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去來兮——陳曼倩回顧展

首頁> 展訊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12-10 15:41:44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春風裁剪幾樹繁紅

 

歸去來兮——陳曼倩回顧展

策展人:李楠

開幕時間:2010年12月31日 星期五下午三點

展覽時間:2010年12月31日至2011年1月30日

展覽地點:思班都市 上海市徐匯區新樂路134弄2號

藝術家簡歷

藝術簡介陳曼倩(1932-2008年)出生於杭州。1958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五年制油畫係(現為中國美術學院),除油畫外還潛心鑽研中國畫,並探索中西結合、洋為中用的中國山水、花鳥畫,作品大氣,筆墨酣暢,色彩絢麗不俗。善於用文學的視角去拓展畫面的創意而獨闢蹊徑有自己獨特的風格。作品曾在全國、台灣、省、市展出,其中有獲獎或被收藏。曾為市政協國畫研究院、省政協詩書畫友畫師。省女花鳥畫家協會付秘書長。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校友美術研究院常務院委兼秘書長。

展覽前言

幾年前的一次畫展上,我和幾位衣著素雅、風彩雍華的女士在一起小憩攀談,交談中得知其中一位身材修長,白首明皓的女士是陳達青同班同學,叫陳曼倩。早年英逝的陳達青老師是我就讀美院油畫時的恩師,由此算來,陳曼倩應該是我的老師輩了。

以後經常在藝術集會、畫展上碰到她,握握手、諾諾幾言的問候,始終未有深談。但她的畫作出現在展覽會上時也會留意,多看幾眼,畢竟是達青老師的同班同學。留下的印像是畫面樸實無華、真誠而有天趣。

縱觀中國美術學院辦學八十年來的莘莘學子,儘管在五十年代人數很少,尤其是油畫專業,因種種眾所週知的原因,畢業後留在社會上再從事所學專業的人少之又少。在忠誠地服從分配、尊遁需要,而當了工人、農民、編輯、書記、政委……為社會奉獻做完了他"該做的事"後,他(她)們老了,又拾起筆來畫畫,而且是如此的神聖、執著地"重操舊業";這樣的群體中就有陳曼倩老師。

今天,她的油畫作品照片,放置在我的書案上,我翻閱著,一種莫狀的感受涌現,這是普通的幾幅畫作嗎?似乎不是,因為這些畫作之外,我所看到的是神聖、是重生,是重返藝術懷抱的新生。

陳曼倩畢業後,一直從事影視工作。電影電視是門綜合藝術,對一個有著繪畫專業的人士,這行當稱不上是改行。不少優秀的大導演、演員都有著從繪畫入手的經歷,美術學院畢業生主動奔向這個平臺觸電而觸類旁通、施展藝術才華的不在少數。因為電影藝術,有著對藝術家更多地挑戰、更多地挖掘。在我看來曼倩先生這幾十年在影視界的實踐,是對自己藝術修養的堆積,它不是改行,只是藝術實踐的平臺不同而已。

現在,她帶著比他人更為本原的藝術實踐和藝術修養,厚積而薄發,又投身於繪畫藝術的創作之中,這是一種回歸。她的作品,筆觸果斷、色彩強烈、調子和諧、處理畫面老練,畫面少有女性的纖柔,更多的是她那對自然的理解,抒發純真靈性和感悟,見素抱樸,頗為大器。

現時代,在藝術上是個多元化的時代,技法不求單種,傳統更講淵源,可走的路有多條,人們無須以一種標準來指點畫作,更無需在一條道上跑車。但有一點大家都是繞不開躲不了的,那就是畫面的情趣、意境以及畫面的修養。我在欣賞、品味曼倩先生的畫作時,更多的是這些。因為這些是藝術的靈性,藝術的本質以及藝術的魅力所在。影視藝術對她的影響會使曼倩先生的油畫,有著她獨有的個人特色,有著一種他人沒有的捕捉美的能力,從這一點來講曼倩先生所畫的水墨畫和油畫都會給讀者以藝術品位的提升。

上世紀有位老人叫郭沫若的寫過長詩--鳳凰涅磐,後雖有學者論證説這幾個字是老先生自己杜撰的,但畢竟大家都認為這是再生、回歸、美麗、崇高、永生的意思;曼倩老師的這本個人畫集不會算太厚的,但這是凝集著多少年的藝術修養的冶煉,凝結著曼倩對油畫藝術難以忘懷的情結,這是藝術的"涅磐"。

有哲人説藝術是棵常青樹。是的,對有著藝術追求的畫家來講,她永完是常青的。

 

1   2   3    


簡 介

 

相關展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