中國現代文化。繼承和發揚自己的優良文化傳統,同時汲取西方先進文化的貢獻,對之加以綜合創新,逐步形成一個新的文化體系。這是文化自覺的必然要求。對中國而言,如何吸收外來文化的優越性又充分繼承傳統文化中的優秀成分,既反對全盤西化又反對保守主義,這既是文化認同的問題,也是制度創新的問題。正如張岱年先生指出,兼綜東西兩方之長,發揚中國固有的卓越的文化遺産,同時採納西洋的有價值的精良的貢獻,融合為一,而創成一種新的文化,但不要平庸的調和,而要作一種創造的綜合。
第二,大力展現和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努力擴大中華文化影響。
當今,全球範圍內各種思想文化交流更加頻繁、活躍。在這種形勢下要更加注重對外文化交流,更加注重讓中華文化在更大範圍、更廣領域“走出去”,通過向外界全面展現中華傳統文化,讓外國人了解中華文化,熱愛中華文化,從而增強中華文化的影響力和競爭力。
針對國際社會的關切和某些外國人的誤讀,我們要把中華文明歷來注重社會和諧、歷來注重親仁善鄰這一歷史特點傳播開去,把中華文明獨具的“強不執弱”“富不侮貧”的精神和“協和萬邦”“天下為公”的世界政治主張傳播開去,在此基礎上積極宣傳我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推動建設和諧世界的政策主張;要理直氣壯地、實事求是地強調中國人早已提出並一直在躬行實踐的“和為貴”“仁者愛人”“厚德載物”思想,通過中國文學、哲學、美術等一系列藝術形式全面介紹、全景展示中國人一直致力於追求天人和諧、人際和諧、身心和諧,始終嚮往“人人相親,人人平等”的理想社會,讓中國聲音、中國理念、中國形象在世界廣泛傳播;通過建設各種文化交流平臺和文化品牌項目、開展有民族特色和國際影響的文化交流活動、大力建設和推廣孔子學院等,讓更多外國受眾感受中華文化的和平本質和無限風采,以此消除他們對傳統中國一些無根的偏見和無意的誤解,以此化解所謂“中國威脅論”等形形色色的無稽之談,讓外國人在認同中華文化的基礎上,贊同、接受和支援“中國機遇論”。
總之,沒有文化自覺,中國就不可能有所謂的崛起。我們要以文明古國的寬廣眼界、文化大國的開放胸襟,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吸收世界先進文化,建設中國現代文化,並在此基礎上不斷推進中外文化交流,讓中華文化“走出去”,為構建一個多極多元、和而不同、和諧共處的文明世界作出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貢獻。
吳為山(係全國政協委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