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青
供職清美近六年,我與院中好幾位老師相處甚得,包林是格外投合的一位。他曾主持研究所和學院美術學科工作,試圖銳意改革。我有幾篇教學批評的稿子都是經他的邀約與鼓勵。或許因為性格,或許都在外面待過,我與包林的現實感總會錯位:話語、文章,無能改變現狀于萬一,但我們相信言説和行動,相信自己的相信,而光陰便這樣地過去了,消磨了。
上個月我在郊外有一小小的展覽,包林兄竟去了兩次,事後語告,説是沒想到近年我畫了不少畫。在我一面,其實也甚驚異:這位一再受挫而堅持己見的同仁居然也畫了那麼多畫——説來可笑,日常共事的同業對彼此的繪事反而不甚了然,當我看見包林數十件作品,終於知道他到底還是一位畫家。
是的,繪畫是最佳的退路。此外我們做不成什麼事。
難説是工美的一路,抑或法國的影響,我看包林的畫,或許二者兼有,同時調理自己的性情。在我印象中,包林有他清晰的理知的一面,極擅言説,而他的畫則呈示感性與率性:相對於我所熟知的中央美院一路——窮于傳統的寫實、追究細節的刻畫——包林的風景、人體、肖像,注重幅面的大色域、大框架、大感覺,在跡近平涂的效果中經營主次進退,省略細節,時或間以線性的分割,率爾破局,享受畫面的律動與節奏。這種方式通常被籠統詮釋為工藝美院的設計美學,我以為是太過粗疏的結論。或許常年停留巴黎,包林的趣味多少著折射二十世紀上半葉巴黎畫派的紛繁影響,務使畫局盡可能簡扼而醒目。自林風眠至吳冠中,前輩從法國人那裏帶回來的影響又被概括為“形式感”,怕也似是而非。哪一時期的繪畫不講求所謂形式呢,而形式之為形式,不同畫手,各有表達。我看包林作畫,似在靈動與堅實這兩面做文章,色彩的明濁,則是于本土景物的感知與對應了。
我看包林畫得很愉快,很在情況中:我也畫得愉快,因我們都是教學改革的失敗者。失敗者大抵獲得主動的閒暇,離開清美三年了,忽然見到包林這許多畫,我不禁會心一笑。現在承他囑託,為他即將面世的集子寫出以上這點不成樣子的意思。
2010年1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