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設計

“IM資訊新浪潮”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9-20 22:07:17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IM資訊新浪潮:英國資訊可視化藝術設計展”開幕現場

2013年9月20日,“IM資訊新浪潮:英國資訊可視化藝術設計展”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本次展覽由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主辦,英國大使館文化教育處協辦,亞洲設計出版工程(ADPP)、北京星月吉祥國際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承辦。此次展覽展出的是英國資訊可視化藝術設計領域的代表性作品,內容涉及數據新聞作品、雕塑作品、可視化影片以及平面作品等,形式多樣,膾炙人口。作品強調交互學科的應用,把抽象的數據統計和科技結合,並最終以具象的藝術設計形式錶現出來,從而拉近了觀眾和資訊化數據的關係,使得數據資訊化及科學技術更加人性化和直觀化。

展出的作品《聲音/沙發》,聚乙烯閉孔板 2008年

展覽開幕現場,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副館長唐斌,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林存真,策展人、亞洲設計出版工程的周姜杉、英國FutureEverything數字藝術節創始人德魯•漢邁特(Drew Hemment)、英國皇家美術學院資訊體驗設計課程主管凱文•沃爾克(Kevin Walker)和來自英國大使館文化教育處的大衛•艾略特(David Elliot)分別致辭。隨後,IM資訊新浪潮:英國資訊可視化藝術設計研討會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學術報告廳舉行。

展出的《日本地震雕塑》  樹脂 2011年

資訊可視化(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由Stuart K.Card、Jock D.Mackinla和George G.Robertson于1989年提出並興起于二十世紀90年代。最初起源於圖形學、人工智慧、科學可視化以及用戶界面設計等領域的相互促進和發展。作為一個新興並快速發展的研究領域,資訊可視化結合了科學可視化、人機交互、數據挖掘、圖像技術、電腦圖形學、認知心理學等諸多學科的理論和方法並區別於數據可視化與科學可視化概念。本次展覽和論壇的議題並非指向“什麼是資訊可視化”,而是探索“資訊可視化可以是什麼”。策展人認為,“資訊可視化”不是一個被嚴格定義的行業或者産業,而是一種創作風格和思考方式。藝術家、記者、設計師、“極客”、電影人、音樂家,都在運用“可視化”進行創作。正如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林存真女士所説:“本次展覽不止將目光放在建立一種快速、有效、準確傳遞資訊的工具上,更多的是將資訊設計放在一門藝術、一個思考方式和一種設計方法的探索上,並配合邀請創作者和教育者的學術活動,完成一次‘資訊設計可以是什麼’的交流與展示”。

展出的作品《繁榮/凋零/野生》 數位印刷 2012年

與展覽同步,ADPP及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公共教育部共同籌劃和啟動的還有包括“資訊可視化藝術設計論壇”、“資訊可視化藝術設計工作坊”、“IM資訊X交互論壇:資訊板塊”和“RCA-CAFA設計學院合作教育周”在內的系列公教活動,以此為觀眾提供有關資訊可視化藝術設計的更多角度和多層面的資訊和服務。

本次展覽及活動持續到10月15日。

展覽現場

“資訊可視化藝術設計論壇”現場

1   2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