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林:張仃先生對於中國當代藝術教育的貢獻

時間:2009-04-30 | 片長:包林:張仃先生對於中國當代藝術教育的貢獻 | 來源:藝術中國

藝術家>張仃>世紀心路 筆墨人生>

   張先生早年像打遊擊戰一樣,“農村包圍城市”,漫畫、設計、展覽、民間藝術都有涉獵,。去年是清華美院《裝飾》雜誌的50週年的紀念日,我們可以看到在張仃先生做院長的期間,幾乎每年都有張仃先生寫的大量關於實用美術的文章。80年代,張先生親自去每一個教室,去看望每一個同學。張先生給我們的印象在我當學生的時候就已經定格了,30年來沒什麼變化,還是這樣的白髮蒼蒼、還是這樣的精神抖擻,還是拄根柺棍,感覺這三十年的時光對他不起任何作用。張先生在那個時候通過這種方式感化一代代後學,同時,最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建立起來一套比較完整的體系,以致在80年代初,它變成了中國當代藝術的一個催化劑,乃至於那個時候很多全國的學子,都以想報考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為榮,所以張先生的教學思路就是不管是 都可以拿過來“攻玉”,這個玉,到張先生晚年就是中國畫的大本營,這種教學體系要不出就不出人才,要出就是大家。像吳先生説的,這些老先生都有一個碩大的胃,通吃,通吃完了以後再慢慢的反芻,慢慢的去消化,變成他自身的東西。張先生成就的不僅是一個中國當代的水墨山水,而是成就了中國當代藝術教育,我覺得在這一點上我們值得去研。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