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生活 > 音樂

小娟:用心做音樂,總能找到傾聽的心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6-02 14:00:46 | 文章來源: 深圳商報

 用心做音樂,總能找到傾聽的心

▲“小娟&山谷裏的居民”成軍12年,人氣與知名度也慢慢地、一點一滴地積攢起來。

她的歌聲像一泓清泉般甘甜清涼,而人如其歌,她則如山谷裏恬靜開放的蘭花,清新淡雅,她就是民謠歌手小娟。6月12日,“唱響光明——小娟&山谷裏的居民慈善演唱會”將在深圳音樂廳為白內障患者吟唱愛的音符,演出所得收入將全部用於光明扶貧基金會救助白內障患者重見光明的慈善活動。昨日,正忙著新專輯宣傳的小娟接受了本報記者的電話專訪,暢談“山谷裏的居民”不一樣的音樂理念。

“小娟”屬於“山谷裏的居民”

“山谷裏的居民”于1998年成立,現由主唱小娟、吉他手黎強、長笛手曉光、打擊樂手荒井組成,“樂隊這12年不斷豐富,就像是一個找朋友的過程。”小娟説,“最早是我和黎強,曉光是2008年加入的,荒井去年也加入了,樂隊的器樂越來越豐富,音樂形式也越來越多樣。”小娟強調,“小娟&山谷裏的居民”只是一種説法,看起來“小娟”與“山谷裏的居民”像是同等的,其實不是,“小娟”是屬於“山谷裏的居民”的。

在與黎強成立“山谷裏的居民”之前,小娟曾于1994年參與錄製《搖滾北京Ⅱ》,演唱自己詞曲創作的無伴奏歌曲《美麗的魂魄》,1996年在音樂人陳哲製作的民謠合輯《第一直覺》中演唱《鴿子淚滴在傷口上》,純凈的歌聲開始在中國樂壇中引起關注。“山谷裏的居民”成立後,樂隊受到喜愛獨立音樂的歌迷歡迎,舉辦過許多音樂會,演唱樂隊的原創作品。2005年,小娟演唱的洪啟作品《紅雪蓮》在網路上廣泛流傳,清新的演繹風格在喧囂的主流音樂中越發顯得靈性十足,“小娟&山谷裏的居民”從此在中國民謠界穩居一席。隨後,樂隊于2006年與2007年分別推出了《如風往事》、《細説往事》兩張發燒專輯,于2008年推出首張原創專輯《紅布綠花朵》,並於今年5月推出第4張專輯《台北到淡水》。

原創和翻唱不是對立的

在與記者的暢談過程中,小娟的語速一直不疾不徐,聲音低沉而溫柔,讓人感覺是一個聰穎又智慧的女子。聽過《紅布綠花朵》、《我的家》、《晚霞》等歌曲的歌迷,無不驚嘆于小娟天賦異稟的創作力,期待著“小娟&山谷裏的居民”下一張原創專輯的發行。然而,樂隊最新的專輯《台北到淡水》仍然是以改編歌曲為主,歌迷反而在一些音樂會上能聽到他們的原創作品。

“我們做音樂的心理狀態是非常隨性的,從來沒計劃過這一張專輯是要做改編的還是原創的,但無論是改編還是原創,我們都是用百分百的真誠去做。”小娟説,“大千世界,有許多事情值得我們關注。自己創作的是一方面,但每個人的能力有限,創作視野的開闊性也有限。經典歌曲之所以能成為經典,是有它的道理的,用心翻唱那些歌曲,我覺得是一種很大的享受。那些歌曲帶給我的美好感受,我不想拒絕。所以我覺得原創和翻唱不是對立的,只要你用心去做,都是對音樂的尊重。”

正因為關注的音樂不僅僅是自己的原創,更不是樂壇的潮流口水歌,這個樂隊才為自己取了“山谷裏的居民”這樣一個名字,縱然樂壇風起雲湧,“居民”在“山谷裏”清新依然,做自己的音樂。“我們幾乎沒考慮過市場,對這方面也不太擅長,我相信有緣的人會聽到我們的歌,並且喜歡上。”小娟淡淡地説。

樂壇環境差只是一個過程

在來深圳舉辦“唱響光明”慈善演唱會之前,“小娟&山谷裏的居民”還將於6月6日至8日在北京舉辦新專輯首唱會,而今年下半年的演出也全都安排得滿滿噹噹。“這兩年參加的演出確實比從前多了許多,能跟全國各地的喜歡我們音樂的朋友見面,唱歌給他們聽,我覺得很滿足。”小娟的語氣中透著笑意,“但我們工作的主線並不是演出,而是做音樂,演出都是在保證了有充分時間做音樂的前提下進行的。”

“小娟&山谷裏的居民”成軍12年,人氣與知名度是慢慢地、一點一滴地積攢起來的,這與當下樂壇許多選秀歌手一夜爆紅的浮躁截然不同,心態更是兩個境界。“我們做音樂一直是順其自然的態度,不強求專輯的成績,相信好音樂都是需要時間的沉澱的。”而對於許多音樂人、歌手抱怨樂壇環境太差,小娟也有自己的一番見解:“任何事物發展到一定階段,都會有高潮和低谷,我覺得樂壇目前的狀況只是一個過程,並不是結果。歌手也好,歌迷也好,雙方都在尋找,你做什麼樣的音樂,就能找到什麼樣的聽眾,一直是這樣。樂壇現在也許有些浮躁,我覺得不用急,用心做音樂,總能找到那雙傾聽你的耳朵。”

具體談到民謠時,小娟表示,民謠是一種非常簡單純凈的音樂類型,但卻更需要歌迷用心去體會。“做民謠,可能沒有主流音樂那麼有市場,但我們仍然堅持無為而唱,不滿足市場,滿足自己的內心就可以了。”説到這裡,小娟有些靦腆地笑了。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