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60週年,展現60年來美術創作的成果以及美術史風貌,研究60年來的美術創作以及美術創作的發展問題,由上海美術館特舉辦的“革命的時代:延安以來的主題創作展”專題展,將於2009年11月18日在上海美術館開幕,展覽至11月29日。本展覽以個案研究為特點,反映新中國美術創作的源流與發展,反映這一段特殊時期內的繪畫主題與主題繪畫給於20世紀中後期中國美術創作和發展的影響。
為此,藝術中國專訪本次展覽總策展人、中國美術館學術一部主任陳履生先生——
藝術中國:(以下簡稱“藝”)此次展覽分為服務於時代(1937-1977)和變革於時代(1978-2003)兩個部分,這個結構是如何劃分的,為什麼選擇1978年作為一個分界點?
陳履生:(以下簡稱“陳”)這個展覽的結構主要是根據展廳的安排,因為上海美術館的展廳是由中央部分向兩側延伸,實際上是兩個展廳加上中間的過道,所以這個展覽只能分成兩個部分,這是第一個考慮;第二個考慮就是從美術史的分期來説,我們有很多種分法,但是最簡單的分法就是分成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1949到1978,第二個部分是1978到2009,這兩個部分實際上就是改革開放之前和改革開放之後,以改革開放作為一個歷史的起點。毫無疑問,這個歷史的分期,它牽扯到我們社會發展的很多方面,通常來説“文革前”與“文革後”,包括“文革後”,我在我的著作裏面提到過“後文革”時代,雖然“文革”結束了,但是保留了“文革”期間的很多的做法,包括思想觀念。所以我們很難把它排除在“文革”之外。但是改革開放帶來了社會生活的新的變化,包括政治體制的改革。所以我們把(這個分界點)放在1978年,我想可能更符合社會政治發展史的一般的常識,更符合藝術發展史的一個基本的狀況。
藝:“紅色經典”成為最近幾年學術研究和藝術市場的一個潮流,您認為它在社會文化中佔有一個什麼樣的位置?
陳:至於説“紅色經典”作品、“革命主題”作品在當代的作用和意義、影響,我想它更多是基於美術發展史的一個基本的狀況,因為就美術發展來講,它雖然是社會生活的反應,雖然這些圖像都生動記錄了各個歷史發展階段的每一個進程,但更多的它作為一個歷史的呈現,歷史的記錄,通過這些圖像,能夠了解社會政治文化發展的基本的狀況。因為我們把這個展覽為什麼沒有定為新中國美術60年的展覽,或者沒有定位為新中國美術以來的主題創作展,而談到延安以來?因為新中國美術的傳統,是基於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1942年5月,毛澤東在延安的一次文藝座談會上發表了講話,這次講話奠定了中國共産黨的文藝方針,也決定了整個文藝發展的方向,講話之後一大批文藝工作者深入到抗戰的前線,深入到解放區的一些社會生活中去,使民國以來的美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樣的一種反映生活,服務於社會現實的革命文藝的傳統,對新中國美術的影響是巨大的,所以我們把延安以來的傳統做了一個系統的梳理,這也就是使得我們能夠完整的呈現新中國美術發展的核心的一些問題。當然這種歷史性的意義、影響,正是建立在這樣一種基本的社會文化發展的基礎之上的。我們今天用這種美術史的眼光來看待這些藝術作品,除了藝術的審美的功能之外,我們還能看到藝術的教化功能、還能看到它在社會各個歷史階段宣傳的功能,服務於社會現實的功能等等,當然與之相關的問題有很多,它幾乎反映了社會生活、政治的方方面面,所以它是一部完整的延安以來的社會政治和藝術生活的完整的一部歷史。
藝:舉辦這個展覽的意義是什麼?
陳:這個歷史是我們解讀文本的一個重要的圖像參照,因為圖像的生動的、形象性的記錄,不僅是一種簡單的文字的一種描述,這種藝術家的加工對於主題的理解,主題的表現,也正是我所説的藝術的智慧所表達出來的一種獨特的創造,這是二十世紀中期以來一代藝術家的一種記述時代的創造。所以我們今天以這種美術史的眼光來看待這些作品的時候,我們就能夠發現它特殊的歷史的價值和意義。雖然歷史不可重復,歷史也難以回到過去,但我們可以用歷史的眼光來解讀這些作品,來看待這些作品曾經有過的社會功能,挖掘它的社會、歷史的價值,作為一種歷史文化遺産,儘管這些作品中有一部分可能反映出是歷史的傷痕,但是我們從這些歷史傷痕中你仍然能總結出人類文化發展進程中的一些規律性的問題,從中吸取一些文化發展的教訓。雖然政治化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但是與一個歷史相關的這些歷史圖像,正以一種獨特的價值,成為我們今天的一份重要的文化遺産。
本次展覽展出作品:
《向井岡山進軍》 作者:招熾挺、趙淑欽、王孝柏
《江河大地的春天》 作者:靳尚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