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您的位置: 首頁 > 熱點關注 > 設計·新媒體

王敏:未來幾年是中國設計發展的黃金時期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10-08 20:08:16 | 文章來源: 雅昌藝術網

中央美院設計學院院長王敏

問:今年適逢建國60週年,請您談一下建國60年以來設計的發展概況。

王敏:現在回頭看,建國60年來中國的設計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在改革開放之後這30年,這30年中國的設計發展有了一個實質性的進展。改革開放以後,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對設計産生了很大的需求。同時,整個社會觀念的改變,也促使了設計界翻天覆地的變化。

舉例來説,改革開放之前,廣告業在中國是不存在的,改革開放之後,廣告業的興起帶來了對設計很大的需求,這個改變是巨大的。從品牌、産品形象宣傳,到産品市場推銷,這整個的環節都需要設計在裏面起很大的作用。平面設計最早是從深圳開始逐步發展,過去幾乎不存在獨立設計師,不存在設計公司,到現在有大批設計企業、設計工作室出現,設計形成了一個很大的産業。

這個産業的數量是多少呢?現在還沒有一個確切的統計數字,但是對在校學設計的學生我們可以有一個大約的估計,大學的設計專業每年有近三十萬學生,如果按照這個數字來算的話,四年就有100多萬,在外面就業的設計師的數字也是巨大的,全國大概有十幾萬家廣告公司,每家廣告公司有幾個設計師,這加起來又是一個上百萬的數字。所以現在中國平面設計的發展是特別快的。現在中國的工業設計也處在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因為中國在改革開放初期,大部分企業都只是給外國企業做簡單加工,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企業對自主品牌、自主創新、自主設計的追求,促進了工業設計的飛速發展。尤其是近幾年,成立了很多獨立的設計公司,很多大的企業也都成立了設計部門,在走自主設計的路,這是一個特別大的發展。

其他方面,像建築設計、家居設計、環境設計等方面也都有非常大的發展,這些年中國對設計的需求量是巨大的,這也帶來了全世界對中國設計的關注,一個直接的結果就是今年“世界設計大會”在北京召開,這個設計大會之所以要在北京開,一方面是隨著中國設計的成長,我們需要跟國際設計師有一個平臺對話,另外,國際設計界也需要對中國設計界有一個重新認識,通過這個大會,他們可以更好地認識和了解中國設計界的現狀。同時,對於中國的社會公眾來説,現在也處在這樣一個時期,就是大家開始逐步接觸、設計,但是設計究竟能夠對這個社會、經濟的發展會起到什麼樣的作用,大家還不是很了解。通過這次設計大會,我們希望可以讓政府、公眾、企業認識到設計的重要性,以及設計作為創意産業的核心、第二生産力、提升國家競爭力和國民生活素質的重要手段等方面都有進一步了解,這也是我們這次設計大會希望達到的目的。

問:在08年奧運會中,您擔任視覺設計總監,您帶領您的設計團隊對奧運會眾多展示因素進行了非常成功的全方位包裝,您覺得在奧運會之後,整個社會公眾對設計有沒有一個新的認識?

王敏:我參與奧運會是從申奧時就開始了,作為設計師,我是一直期望奧運會能夠成為中國設計發展的一個契機,讓中國的設計有一個大的提升,就像日本和南韓所經歷的一樣,日本的東京奧運會讓一大批日本設計師走上國際舞臺,變成了國際級的設計大師;南韓首爾奧運會之後,南韓就開始大力推動設計産業的發展。我們當時也是希望北京奧運會也能起到這個作用,整個奧運會期間我們也做了很多的努力,我們很多人都在不遺餘力地宣傳設計,希望能把奧運會的設計做到最好。

現在回想起來,我們整個的奧運設計還是非常成功的,得到了國際設計界的一致讚揚,也達到了自己的目的。整個奧運會的形象既有中國特點,又有現代色彩;既有中國的民族精髓,也展現了奧林匹克精神。真正做到了現代、奧運會精神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

但是在教育大眾,提高大眾對設計的認識這一點上,我沒有看到有什麼很實質性的推動。我們做的很多東西受到了很多的好評,但是奧運會畢竟還有太多別的事,大家都在討論,設計就被淹沒了。但是有一點,奧運會的形象景觀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次這麼大規模的為一個活動做整體形象與景觀設計,自上而下關注並重視的,這是第一次。我想現在政府或者是企業,以後看待形象景觀要換一個眼光了。

問:在您回國之前,您在美國Adobe公司擔任設計總監,而目前國內的設計環境與國外相比仍有很大差別,吸引您回國的最重要原因是什麼?

王敏:我想最重要的原因還是現在的中國很有意思,用一個大詞就是“朝氣蓬勃”,至於為什麼會選擇回來,我覺得在中國現在可做的事很多,人活著,就是多做點事,做點有意思的事,就回來了。現在的設計教育發展特別快,非常需要人,又有很多項目,比如奧運會。我要回來最初還是因為奧運會的原因。

問:最早您是從申奧開始就參與到奧運會裏來了?

王敏:對,當時奧申委請我來做申奧多媒體陳述報告的總體設計,當時我就跟劉敬民、劉淇説:“如果申奧成功,我就回來。”等於也是實現自己的諾言,後來潘公凱院長請我來參與這邊設計教育的發展,這兩件事都很大,都很好,我就回來了。我已經回來六年了,六年零一個月了,想不到,都六年了。

問:中央美院設計學院在您的領導下,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取得了非常多的成績。設計作為一門實用學科,您認為目前的設計教育體系跟實際社會需求之間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

王敏:首先中國現在的設計教育有著很多問題,這也是我當時想回來的原因。教育跟實踐脫節,這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一方面,很多學設計的學生畢業以後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很多企業找不到合適的設計師,這是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但是這個問題要分開來説,我一直在講,中國現在需要不同類型的設計院校,我們是需要一批設計院校要緊密地跟企業需求緊密結合,培養一些完全契合社會實際需求的設計師。另外,我們也應該有一些院校,致力於培養有前瞻性、創造性,有開拓能力的設計師,我們需要這一批這樣的設計師,這些人可能在學習中更側重創意、前瞻性、實驗性方面,短期來看可能不是特別實用,但是長遠看來,他們是會對中國設計的發展會起到推動作用。但是如果光培養這樣的人,那是對國家不負責任,所以還是需要培養一些特別會做事的設計師,跟工科接得特別緊的,特別有理性、邏輯性,特別會解決問題的。

我覺得現在需要有不同的院校,大家根據自己的特點來做。中央美院設計學院因為在美院的純藝術的氛圍裏,所以我們更偏重於藝術性、實驗性、前瞻性的東西。所以他們畢業出來面對社會需要一個過程來轉變自己。

問:那您覺得目前國內的設計教育實現這種教育分工了嗎?

王敏:現在還是有點混亂,有的學校實際上應當踏踏實實地把職業教育做好,有很多學校還是沒有把自己的定位搞得很清楚。

問:您認為就目前國內的大環境而言,對於設計的發展來説是一個機遇嗎?

王敏:對。現在這個階段對設計來説是一個特別好的時期,需求特別大,又是在中國經濟正在由山寨文化向自主創新文化發展的一個轉捩點上,不能老師山寨,國家發展初期的時候,山寨可以,但是天天這樣,就只能永遠跟在人家後面,所以現在是處在一個很好的時期,政府現在也很關注。在世界設計大會的宣傳方面,潘公凱院長跟中央領導、國務院秘書長、政協委員也都談過設計的重要性,我覺得會逐步形成大家對設計的關注,從上而下的,再從下而上,形成設計界良性發展的一個空間,未來的幾年設計會有很大的發展。

問:那您認為目前的社會環境制約設計發展的因素有哪些?

王敏:首先是山寨文化,大家現在可能覺得山寨文化不是壞事,別人已經走過的路,我們跟在人家屁股面照抄,就不會犯錯誤,而創新就面臨著風險,創新就面臨著失敗的可能。但是模倣不會,因為已經被別人證明是成功的路,我們就跟著後面,賺不了那麼多錢,少賺一點,但是不會吃大虧。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很多模倣的東西,而且大家不會覺得這個有什麼不好,還覺得挺光彩的。

問:有沒有版權意識也是一個大問題。

王敏:這確實是一個大問題,真的作出自己的産品來,是要花好多心血,企業也要投很多錢,但是很多企業不願意花這個錢,像iphone的設計研究,這要花多少錢去推敲設計,還有整個的研發過程也需要很多錢,企業首先要有這個決心投錢來做這件事情。

比如説做一個標誌,我憑什麼花五十萬讓你來做一個企業形象,我可以只花五百塊錢,就找人設計一個,做一個標誌很容易,幾分鐘就可以做一個,但你怎麼給這個標誌定價,五十塊錢?五百塊?五十萬?企業得到的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五十萬你得到的是設計師或者是設計團隊對你企業真正的認識,對你的品牌價值的認識,企業文化的認識,對你將來企業發展的一個責任,它怎麼來用,放在網上怎麼用,放在産品上怎麼用,今年怎麼用,明年怎麼用,都替你想好了。所以你這五十萬,長遠看是一個很好的投資。但是如果只是五十塊錢買了一個標誌,你用了兩年,突然發現是抄襲的,還要去打官司,而這樣付出的成本可能要遠遠高過最初的50萬。再舉一個蘋果的例子,蘋果公司現在的總裁斯蒂文,當時他成立第二個公司,他第一件事就是請了資歷深厚的著名設計師來幫他重新設計標誌,為什麼?因為原來蘋果的標誌是六個顏色,設計師根本就沒有考慮將來怎麼去用,因為這6個顏色,每年光花在印刷上的費用,幾百萬、幾千萬就花進去了。所以他要重新請一個有責任的、好的設計師,來幫他省下這個錢,但是他付給設計師才多少錢?所以這個投資是超值的。所以,花一個大的價錢買好的設計,長遠來看,等於是買了一個保險,買了一個你公司企業品牌的保證。

王敏:未來幾年是中國設計發展的黃金時期

問:今年適逢建國60週年,請您談一下建國60年以來設計的發展概況。

王敏:現在回頭看,建國60年來中國的設計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在改革開放之後這30年,這30年中國的設計發展有了一個實質性的進展。改革開放以後,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對設計産生了很大的需求。同時,整個社會觀念的改變,也促使了設計界翻天覆地的變化。

舉例來説,改革開放之前,廣告業在中國是不存在的,改革開放之後,廣告業的興起帶來了對設計很大的需求,這個改變是巨大的。從品牌、産品形象宣傳,到産品市場推銷,這整個的環節都需要設計在裏面起很大的作用。平面設計最早是從深圳開始逐步發展,過去幾乎不存在獨立設計師,不存在設計公司,到現在有大批設計企業、設計工作室出現,設計形成了一個很大的産業。

這個産業的數量是多少呢?現在還沒有一個確切的統計數字,但是對在校學設計的學生我們可以有一個大約的估計,大學的設計專業每年有近三十萬學生,如果按照這個數字來算的話,四年就有100多萬,在外面就業的設計師的數字也是巨大的,全國大概有十幾萬家廣告公司,每家廣告公司有幾個設計師,這加起來又是一個上百萬的數字。所以現在中國平面設計的發展是特別快的。現在中國的工業設計也處在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因為中國在改革開放初期,大部分企業都只是給外國企業做簡單加工,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企業對自主品牌、自主創新、自主設計的追求,促進了工業設計的飛速發展。尤其是近幾年,成立了很多獨立的設計公司,很多大的企業也都成立了設計部門,在走自主設計的路,這是一個特別大的發展。

其他方面,像建築設計、家居設計、環境設計等方面也都有非常大的發展,這些年中國對設計的需求量是巨大的,這也帶來了全世界對中國設計的關注,一個直接的結果就是今年“世界設計大會”在北京召開,這個設計大會之所以要在北京開,一方面是隨著中國設計的成長,我們需要跟國際設計師有一個平臺對話,另外,國際設計界也需要對中國設計界有一個重新認識,通過這個大會,他們可以更好地認識和了解中國設計界的現狀。同時,對於中國的社會公眾來説,現在也處在這樣一個時期,就是大家開始逐步接觸、設計,但是設計究竟能夠對這個社會、經濟的發展會起到什麼樣的作用,大家還不是很了解。通過這次設計大會,我們希望可以讓政府、公眾、企業認識到設計的重要性,以及設計作為創意産業的核心、第二生産力、提升國家競爭力和國民生活素質的重要手段等方面都有進一步了解,這也是我們這次設計大會希望達到的目的。

問:在08年奧運會中,您擔任視覺設計總監,您帶領您的設計團隊對奧運會眾多展示因素進行了非常成功的全方位包裝,您覺得在奧運會之後,整個社會公眾對設計有沒有一個新的認識?

王敏:我參與奧運會是從申奧時就開始了,作為設計師,我是一直期望奧運會能夠成為中國設計發展的一個契機,讓中國的設計有一個大的提升,就像日本和南韓所經歷的一樣,日本的東京奧運會讓一大批日本設計師走上國際舞臺,變成了國際級的設計大師;南韓首爾奧運會之後,南韓就開始大力推動設計産業的發展。我們當時也是希望北京奧運會也能起到這個作用,整個奧運會期間我們也做了很多的努力,我們很多人都在不遺餘力地宣傳設計,希望能把奧運會的設計做到最好。

現在回想起來,我們整個的奧運設計還是非常成功的,得到了國際設計界的一致讚揚,也達到了自己的目的。整個奧運會的形象既有中國特點,又有現代色彩;既有中國的民族精髓,也展現了奧林匹克精神。真正做到了現代、奧運會精神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

但是在教育大眾,提高大眾對設計的認識這一點上,我沒有看到有什麼很實質性的推動。我們做的很多東西受到了很多的好評,但是奧運會畢竟還有太多別的事,大家都在討論,設計就被淹沒了。但是有一點,奧運會的形象景觀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次這麼大規模的為一個活動做整體形象與景觀設計,自上而下關注並重視的,這是第一次。我想現在政府或者是企業,以後看待形象景觀要換一個眼光了。

問:在您回國之前,您在美國Adobe公司擔任設計總監,而目前國內的設計環境與國外相比仍有很大差別,吸引您回國的最重要原因是什麼?

王敏:我想最重要的原因還是現在的中國很有意思,用一個大詞就是“朝氣蓬勃”,至於為什麼會選擇回來,我覺得在中國現在可做的事很多,人活著,就是多做點事,做點有意思的事,就回來了。現在的設計教育發展特別快,非常需要人,又有很多項目,比如奧運會。我要回來最初還是因為奧運會的原因。

問:最早您是從申奧開始就參與到奧運會裏來了?

王敏:對,當時奧申委請我來做申奧多媒體陳述報告的總體設計,當時我就跟劉敬民、劉淇説:“如果申奧成功,我就回來。”等於也是實現自己的諾言,後來潘公凱院長請我來參與這邊設計教育的發展,這兩件事都很大,都很好,我就回來了。我已經回來六年了,六年零一個月了,想不到,都六年了。

問:中央美院設計學院在您的領導下,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取得了非常多的成績。設計作為一門實用學科,您認為目前的設計教育體系跟實際社會需求之間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

王敏:首先中國現在的設計教育有著很多問題,這也是我當時想回來的原因。教育跟實踐脫節,這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一方面,很多學設計的學生畢業以後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很多企業找不到合適的設計師,這是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但是這個問題要分開來説,我一直在講,中國現在需要不同類型的設計院校,我們是需要一批設計院校要緊密地跟企業需求緊密結合,培養一些完全契合社會實際需求的設計師。另外,我們也應該有一些院校,致力於培養有前瞻性、創造性,有開拓能力的設計師,我們需要這一批這樣的設計師,這些人可能在學習中更側重創意、前瞻性、實驗性方面,短期來看可能不是特別實用,但是長遠看來,他們是會對中國設計的發展會起到推動作用。但是如果光培養這樣的人,那是對國家不負責任,所以還是需要培養一些特別會做事的設計師,跟工科接得特別緊的,特別有理性、邏輯性,特別會解決問題的。

我覺得現在需要有不同的院校,大家根據自己的特點來做。中央美院設計學院因為在美院的純藝術的氛圍裏,所以我們更偏重於藝術性、實驗性、前瞻性的東西。所以他們畢業出來面對社會需要一個過程來轉變自己。

問:那您覺得目前國內的設計教育實現這種教育分工了嗎?

王敏:現在還是有點混亂,有的學校實際上應當踏踏實實地把職業教育做好,有很多學校還是沒有把自己的定位搞得很清楚。

雅昌藝術網:您認為就目前國內的大環境而言,對於設計的發展來説是一個機遇嗎?

王敏:對。現在這個階段對設計來説是一個特別好的時期,需求特別大,又是在中國經濟正在由山寨文化向自主創新文化發展的一個轉捩點上,不能老師山寨,國家發展初期的時候,山寨可以,但是天天這樣,就只能永遠跟在人家後面,所以現在是處在一個很好的時期,政府現在也很關注。在世界設計大會的宣傳方面,潘公凱院長跟中央領導、國務院秘書長、政協委員也都談過設計的重要性,我覺得會逐步形成大家對設計的關注,從上而下的,再從下而上,形成設計界良性發展的一個空間,未來的幾年設計會有很大的發展。

問:那您認為目前的社會環境制約設計發展的因素有哪些?

王敏:首先是山寨文化,大家現在可能覺得山寨文化不是壞事,別人已經走過的路,我們跟在人家屁股面照抄,就不會犯錯誤,而創新就面臨著風險,創新就面臨著失敗的可能。但是模倣不會,因為已經被別人證明是成功的路,我們就跟著後面,賺不了那麼多錢,少賺一點,但是不會吃大虧。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很多模倣的東西,而且大家不會覺得這個有什麼不好,還覺得挺光彩的。

問:有沒有版權意識也是一個大問題。

王敏:這確實是一個大問題,真的作出自己的産品來,是要花好多心血,企業也要投很多錢,但是很多企業不願意花這個錢,像iphone的設計研究,這要花多少錢去推敲設計,還有整個的研發過程也需要很多錢,企業首先要有這個決心投錢來做這件事情。

比如説做一個標誌,我憑什麼花五十萬讓你來做一個企業形象,我可以只花五百塊錢,就找人設計一個,做一個標誌很容易,幾分鐘就可以做一個,但你怎麼給這個標誌定價,五十塊錢?五百塊?五十萬?企業得到的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五十萬你得到的是設計師或者是設計團隊對你企業真正的認識,對你的品牌價值的認識,企業文化的認識,對你將來企業發展的一個責任,它怎麼來用,放在網上怎麼用,放在産品上怎麼用,今年怎麼用,明年怎麼用,都替你想好了。所以你這五十萬,長遠看是一個很好的投資。但是如果只是五十塊錢買了一個標誌,你用了兩年,突然發現是抄襲的,還要去打官司,而這樣付出的成本可能要遠遠高過最初的50萬。再舉一個蘋果的例子,蘋果公司現在的總裁斯蒂文,當時他成立第二個公司,他第一件事就是請了資歷深厚的著名設計師來幫他重新設計標誌,為什麼?因為原來蘋果的標誌是六個顏色,設計師根本就沒有考慮將來怎麼去用,因為這6個顏色,每年光花在印刷上的費用,幾百萬、幾千萬就花進去了。所以他要重新請一個有責任的、好的設計師,來幫他省下這個錢,但是他付給設計師才多少錢?所以這個投資是超值的。所以,花一個大的價錢買好的設計,長遠來看,等於是買了一個保險,買了一個你公司企業品牌的保證。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相關文章
·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研究生畢業作品展(組圖)
·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第七工作室將開設培訓課程
· 中央美院設計學院07本科畢業作品展
· 中央美院設計學院07本科畢業作品展
· 中央美院設計學院07本科畢業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