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樓的馬戲團
頂樓的馬戲團表演
五條人表演
五條人
1月18日晚,MOMA後山音樂藝術節將這兩隻最有南方特色的樂隊:頂樓的馬戲團和五條人聯合起來,在鮮活生猛的音樂裏展現原汁原味的鄉野中國。
頂樓的馬戲團來自上海,折射最低級的小市民趣味,從先鋒到朋克到搖滾到民謠,骨子裏充滿了對現實的反諷和戲虐;五條人來自廣東海豐,他們曾經被媒體形容為“音樂版的侯孝賢電影”,在鮮活生猛的音樂裏舒展了原汁原味的鄉野中國。當大部分聽西方搖滾樂長大的中國樂隊還在糾結用中文寫歌不如用英文順手的時候,這兩隻樂隊已經把家鄉方言自如的運用到了自己的音樂中。
五條人的海豐話接近閩南語,他們的音樂是生活裏隨處可以抓到的場景:抄電錶的老伯,渴望去縣城的農村小孩,守著村屋與土地的農民,悲劇性的家鄉歷史人物,遠去的同伴,而他們的現場有著搖滾樂的生猛與粗礪,就像中國當代民謠整體四平八穩的狀態下兀自豎起的一隻犄角。
頂樓的馬戲團操練的上海話有著小市民的市井,這與上海國際化的大都市形象並不相符,卻像上海一條骯髒真實的底褲。頂馬這次演出的全部是新歌,舞臺上的陸晨依然口無遮攔,嬉笑怒罵,而現實生活中他已經是一個年輕的爸爸。
雖然這兩隻樂隊在北京普及率並不大眾,但無疑他們是中國原創音樂最生猛的力量,MOMA後山音樂藝術節用包容和開放的心態策劃了這場具有開創性的現場演出,到場的觀眾突破了語言的障礙,完全沉浸在這場活躍酷烈的演出之中。在整場演出結束後,五條人和頂樓的馬戲團全部樂隊成員集體登場,演繹了五條人的《一些風景》,這珍貴的一刻被MOMA後山音樂藝術節紀錄了下來,必將成為載入中國獨立音樂史的一次深刻“風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