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倫敦蘇富比當代藝術夜場拍賣會中出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成交價前六名的畫作中有四幅含有醒目的紅色。此次拍賣之前,蘇富比拍賣行當代藝術歐洲區主席夏安·韋斯特法爾也曾稱,隨著中國市場的蓬勃發展,以紅色為主色調的繪畫有望升值。而在國內專家看來,紅色畫作“走紅”多少有點偶然。
四幅紅色畫作倫敦拍出高價
倫敦蘇富比此次當代藝術夜場拍賣,成交總額8797萬英鎊(折合人民幣近9億元)。其中,位居榜首的拍品《墻》出自德國藝術大師格哈德·裏希特之手,這幅以紅色為主色調的抽象畫作創作于1994年,近日首次現身拍場就被激烈競爭,最終以1744萬英鎊成交(折合人民幣1.75億元)。
有趣的是,當代藝術夜場成交價中排名第二、第三、第六的畫作,也都含有醒目的紅色,分別為美國著名抽象派藝術大師賽·托姆佈雷“紅色意味最濃的作品”《無題》,美國波普藝術大師安迪·沃霍爾以紅黃兩色為主創作的《毛澤東》和義大利藝術家阿爾貝托·布裏創作于1963年的《紅色塑膠》。
對此,夏安·韋斯特法爾在近日接受英國《每日電訊報》採訪時説:“紅色是藝術中最富情感的色彩,非常強烈。它在中國等許多國家都被認為代表著幸運。我們經常會看到與紅色相關的作品比其他作品售價更高。”
國內當代創作更多運用紅色
“中國傳統繪畫中,紅色不常見,因為傳統水墨畫主要是文人畫,而紅色並不是一個特別能體現文人趣味的顏色。”北京匡時拍賣國際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謝曉東説,“跟傳統繪畫相比,中國當代藝術家的創作,確實更多地運用了紅色。”
從媒體報道來看,近年來頗有影響的國內畫作中,的確不乏紅色。比如李可染的水墨設色國畫《萬山紅遍層林盡染》,靳尚誼的當代油畫《塔吉克新娘》,王沂東的中國紅系列等。在這些畫作中,紅色或者用來體現一種熱烈的情緒和旺盛的生命力,或者表達喜慶的氛圍和樂觀的心態。
“當代藝術中,紅色經常用來代表前衛性、革命性等。”在獨立策展人、美術評論家馮博一看來,紅色在藝術創作中往往含有一定的文化含義和屬性,倫敦此次拍賣中的紅色畫作就是如此。他還補充説:“我在國外參加的一些關於中國的展覽,他們的海報設計也很偏愛紅色。”
紅色更像是市場推廣策略
儘管承認亞洲藝術市場近年來的繁榮,但馮博一仍然認為,“亞洲市場繁榮造成紅色畫作拍得好”這一觀點有點牽強,“應該有比較多的偶然因素”。
事實上,早在2006年,安迪·沃霍爾的一幅以藍色為主色調的《毛澤東》,就被香港地産商劉鑾雄以1.35億港元(約折合1.36億元人民幣)的價格納入囊中。“安迪·沃霍爾的畫一直賣得很好,紅色並不是主要因素。”馮博一這樣評論。
謝曉東也從拍賣行的角度分析了這個觀點:“這種説法更像是拍賣行的一種推廣策略。”據他介紹,拍賣行徵集作品存在很多偶然因素,並不是想徵集到什麼就能徵集到什麼,所以拍賣前期的推廣也要根據作品徵集情況而定。他推測説:“如果是為了吸引買家,尤其是招攬亞洲,包括中國買家,強調作品的紅色色調,很可能會成為打動買家的一個理由,畢竟現在亞洲市場的購買力比較強。但最終購買作品的買家,可能並不一定是出於‘紅色’這個理由。”本報記者 楊麗娟