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Artist / Thomas Fuesser、李雲飛、郝安益、周鐵海
城市City / 北京
開幕Opening / 2009-11-14
時間Duration / 2009-11-15 至 2009-12-31
地點Venue / 香格納畫廊
組織Organizers /
贊助Sponsor /
地址Address / 北京市朝陽區機場輔路草場地261號
《借“中國當代藝術”之名》展示了一批由德國攝影師Thomas Fuesser于九十年代初為很多著名中國當代藝術家所拍攝的珍貴照片,也是三位藝術家,李雲飛(Chris Gill)、郝安益(Andy Hall)和周鐵海,從另一個角度對中國當代藝術近二十年發展的一次視覺“討論”。
長久以來,有太多的邏輯陷阱使人對中國的改革開放産生錯誤的理解。尤其讓人無法明白的是,究竟怎樣的文化藝術進程導致了中國文化領域迅速持續的變革。媒體在當代中國藝術方面扮演了並繼續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舉辦《借“中國當代藝術”之名》這個展覽的一個基本立意是,展示媒體如何在許多中國藝術家的早期生涯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以及一些藝術家對媒體的角色如何反應。多年來,媒體一直在記錄中國當代藝術並把中國當代藝術家介紹給國內外的讀者和觀眾。
20世紀90年代初的中國,仍處於改革開放的初期。這種獨特的大環境將一小群優秀藝術家造就成了日後的知名人士,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小有名氣的藝術實踐者。
我們將1993年作為本次展覽的時間起點。那一年,在戴漢志(Hans van Dijk,之後建立了CAAW中國藝術檔案倉庫)的指導下組織了一系列訪問活動,向北京、上海和杭州的藝術界介紹了藝術家Joerg Immendorf (漢堡)、Guenther Uecker (杜塞爾多夫)、藝術評論家 Andrew Solomon (紐約時報)、攝影Thomas Fuesser (德國明星週刊)等人。這次歷史性的安排,對許多藝術家的職業生涯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因此,此次展覽讓觀眾第一次有機會看到Thomas Fuesser在當時拍攝的照片。此前,這些照片的底片一直被留存在漢堡的一個箱子裏。此外,這次訪問還為日後周鐵海的錄影和雜誌封面等作品創作提供了靈感。
李雲飛(Chris Gill)和郝安益(Andy Hall)自90年代起就在中國居住,作為與周鐵海和Thomas Fuesser作品的對照,兩人的作品則以他們獨特的眼光展示了歷史的變遷,講述了從1993年至今中國社會發生的變化。這種變遷不僅限于藝術界,更在於整個社會的態度和行為,也包括國外對中國的看法以及中國對自我形象的認知。
歷史發展中太多的迴圈都在這次展覽中以簡單的形式被編輯和加以呈現,從而反映出歷史是如何剪輯時代發展歷程的。展覽還將探究影響和介入中國當代藝術的國內外因素。
正如廣州三年展的策展人高士明告訴李雲飛的那樣,“有三代外國人參與了中國藝術。第一代在墻上打了個洞,第二代造了一座橋,第三代建了一座美麗的寶塔。”
此外,隨展覽還將推出一本印數有限的圖書,收錄了相關的重要文章以及更多未展出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